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怨懟、憤怒來自於你的期待:明白某些「人之常情」後,對自己仁慈便不再是難事

女子學
更新於 2020年03月30日00:30 • 發布於 2020年03月30日00:30

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驗?

當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時,下意識地會對不給你同等付出的人,產生發自內心的憤怒或失望,甚至從原本的緊密關係,走到若即若離的程度。但,真要說是什麼原因造就彼此感情的轉變,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其實,這樣的感受或心態,往往都是來自於自我本身的期望。這是身而為人的通病,必須花時間與經歷,慢慢地調適,並找到釋放的出口。

回報是,源於父母從小給予的基本感受

圖片來源:Pexels@cottonbro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什麼我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渴望自己的付出能被看見,並得到同等質的回報呢?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思維呢?

試著想像,學齡前當學會走路的那刻,父母給予的是鼓勵;求學階段獲得好成績時,父母給予的是肯定;進入職場後表現得當,父母給予的是支持。只要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好的回饋,父母都是站在正方作為一個陪伴、關懷的角色,無形中建立我們對「回報」兩個字的淺在觀念。(延伸閱讀:強人所練就的高超心理素質:「我們也會軟弱,只是選擇了堅強」

現實是,沒有誰會像父母一樣如此無私

圖片來源:Pexels@Jonathan Borba

隨著年齡增長,走過每個人生階段,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慢慢發現到:「並不是釋出善意、對別人微笑,對方就會回應你。」

雖然,人人都希望自己怎麼對別人,別人就怎麼對自己,但人的內心和思想是非常複雜的,即使渴望能得到回報,卻在面對個人喜好、利益時,多數還是會選擇以自己為主。當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大家漸漸都會感受到,這世界上會對自己如此無私的人,除了家人之外真的很難再有其他人!(延伸閱讀:她像我,但卻不是我!妳也常在城市風景中找尋自己的身影嗎?

真相是,多數人總是用恨意來掩飾傷口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所謂「不公平」、「不平等」、「無法互相」等,都是一些容易讓我們受傷的字眼,有時候就算只是一件小事,也要難過好幾天,心情就是難以平復、無法釋懷。

於是,我們選擇用怨懟、恨意去攻擊那些帶給自己這些感受的人,盡量去想他們的缺點,不願意面對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的事實。言下之意便是:你正在用強悍的外表來掩飾受傷的心靈,因為唯有如此,才不會顯得狼狽;或者是,不願意讓其他人看到自己失落、失望的樣子。當日子久了,與「關鍵之人」沒有聯繫時,才會頓時明白,所有的恨其實都是從期望而來的!(延伸閱讀:獻給擁有「布偶症」的我們─偶爾自卑也無妨,張西:「只要有一瞬是喜歡自己的就可以了」

 

「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這句時常出現在耳邊的話語,我們又能領悟到多少精髓?而能真正放下,不再去預設立場的人,又占有多少呢?或許,這是此生人人必學的功課,直至可以坦然面對傷口、去接受或相信人自私、利己的殘酷事實後,我們才有辦法學會對自己仁慈,並釋懷那些不快樂吧!

 

主圖來源:Pexels@Dương Nhân

copyright by share99

★ 加入《女子學》Line 好友,與妳分享生活大小事 ★

留言 11
  • 完全覺醒
    分享一位高靈的話: 「對我來說,每個人能夠照顧好自己,就是對整個世界最好的選擇了!」 「如果注意力都在想要控制他人,控制世界,希望大家都跟著你的思想走, 卻連個人的心態都顧不好,能量都分散了,更難控制環境局勢而產生怨懟, 浮躁的思緒當然無法影響環境,自己產生更多分裂。」 「如果越能往內在走,能理解自我的狀態,也就稍微能夠推認自己的震盪 (習性)會如何演變,於是會懂得自制,或者在時機到來之刻盡情展現。 也隨著認知重心往內,你這滴水花的質量更加深沉,會震盪著影響更多 人們在無形中跟上你的節奏。」
    2020年03月22日02:59
  • CYY (明辨是非、正氣凜然)
    學習只問能力範圍內的付出, 但不求回報寬容的心境之時, 自然會得到平靜快樂的心境! 陷入世俗所謂之人際關係下, 將因為面具讓自己更加痛苦!
    2020年03月22日17:06
  • 謝再福
    少了理解和開闊的心 總被人之常情所欺騙 也讓憤怒。憤恨阻礙人際和諧
    2020年03月24日00:45
  • 下 相信略有觀察能力的人,都能察覺,台灣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我們如今已壯年的過去青年、及當代青年,許多是具有比自己父母輩更有許多美好的特質,但為何進入職場,卻又不得不變成另外一套承襲祖父母、父母輩的陋習。而有些陋習又來自軍中文化。既然如此那何必教育呢?直接小學畢業就進入職場,不就省了適應那套奇怪的人情世故階段,反正至終都要被不理性的社會化。 回到本文主題。也許因為平等、自由、包容與宗教,我們覺得【施比受更有福】,【因著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要人怎麼對你,你要先如何待人】大家在一個善行的循環中,都會是受益者。台灣許多行政系統的規則不也是如此呈現,好比【健保制度】。 但不知近年從何地、何人、何處,開始有如本文的聲音出現。不要期待你對人好,人會對你好或回報你。這讓我很驚呆。這句話是自己告訴自己的,若當這種聲音,成為他人不以善意待人,徒求私利,忘恩負義,過河拆橋、見利思遷的藉口並廣傳,那社會變成多可怕。本文的話,在去年某短期補習班的同學口中聽到,在自媒體中察覺此毒瘤觀念的散佈應已不短時日,希望台灣的我們要警醒啊。
    2020年03月21日05:12
  • 麗美
    我非常之喜歡喔
    2020年03月22日17:0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