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秀出自為是的產品Roadmap(產品規劃表),被國際一級供應商(Tier 1)打槍請出會議室的經驗開始,和碩一路顛仆躓踣前行,累積經驗跟心法,10年後,和碩不僅是台灣電動車一級(Tier 1)供應商,中控電腦等產品出貨更遙遙領先,汽車電子事業已扭轉坎坷路為獲利坦途。
和碩的車用電子業務是從「斜槓」開始的,第八事業處本來是做電腦相關業務,但10多年前開始跨入車用電子研發,因為車業生態與資訊業大不同、投資期較長,部門為了交出損益成績單,用兼做的方式左手補右手維持營運。
5年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拍板車用電子是集團長期佈局方向,力挺第八事業處獨立為汽車電子單位,不需兼做電腦業務,「剛開始很痛苦,很大一塊營收不見了。」第八事業處總經理賴哲彥回顧最初,坦言好處是可以資源聚焦,不必再賺快錢,把資源投注在非汽車事業上,但壞處是部門損益表面臨赤字,還好獨立後3年內,車用事業處就開始轉盈,嚐到甜美的果實。
佈局10多年,第八事業處靠著五年前斷捨離「靠電腦訂單養車用業務」的心態,成為純車業單位,賴哲彥深刻嚐到IT業(資通訊)轉車業的不同,尤其是組織心態與實質做法。「雖然很多IT業都說沒有問題,掛保證可以配合,但我認為心理這塊的調整其實才剛開始。」
為何他如此說?IT業跟車業究竟有什麼不同?賴哲彥與和碩技術長黃中于接受《數位時代》專訪,多年與車廠交手深度經驗首度公開。
Q: 車用電子業務跟與IT業務經營上有哪些差異?
賴: 車業跟IT的商業模式不同,包括訂單數量、開發時間、量產、投資回收期等⋯⋯都非常不一樣,台灣很多IT先進比和碩更早踏入車用市場,但真正開花結果不多,因為有些暫停了,有些改變策略,有些重新再啟動,這牽涉到公司執行力跟決策是否支持,KPI(關鍵績效指標)也跟既有生意不同。
一般投入車用電子至少兩年半到3年才有機會獲利,訂單數量上,若接正規車廠的前裝主流產品訂單,量跟單價都會比較合理,加上汽車產品生命週期至少6~7年起跳,量產後,不必再對此產品重複投資,加上車業沒有消費電子的劇烈淡旺季,接此類訂單量產後就有機會獲利,若後續又接同類產品的話,就可以累加。
Q: 以和碩多年IT經驗,要跨入車用電子有哪些門檻?
賴/黃: 我們認為1.對供應鏈的管理、2.保供保固、3.測試驗證條件不一樣。
賴: 先談供應鏈管理,車廠有一個特性,是不會隨意停產線的,因為一停代價是百萬美元計算,最近兩年才出現一家德系車廠向一級供應商求償,因為對方缺料導致停線,雖然不曉得求償金額多少,但應該很驚人。但供應短缺被客戶求償的情況較不會在IT業出現,IT遇到缺貨就是海運轉空運,追料給他,但車廠若碰到產線問題不能解決就很麻煩。
IT業只追上游供應鏈一到兩層,但車業供應鏈得向上追溯好幾層。若舉面板廠為例,他得向上掌握玻璃、控制IC、軟板、LED背光板供應商,甚至要追到LED晶粒或封裝,因為要確保產能不會中斷。
黃: 保供保固部分,除前面說的「保供」保證供貨穩定,還必須保證10年外加5或6年的維修料無虞,也就是10+5或10+6年的保證交貨承諾,這對供應鏈是很難的事情。也因此,車用零件有特別的編號,比方高通同一顆鏡頭控制晶片,賣給消費電子與車用晶片編號是不同的,價格也差很多,但保證供貨時間也不同。
10年可以讓半導體製程從30幾奈米走到5奈米,但汽車用晶片不可能隨便改變製程,改變工程浩大,整個驗證程序非常貴,供應商得自己處理。也因此供應商在選晶片上會格外謹慎,因為換一個晶片要花兩年時間驗證,也是為何現在大家寧可追料優於換料。
賴: 車用零件的備料期也特別久,因為使用這種料的人不多,要提早把料備起來,現在半導體要一年前下單,過去正常時期,也要提前半年下單,也就是說,當跟車廠合作開發驗證2年,隨後會進入量產,供應鏈得早在「客戶下單前半年」就先向上游下單備料。
黃: 接下談第三個門檻「測試驗證條件」。車規零件最大兩個不同處,是溫度要求與品質要求。求要求與供應時間。汽車既是戶外產品又是動件,戶外活動涵蓋的地域範圍很廣,因此供應鏈元件溫度測試驗證的條件很嚴苛。而且既然汽車是動件,一旦撞擊承受的是十幾萬牛頓的衝撞力,汽車整體的品質及元件壽命(MTBF)要求,都必須控制得很好。
賴: 補充來說,車業的品質概念跟IT業非常不同,在電子業的一般觀念是可做「線上維修」,但汽車電子不允許,只要產線做完有瑕疵,這片就會報廢,非常嚴格,正常是做到「零維修」。
原因是若工程師拿去解焊零件,再換新零件,對印刷電路板來說是二度傷害溫度衝擊,對產品的信賴性造成更動,車子保固動輒5~6年,所以正規汽車業是禁止線上維修的。
另外,從設計面來說,汽車的驗證過程跟IT不同在於會做「失效分析」,也就是量產前車廠會要求供應鏈做「逆向工程分析」,確認一旦出問題會在哪幾個地方?這對IT業來說,會不知道怎麼做?汽車是高安全品質要求產業,一旦出問題會追溯供應鏈,過去確實曾有安全氣囊廠商因為一次瑕疵回收就倒閉了。
Q: 汽車產業有跨入門檻,但和碩將之列為未來重點產業,是看見哪些趨勢?
