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越南農工月領四萬台幣,幫台灣農業賺更多!美濃農會另類尾牙,現場秒變越南國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1月09日16:23 • 發布於 01月09日05:05 • 上下游新聞

前(7)日夜晚,高雄市美濃區的一家餐廳,人聲鼎沸、杯觥交錯。仔細一聽,滿場越南話噴飛,連主持活動的農會總幹事鍾清輝,都得在台上現學現賣,以不流利但有誠意的越南話唱名抽獎紅包得主,現場傳出陣陣大笑。

現金紅包得主最多者大多姓「阮」或「黎」,有人做頭髮盛裝出席,有人穿上越南國服奧黛上台,這可是一場外國農工的主場尾牙!為了感謝過去一年來,這群為美濃農業尤其是野蓮產業付出的外國朋友,農會特別舉辦這場尾牙,讓所有人慢慢吃、開心喝,還保證人人有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尾牙這一天,距離2016年9月20日發生美濃農民雇用逾期居留越南人被重罰75萬的事件,已經8年又109天。這段時間以來,農業部推出「審核外展農務服務計畫書作業要點」,協助農村引進外國勞動力、改善缺工問題。(閱讀新聞背景點選這裡

美濃區農會循此政策,在2019年向農業部(時農委會)申請第一批 9名外國農工,如今增加到89人,不僅有效解決野蓮缺工困境、提升產業發展,也是目前外國農工核定人數最多的農業組織。

張氏瑤身穿越南國服奧黛搭配亮眼的首飾,盛裝出席參加尾牙,站在她身旁協助帶位的是野蓮農場主唐玉蓮。(攝影/李慧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總幹事與越南農婦主持尾牙,員工變「百萬富翁」

在台灣,歲末尾牙一向是老闆犒賞員工、祈願來年的重要活動。前天晚上的這場另類尾牙,員工全是外國人,參加的農民都是野蓮農,也是外國員工工作地點的農場主,雇主老闆是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負責主持節目,而站他身旁的是越南籍新住民黎柏杏擔任翻譯,她一身緊身亮片小禮服,跟平常的農婦裝扮完全不同。

台上熱鬧,台下滾滾,滿場都是越南話,全場充滿笑聲和越南特有的乾杯口號「một hai ba yo」,平常戴著越南斗笠工作鮮少露臉的農工們,大家彼此跨桌敬酒、互相祝福,人人都玩開、玩high了!

美濃區農會總幹事鍾清輝(左)和越南籍新住民黎柏杏(右)聯手主持尾牙晚會。(攝影/李慧宜)

去年2月來美濃的黎黃福,還不太會說華語,他那雙拿著8000元紅包的手,指甲縫卡著黑泥,平常無論風吹日曬,他都要泡在水中拔野蓮。還沒有到台灣之前在越南賣飲料的向氏美芳,今年才25歲,她運氣也不錯,抽到5000元紅包。

現場執行場務工作的台灣籍農會員工說,「哇!8000元台幣是618萬越南盾,5000元台幣也有386萬越南盾,今天我們的越南同事個個都變成百萬富翁了!」

黎黃福(左二)在被抽到第二大獎8000元的時候,整個人笑開懷。(攝影/李慧宜)

農村新住民 「不能沒有你」 政策成效顯著

根據「審核外展農務服務計畫書作業要點」規定,外國農工透過仲介進入美濃從事農務勞動,屬於美濃區農會員工,工作地點由農會指派到有需求的農場,因此目前美濃農會190名正式員工之中,有89位是向農業部申請取得入境的外國農工,並分派到31位野蓮農、2位香蕉農和2位番茄農的農場工作。

鍾清輝在活動開場先對台下說:「今天我們這場尾牙,主要是謝謝大家,謝謝你們撐起美濃農業的一片天。我要強調,農場主和農工大家都是一家人,沒有農場主的努力,今天就沒有農工加入台灣農業,沒有農工的幫忙,農場主也無法經營下去。謝謝大家!」

這番致詞不是客套話,的確點出台灣農業嚴重缺工的事實,農業部也為此在2019年9月推出外展農務服務計畫。在計畫下,野蓮農透過農會向政府申請第一批9名外國農工,5年後的現在已經增加到89人,而新住民配偶到野蓮場工作的收入,也受惠於此同步提升。福利好,勞動力越穩定,越能解除缺工現象,農場主的利潤更有機會與日俱增。

