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UCLA 讀大學的時候,念的是分子生物系。當時我發現,只要是跟生物沾上邊的相關科系,比如有機化學、生物系、生理化學等等,其中大概有 90% 的學生,都會說自己是 Pre-med,表示準備報考醫學院(Medical School)──美國的 Medical School,包括醫學系、牙醫系、甚至是藥學系、驗光醫師等等,都必須在大學四年完成之後才來就讀。
有意思的是,到大二的時候,這 90% 的人,會少大約一半;等到第三年開始準備申請學校時,又會再少一半──到最後真正有心又有力維持這個「志願」的人,則大約只有40% 的人,會真的被醫學院錄取。
於是這些第一年沒考上的學生,總會再去做研究、發表論文、甚至是找機會另外念個碩士,想盡辦法將自己「包裝」得更好,以求在明後年順利擠進醫學院的窄門。
「你為什麼想當醫生?」
問問身邊這些同學,到底為什麼想當醫生?他們給我的「官方版」答案,十有八九都是「因為我想救人」的老梗八股答案。
但「熟人版」的答案,就不太一樣了,例如:「因為我想賺錢」、「因為有個醫生頭銜很受人尊敬」、「因為我想要有份薪水穩定,即便經濟再爛,都不用擔心沒了飯碗的工作」、「因為我生於醫生世家,沒念醫學院的話是愧對家人」⋯⋯等等。
題外話,我有個朋友報考牙醫,在面試時主考官問他為什麼想當牙醫,他誠實地說:「因為我想賺大錢!」這直白不掩飾的答案,反倒讓他被錄取。
其實,不論在美國還是台灣,醫生這個職業在社會上的光環,似乎相當一致。彷彿批上那一襲白色的外袍,就成為懸壺濟世,和死神拔河與戰鬥的英雄,總讓人投以崇拜的眼光。
根據最近一年美國醫學院申請數字來看,美國醫生的申請率逐年增加,醫學院越來越難進──但我也同時懷疑,這些人是否又真的適合當醫生,是否又了解這行業背後的辛酸?
醫生養成過程長,待遇可能大不如預期
醫生真的很辛苦,在美國,一名醫師的養成過程與所需時間,是七到十年起跳──光是走萬里長城就能來回走個一百趟,所必須付出的勞力與汗水,更不只能用時間和精力來衡量。
我那些「初衷只是為了救人」的可愛朋友們,往往在進入醫學院第一年,看到「前輩」們真正工作的模樣,就紛紛宣告「幻滅」:
根據他們所述,面對人之生死,其實比你想像中沉重許多;能夠救人的喜悅,遠不敵失去病人的痛苦──尤其當病人又是死在你手上的時候。
除此之外,無限的工時、業績的壓力、被病人告的風險,都是導致大量醫生過勞的主要原因(延伸閱讀:別忘了呼吸)。
至於談到「賺錢」:在美國,現今多數的醫生除非家財萬貫,否則光是醫學院的學貸,就得還好幾十年,只能拼死拼活地壓榨自己上班賺錢來還學貸。更別提之後有車子、房子、孩子等其他開銷⋯⋯背著一屁股債的醫師,在美國真的到處都是。
沒有「醫生」頭銜的醫療產業工作:
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真的是對醫療產業有興趣,當醫生並不是唯一的出口。
美國的醫療產業,其實相當豐富多元,工作也相對穩定。而這些非醫生的工作,即便少了醫生(Dr.)的頭銜,依然受到許多人的尊重。以下舉幾個例子來和大家討論:
小清在台灣大學畢業後和先生相識,之後來美國工作。在台灣擁有營養師執照的她,因為來到美國,不得不「砍掉重練」──年過二十幾,還得進社區大學重讀相關科系。
雖說小清對牙醫這行有興趣,但四年貴鬆鬆的學費,實在不適合已經走入家庭的她,因此小清花了兩年時間拿到執照,在美國當起了口衛師(Dental hygienist,亦有人稱洗牙師)──美國人對於定期洗牙的概念相當重視,因此口衛師的需求不少,年薪行情大約在 $70,690 美元(約新台幣 210 萬元)左右。
口衛師(Dental hygienist)。圖/Shutterstock
小清說,她從不後悔沒有當上牙醫,賺更多的錢,反倒是因為口衛師彈性的工作時間,讓她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讀書。
老公C的死黨阿麥,一直都對醫界有興趣,在大學時同樣是「Pre Med」一員,為著當醫生這條路來做準備,但在好幾次考試失利的情況之下,最後決定轉戰「護理師」職場。
在美國的「護理師」,分好幾個等級:有專門幫助病人換藥換床的LVN、替病人開藥打針的RN 、另外也有可以自己獨當一面的NP 。
阿麥秉持著想要救人的心情,即便已經結婚生子,還是一路從 RN 念到 NP ,今年即將畢業,開始自己獨當一面的工作。
雖說這一趟路走的曲折,但阿麥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每次聚餐時總會眼神發光地,聊著他各式各樣的病人故事。
醫療產業正夯的「新興職業」:基因諮詢師、復健師
物理治療師(Physical Therapist)。圖/Shutterstock
除了上述的兩個例子之外,根據US News 的報導,也和各位分享其他目前「正夯」的醫療新興職業,以下列出的執業,通常都需要在學士後加念兩年。
而這些工作在美國,撇開競爭激烈的大都市之外,大部分地方,都有大量的職缺需求:
◆ 基因諮詢師(平均年薪 $67,500美元,約 192 萬元新台幣):隨著美國近十年來的晚婚、晚生趨勢,也導致在求子路上選擇人工受孕的夫妻變多。根據CNN 的報導,如今在美國有 1.2% 的小孩,是藉由試管嬰兒而來到這世界上。
而在做人工受孕之前,通常都會被要求先做「基因檢測」,確認配偶雙方的基因狀態──在基因主導生物學的時代,基因諮詢師的重要性也就因此而變得重要起來,而在未來,也沒有減少的趨勢。
◆ 復健師(平均年薪 $81,000 美元,約 243 萬元新台幣):復健師在美國有兩種,一種是 Physical Therapist(需要念四年,以治療身體現有傷害為主);另一種是 Occupational Therapist(念兩年,以恢復身體功能為主)。
復健師的需求量被預期在近十年將增加 34% ,而隨著美國戰後嬰兒潮的的人口逐漸老齡化,復健師的工作甚至被稱之為"recession proof"(抗經濟衰退的工作)。
職能治療師(Occupational Therapist)。圖/Shutterstock
不是只有當醫生,才能兼顧救人/幫人與收入
雖說許多台灣的家長(美國也有不少),總是想盡辦法,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當上醫生。
但醫生光環背後的生活與職場壓力,其實並不適合每個人;而醫生的高收入,說白一點更是拿著生活品質去交換而來。
反倒是,近年我在和其他醫療產業的工作者交談時,往往更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工作的熱忱與驕傲──或許這是因著他們有更彈性的工作時間,也讓他們有更多心力和時間,去豐富下班後的生活,生活品質因此往往也比醫生來得更高。
每個人的志向、動機和能力都不同,本文並非在鼓吹「當醫生不值得」,而是提供各種不同的醫療領域職缺資訊,供有志「從醫」的朋友們參考──畢竟說到底,想救人或幫助他人,條條大路通羅馬,從不是只有當醫生這一條路而已。
執行編輯:HUI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 Credit:BoxerX@Shutterstock
《關聯閱讀》
醫生有權力說,我的心好累嗎?──談醫師的情緒勞務與身心枯竭(burnout)
別忘了呼吸──致外表堅強專業,實則身心俱疲的醫療人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