黃: 當今汽車產業除了「共乘」及「車聯網」兩個創新技術外,還有四個技術演進大趨勢,首先是動力的改變,如同現在電動車趨勢,第二是自駕車趨勢,第三個潛在的趨勢是:零件電子化,比方過去煞車或車窗開關改用電子控制,提高了可信賴度。第四個潛在的趨勢,是電控軟體集中化。
過去車廠會分很多部門,內裝、外殼、動力底盤⋯⋯各部門分開管理,車窗跟螢幕是由不同部門管理,所以會有很多ECU(電子控制單元),但一個ECU就要一個軟體控制,現在趨勢則是走向集中,用智能化控制,比方某些新創汽車大廠提出以一台伺服器或三個大ECU去控制整個車。電控硬體的改變,影響整個軟體架構的改變,未來軟體可以強化升級或利用虛擬機器管理等等。
電子化跟電控集中化是很深的影響,對供應鏈影響也很大,IT產業對這兩件事都能提供幫助,因為傳統車廠對此比較不熟,不過傳統車廠組織可能也要改變,畢竟之前由不同ECU去分別控制車窗及後車燈,軟體集中後,不能再由2個部門管理。但車廠要不要改變?不知道,但至少某些新創汽車大廠就已經是同一個部門了。
Q: 在軟體這方面,台灣能否有話語權?
黃: 我想台灣是可以在車用軟體裡面找到機會的。雖然一些應用軟體一直沒掌握在台灣IT供應鏈手裡,台灣廠商主要做晶片驅動程式或韌體設計,汽車也類似這個趨勢,ECU早期是小軟體,台灣資通訊業者也會寫,但將來軟體集中化是否會出現一個軟體平台或一個聯盟?是有可能,我但不認為會有Google或Android佔據手機軟體那樣,有某一家佔據最大比率,車廠可能會組聯盟成立軟體控制平台,但不太會有誰出來就主導一半市場競爭者。
未來車廠會有兩股勢力,傳統車廠不會消失,但有機會跑出更多新創車廠,新創車廠中一類是既存科技大廠如Google,他們軟體能力很強,另一類是以特斯拉為首的純新創車廠,其中有些創車廠或許軟體能力不能全方面都齊全,這類新創就會開始把一些適合台灣業者做的軟體放給台廠,台灣就有機會。
Q: 台灣在國際IT業有一席之地,在車業有同樣機會嗎?
賴: 台灣業者彈性好,速度快,配合度好,有一定品質優勢,另一個隱形的優勢是,台灣很注重智慧財產權,這是很重要的,很多傳統車廠看上台灣是看到這個。我們有ICT的技術去融入傳統車廠供應鏈,新創我們很熟,所以我們站在相對好的點,我們知道如何配合新創,再學習傳統車廠的做法。
黃: 舉例說,傳統車廠對電控集中化、汽車零件電子化可能沒這麼熟,台灣資通訊廠商就有機會,最終台廠可能是要跟傳統車廠的一級供應商競爭,但一級供應商又認為台灣資通訊業者不懂傳統車廠文化跟品質政策,這我們確實不夠懂,但台廠懂電控跟電子化,一線車廠也不能忽視,因此台灣要快點去學習一級供應商的優勢,加快從過去習慣的二三級走向第一級。
過去車廠跟一級車廠綁太緊,有一個生物鏈存在,所以這次新技術的撞擊,對台灣很有利,等於撞出一個門縫出來,讓台灣廠商進去。
和碩
- 成立:2007年
- 主要產品:電腦、遊戲機、行動裝置、主機板、顯示卡、液晶顯示器、寬頻通信產品等。
- 產業地位:台灣最大純電動車中控電腦供應商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