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17日電)一名73歲王姓婦人有B肝帶原卻從未定期追蹤,直到近期出現嘔吐及皮膚黃疸等症狀就醫,已是肝癌第二期。醫師提醒,B型肝炎帶原者應定期追蹤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治療。
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李斯凱今天表示,王姓老婦除了嘔吐及皮膚黃疸外,還出現食慾下降、皮膚搔癢等症狀,體重更減輕3公斤,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她肝右葉有1顆10公分大的腫瘤,再以腹部電腦斷層掃描,確診為肝細胞癌第二期,且腫瘤已壓迫到肝內膽管。
李斯凱表示,B型肝炎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臟疾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可在人體外存活至少7天,在這段期間內仍具有傳染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他說,B型肝炎主要傳染途徑除了母嬰垂直傳染,還有血液接觸傳染,像是共用針具、接觸被污染的醫療器材、未經消毒的器具進行穿耳紋身等;以及體液傳染,包括性行為接觸、開放性傷口的體液接觸、與感染者共用牙刷、刮鬍刀個人衛生用品等。
李斯凱指出,台灣約有30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且成年人中大約每5人就有1人帶原,比例約15%至20%之間,驗出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呈陽性,並不能直接判定肝臟受損程度,必須定期追蹤檢查,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預防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他表示,這名婦人接受體內引流治療,並進行肝臟切除手術後恢復良好,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編輯:戴光育)1140117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