一名不到10歲的女童,日前因咳嗽、腹瀉、食慾不振就醫,媽媽向醫生表示女兒一直拉肚子,還瘦了兩公斤,且下腹部硬硬的,擔心是否罹患新冠肺炎。檢查後初步排除是病毒感染造成的腸胃症狀,北醫附醫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簡睦旼接著以觸診的方式,按壓女童腹部察覺有異狀,透過電腦斷層及腹部超音波檢查,靜發現一顆近20公分大的生殖細胞瘤,目前已透過手術切除,將持續追蹤女童健康。
兒童常見腫瘤:生殖細胞瘤
北醫附醫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台北癌症中心兒童腫瘤團隊主治醫師劉彥麟表示,兒童生殖細胞瘤每年約有60名新增案例,生成原因不明,是台灣常見的兒童腫瘤。
生殖細胞瘤通常不會有症狀,通常都已經嚴重影響泌尿系統,如:嚴重便祕或腹瀉、腹部嚴重腫脹,才會被發現。這名女童因為腸胃型感冒就診而提早發現,腫瘤被膜包覆未破裂,所以能透過外科手術切除,完整取出腫瘤,可說是非常幸運。
延伸閱讀:爸媽要知道!隱藏版兒童殺手-神經母細胞瘤
生殖細胞瘤越早發現越好
劉彥麟醫師指出,生殖細胞瘤大多發生在0到17歲兒童青少年,根據研究,東亞國家的人比較容易罹患,特別是日本人,有研究顯示他們帶有特殊的基因,使得部分兒童容易發生生殖細胞瘤。
生殖細胞瘤是因為胚胎發育時,生殖細胞迷路掉到不該掉落的地方,讓生殖細胞長在性腺之外,通常位於骨盆腔的睪丸或卵巢,也可能長在身體其他部位,甚至腦部,如:中樞神經、薦椎、尾椎、腹腔等處。
生殖細胞瘤會不斷長大,長在腹腔內的腫瘤就會擠壓到其他器官,影響生長。若能及早發現,手術切除得愈乾淨,愈能降低復發率,術後2~3沒有復發,5年存活率將可達到九成,且不影響日後成長。
生殖細胞瘤通常屬於良性,但少部分仍屬於惡性,必須開刀切片檢查才知道。簡睦旼醫師提醒,若發現孩子排尿或排便突然出現異常,如:尿不出來、突然腹瀉或便祕,且腹部腫脹等,千萬要提高警覺,及時就醫確認。
延伸閱讀:腦瘤症狀不可輕忽!男童突頭暈、走路不穩竟已罹患腦癌
兒童癌症不是絕症!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約8成
根據國健署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0~17歲兒童新發癌症人數為542人,前五名依序是白血病、淋巴瘤、生殖細胞瘤、中樞神經瘤、其他上皮癌(甲狀腺癌為主)。相較於成人癌症,兒童癌症的治癒率高,各癌症之5年存活率皆達50%以上,整體5年存活率約8成,尤其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者。而且兒童對於化學治療之耐受程度也較成人佳,因他們還在生長發育階段,細胞再生能力好,能夠承受較密集且高劑量的化學治療。
加上各種支持療法的醫療進步,如:止吐劑、血球生成劑(防止血球過低期間太長造成感染)及防止黏膜破損等護理上的照顧,連同預防細菌感染的抗生素,都有助於療程之進展。
「燒紅大腫痛 神視輕白」 九字訣及早揪兒癌!
兒童癌症目前並沒有普遍的篩檢,只能由爸媽密切觀察孩子的症狀來發現。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若發現孩童發生以下9項症狀,請盡速就醫診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燒」:超過一星期不明原因發燒。
「紅」:瘀青、紅色出血點、黏膜出血症狀(如:流鼻血、牙齦出血)或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
「大」:頸部、腋下、鼠膝部等淋巴結不明原因腫大,尤其超過2公分,觸摸固定不動,無壓痛,建議進一步檢查。
「腫」:不論身體或四肢,若有腫塊即需就醫,肝脾腫大或腹部腫瘤,洗澡時注意觸摸較易察覺。神經母細胞瘤有2/3發生在腹部,常有腹部腫大或腫脹情形。
「痛」:不明原因疼痛,如:頭痛、肢體痛(尤其下肢)、胸痛、腹痛等。
「神」: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
「視」:由眼底鏡檢查可及早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輕」: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於該生長的年齡卻停止長高。
「白」:臉色蒼白等貧血現象。
延伸閱讀:7歲女童突腹部劇痛,竟是得了這種癌
謝孟蓉 我以為是蛔蟲
2021年09月07日14:1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