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以前,儘管不乏許多認真努力、創新的教育工作者,然而台灣教育現場的數位工具使用率,2020年仍停留在約15%,離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值51%,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因著 COVID-19(新冠肺炎或武漢肺炎)疫情升溫,全國宣布三級警戒、學校停課後,一場緊迫的數位轉型就此展開。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呂冠緯,在訪談節目「冠緯學長陪你聊」中,與前 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對談,帶聽眾更深入了解台灣正面臨的教育數位轉型。
台灣師生被迫跳出舒適圈
過去這一年,許多國家經歷了維持數個月、甚至一整年的遠距教學,從初期的兵荒馬亂到愈來愈有系統、韌性。2020年國內維持著正常的生活步調、教學模式,台灣多數人慶幸著防疫有成,簡立峰看著國外的巨變,卻憂心忡忡,「我看到世界在快速變動,進入數位經濟的時代,但台灣沒跟上那波轉型。」(聽更多:台灣錯過、還是躲過的那場數位教育轉型)
遠距學習、在家工作的鍛煉場,去年的台灣的確還沒加入,導致大家在網路世界的能力,還沒被培養起來。呂冠緯以前曾聽過朋友分享到,一群學生參加線上交流和面試,有美國網路新創大學 Minerva 的學生,習慣沒有實體校園、純線上上課;有受疫情影響,長時間在家線上學習的美國學生;也有台灣大學的學生,結果發現即使是台大學生,在線上也不容易脫穎而出,因為少了在網路上被看見的練習機會。
即使網路無國界,簡立峰表示,有99%的台灣人不習慣離開台灣網域的網站,這樣不敢離開中文舒適圈的習慣,減少了台灣人聯繫到國外、以及被國外資訊影響的機會。
他觀察到,台灣教育培養出的工程科技人才,在知識學習方面非常扎實,然而「創造差異化」的能力相對弱。相較於彼此相連的歐洲各國,天天浸泡在不同文化刺激之下;位處海島的台灣,比較欠缺多元性,這也是台灣新創需要努力的方向。
簡立峰深信「數位能力是穿透我們舒適圈的方法」。在教育界,面對疫情升溫帶來的數位化洗禮,若化危機為轉機,可以培養出學生活用數位工具學習的技能。
網路世界中不當邊陲 要培養3種能力
無論居家工作、線上學習,都是數位能力的一環,也是數位經濟的一部分。簡立峰建議台灣學生要增強數位能力,可從以下3個面向來培養。
首先,要增強「能見度」,讓自己的獨特之處被看見,而這也是最難做到的。一場線上會議中,理論上大家的位置和距離都一樣;然而,仍會分核心或邊陲—核心是會議中的「影響者」,邊陲就是「被動接受影響者」。簡立峰分享:「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當成邊陲,他永遠都是旁觀者。數位科技這個工具沒有限制我們,是我們的習慣和心理狀態限制了自己。」全面線上學習前,台灣學生還是習慣實體互動,因此剛進入線上學習、線上討論時,都需要時間適應。
簡立峰也探討,我們的教育體制訓練出習慣接受標準答案的學生,習慣老師昨天講的內容,成為今天的考試題目、以及今天的答案;西方的教育更偏向訓練孩子設計自己的題目,訓練學生去說服別人,這些對提升溝通表達能力都非常有幫助。「而且因為題目不同,比較基準不同,並不需要搶排名、比順序。可能每個人都拿到A+的成績,也有可能每個人都拿到C。」他表示,這樣的教育之下,學生的重心將不再放在競爭上。
第二,有「差異化」才更能打造出能見度。如果你分享的內容都是別人早就知道的,那你並沒有實質貢獻,自己也會慢慢退縮、或是別人慢慢不選擇邀請你。「學習表達自己的看法,而且說服別人接受你的看法,這個訓練我們教育模式很少做。我們比較是訓練學生去迎合老師的答案。」
第三,判斷去哪裡找到所需資料的「搜尋力」。簡立峰笑著分享,「如果有機會,我會優先教孩子如何搜尋,因為我就是做搜尋引擎的。」
搜尋力不僅學校必須教,而且還需要長期培養,例如,看到關鍵字會判斷哪個網站能找到需要的資訊,或是過濾、找到值得追蹤的 Podcast 或 KOL。這樣的能力一旦培養好,孩子有了探索能力,就得以「爬出學校的牆」。
「不過,孩子還是要有能力,自己去找到大海,不是老師在牆內喊話、一步步教他,而是孩子自己在牆外探索、翱翔、出海。」簡立峰比喻。「不是都去人家安排好的校園、教室裡上課,而是能打破慣性…..數位世界像海洋,這段痛苦的日子讓大家都跳進海裡頭了,不是要他自殺,是培養他游泳的能力,才能游向大海。」他笑著說。
他也補充,在探索的路上,教育工作者很重要的任務是引導孩子、啟發個人的興趣。台灣的教育過度強調「必須性」,但這對孩子而言動機較低,也壓抑了興趣;其實,「感興趣」才應該是動機,而且才有辦法鍛煉孩子主動搜尋、持續自主學習。
「台灣+1」 協同工作力更重要
2020年,簡立峰從 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一職退下後,花費許多時間以志工身份傳承經驗、扶持台灣新創。目前他擔任 iKala、Appier 董事;去年一整年,簡立峰因著紓困案,審查了700多間新創的資料,前後也拜訪了40幾間新創的辦公室,對台灣的新創生態頗為了解。
過去台灣的傳統產業比較重視權威,簡立峰比喻,像是「一個諸葛亮率領三萬個臭皮匠」,強調階層管理、紀律;然而現在是「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年代,協同工作的能力被格外注重。
他常提到「台灣+1」的概念—在台灣內需相對小的情況下,新創若要擴充市場,至少需要「2個台灣大」、超過5000萬人的規模,而網路是很重要的機會,不用出台灣就能跟全世界的人連結。
晚了世界一年才開始的停課,讓台灣師生有機會先借鏡其他國家的經驗,也受惠於陸續開發出來的數位教育工具。「線上學習的『環境』是最重要的元素,現在這個環境下,我們整個世代都必須面對。」簡立峰表示。
對談中,簡立峰和呂冠緯一致認同,線上學習過程中受影響最大的不是頂尖學生,而是中後段的孩子。簡立峰認為,「對我們要解決5年、10年以後會出現的數位落差,這段時期是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能提早拉近這個落差。」呂冠緯也分享,老師、學生的落差都能藉機改善:「疫情一來,各縣市政府都趕快盤點、發放無線網卡給需要的人。而且雖然一開始是被逼,但老師們用了一段時間才發現,線上學習有之前想像不到的好處,原本很難依照孩子程度產生的差異化,現在可以用網路有效率的解決,例如 Google Meet 可以輕易地分組。」
疫情來得突然,初期大家忙著應急,還來不及深入思考。經過線上學習一個月,目前相對已經穩下腳步。呂冠緯省思,「接下來要進入暑假,各位老師、家長也許可以思考,數位帶給我們教育不一樣的點在哪裡?我們怎麼成為比較合宜的引導者或陪伴者?孩子的學習很重要的是來自興趣,有沒有可能透過數位轉型的學習,讓孩子更能接觸到自己有興趣又優質的學習管道?」這些將是教育工作者下一步的挑戰。
*收聽本集節目完整內容:【冠緯學長陪你聊 EP5】
"
加入翻轉教育LINE好友看好文
延伸閱讀:
遠距學習如何用耳聽課、眼休息?視障學生教我的10件事
疫情下的學習|不只是錄好課放上網,混成教學成孩子學好新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