美濃野蓮產業有賴越南移工協助。(攝影/李慧宜)

外國農工平均可領四萬台幣

身為農場主,野蓮農們個個都把外籍農工、新住民配偶捧在手心上。儘管台灣農家都是自我聘僱,從來沒有發年終獎金的習慣,但為了這些外籍農工,卻主動設計獎金回饋。

一位李姓野蓮農說,「我們很像公家機關,過年一定會發年終獎金,第一年來的紅包底價是6,000元,一年增加1,000元,做得越久領得越多,現在年終獎金最高的人可以領到20,000元。我們要懂得『捨得』的道理,有賺錢就要分給工人,這樣工人才不會跑到別場去。」

野蓮農任治美也說,外國農工離鄉背井只是希望多賺一點錢回家,大部分都非常認真,工作很有效率,所以付給他們多一點的薪水、加班費,幫他們保勞、健保,也總比請逃逸的外國勞工有保障。

有農業部的政策引導與勞動部的制度搭配,外國農工跟本國勞工一樣受勞基法保護,基本薪資28,590元,加上加班費,獎金、紅包和農場主提供的食宿加給等等,平均每個月可以領4萬元。像是向氏美芳的先生黃武廉,今年32歲,來台灣之前是越南的中學數學老師,月薪折合台幣是一萬出頭,夫妻兩人才會決定趁年輕出國打天下。

跟黃武廉、向氏美芳一樣的外國籍夫妻檔,在美濃共有20對,人數幾近於外國農工的一半。負責美濃農會外展農務服務計畫的劉玕瑀表示,大部分外國農工都是透過新住民介紹來台灣的,都是認識的,比較不會出狀況,再加上夫妻一起來,對適應新環境很有幫助,工作穩定性高。

左一是向氏美芳,年紀輕、工作有拚勁,在台下吃飯時,總是和先生黃武廉緊緊依偎著,只有上台領5,000元紅包時跟先生暫時分開。(攝影/李慧宜)

農業部:2024年底已向勞動部申請2萬名外國農工

美濃經驗,是整體政策指標之一。全國農業外國農工的人數在短短5年內增加了25倍,農業部輔導司指出,2019年向勞動部爭取開放引進農業外籍移工,初期試辦開放800人,2020年擴大試辦 2,400人,2023年增加至12,000人,到了去年2024年年底,再度向勞動部申請增加 20,000人,已獲得勞動部同意。

不過,農業有其獨特性,台灣農地單位面積小,又不見得整年有工作,農忙時勞動力需求大,可是進入空窗期後,外國農工會變得無事可做。野蓮產業全年都有工作,生產地集中在美濃,因此是目前執行外國農工成效比較好的農作項目。

農業所需人力資源,需要細膩政策制度

尾牙結束前,一位泰國籍農工康財主動跟越南籍新住民阿幸與劉玕瑀打招呼,三個人不同國籍,比手畫腳、有說有笑。劉玕瑀說,康財是2019年10月第一批來美濃的9位泰籍農工中,唯一留下來的人,也是現在美濃89位外國農工中,唯一不是越南籍的農工。

她說,美濃有幸留住康財有兩大原因,一是農場主很善待工人,二是康財做事認真、個性自律,在范姓農民野蓮場已經升職成為拔野蓮帶隊小組長,空閒的時候還會去晨跑。

左二是2019年10月時剛到台灣的康財。(攝影/李慧宜)
右邊是2025年1月7日參加尾牙的康財,跟5年前比起來更有自信。(攝影/李慧宜)

過去在製造業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劉玕瑀,也是美濃農會的寶。她具備政策知識背景、善用管理方式,以剛柔並濟的做法與農場主、外國農工相處,化解各方可能出現的誤解與衝突。這些年,她看到移工的人生希望、農場主與雇主的產業願景,還有國家整體的穩健發展,其實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

劉玕瑀認為,在氣候變遷劇烈、市場不穩定、生產成本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勞基法套在農業的身上是不合身的,農民在勞基法上相對弱勢」,她希望「工」這個人力資源,在未來的農業發展過程中,可以被更細緻的政策制度來調度,而這需要農業部和勞動部更多的幫忙!

農業需要的人力資源,需要更多細膩政策設計(攝影/李慧宜)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