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含異黃酮、卵磷脂、皂苷等營養,有「田中之肉」的稱號,根據研究,台灣每人每年吃掉11公斤黃豆,但吃豆腐、豆干、豆漿……,你真的認識黃豆嗎?黃豆達人-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創辦人馬聿安、執行長林宗富,將告訴大家黃豆的3個秘密!
台中海線上,結實累累的乾燥黃豆莢植株正等待收割。採收機一路挺進,捲進了黃豆植株,將豆莢脫殼,採收一顆顆飽滿、色澤自然帶光澤的黃色小寶石:國產黃豆。
這是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契作大豆的一頁風景,今年共191位農民、130公頃土地,中都將這些國產黃豆分級後送加工廠,做成中都豆奶、全聯販售的白玉豆干與白玉豆花、迷客夏的紅茶豆漿飲……。
中都合作社馬聿安表示,國產黃豆自給率未超過1%,台灣早期有少量種植黃豆,但至少已有30年沒有栽種黃豆。
目前種植大多是8分熟採收-即毛豆,外銷日本,中都合作社希望雜糧復興,把黃豆種回來;藉由參與式契作,導入機械化,幫助農民二期稻作轉做黃豆,一步步達成目標:國產食用黃豆自給率1%!
究竟,進口黃豆和國產黃豆有何不同呢?
基因改造
林宗富表示,台灣目前九成以上是進口的基因改造黃豆,基改黃豆是透過生物科技基因中轉入耐除草劑,病蟲害較少、可增加產量。台灣目前尚未核准種植基改大豆,因此,國產黃豆都是非基改品種。
運輸過程、新鮮度
另一讓人擔心的是,進口基改黃豆從美國等地船運來台,為了保存而可能添加抑菌劑,或是運輸途中變質,而產生黃麴毒素。相較下,國產黃豆新鮮、地產地消,以中都合作社為例,乾燥後在穩定溫濕度中貯存,保持豆子新鮮、安全。
品種、口感
消費者不知道的是:進口基改黃豆,歐美多做飼料,不提供人們食用,到了台灣做成大豆油、豆腐、豆干、豆漿、化學醬油、素食者食用的素肉等。
馬聿安比較,進口基改黃豆因是做飼料,脂肪、蛋白質含量較高;而中都契作的黃豆是高雄選10號,碳水化合物比例高一些,口感鮮甜細緻、豆香濃厚。他強調:「華人有黃豆飲食文化,因此品種、口感,是國外進口基改黃豆無法比擬的。」
從產地到餐桌,建立產業供應鏈。喝著豆香濃郁的中都豆奶,咀嚼口感扎實的全聯白玉豆干,將中都合作社國產非基改黃豆加入白米煮黃豆飯,或煮黃豆粥、牛肉黃豆湯……,吃台灣土地上種出、新鮮安全的黃豆和豆製品,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雙贏win-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