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強人的過往
透過社群認識雪力的粉絲,知道她是位專業「心理人」,然而這只是她眾多身份之一。攤開雪力人生履歷,她同時也是百彥國際發展顧問創辦人、curaJOY 基金會共同創辦人、台灣女董事協會成員,還是三個孩子的媽。以現今的定義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女強人」。雪力說:「從小看著母親在婚姻裡模樣,我感覺她並不快樂。她不斷告訴我女人要自強,千萬不要靠男人,自己要有事業。我幼時的成功圖像,就像是八九零年代許多電影中的女強人,單親身份帶著一個小孩,在高樓大廈裡上班,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與社會學雙學士畢業,在美國廣告公司擔任媒體策畫七年,2005年回到台灣創立行銷公司,十年後返回家族事業,創立開平餐飲學校國際部,與國際間交流合作,成績斐然。「女強人」的人設至此,堪稱完美,直到45歲那年,有了重大的轉折,「當時在家族事業越做越不開心,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後來回去哥大念心理學碩士。」
在脆弱中找到堅強
在心理學世界中,雪力自我實現的不只是高階文憑,而是對於書中論述背後意義,更加通透,雪力說:「隨著年紀增長,才真正了解那些書中邏輯,與其說心理學理論對我造成怎樣的影響,不如說我在生命的印證中,學會些什麼,一路上都有不同啟發。」
建設前必有破壞,「女強人」人設的崩塌,對雪力來說是很好的經驗體悟,她繼續說:「過去總想表現很強,不能曝露脆弱一面,到最後整個就崩潰了。後來才發現,脆弱並沒有不好,當你已經在谷底時,做什麼都不怕丟臉,敢去嘗試任何新東西,最後做不來也沒關係,學到經驗才是真的。」
原來,除了受母親影響,父親對於雪力軍事化嚴格教育,也轉化成她過去看似堅強,實為壓抑的性格,雪力接著說:「以前討厭粉紅色、討厭洋娃娃,喜歡黑色覺得自己很酷,這就是我強硬的人設。但當我接受自己的少女心和特別女性的一面時,就像火山爆發,連自己也無法想像。倒頭來就會發現,過去的堅強都是假象,要學習在脆弱中找堅強。」語畢,雪力拿起手邊粉紅色水鑽環保杯,那閃閃發光的Paris Hilton Style,或許是她口中不壓抑的最好證明。
MBTI正確使用方式
目前已經有20萬訂閱的YT頻道,超過一半影片是關於MBTI十六種人格分析的解說應用,這個契機沒想到卻是BTS防彈少年團。她說:「有次看到BTS在講MBTI的影片,覺得他們好可愛。過去我從來不是韓流粉絲,因為那次成了ARMY(防彈少年團粉絲名)。後來拍了影片與大家分享,發現觀眾對這話題蠻有共鳴,就陸續開始以各種角度與大家討論。」
早在拍攝前,工作人員們都已在網上預先評量自己的MBTI,現場像是研討會般熱鬧,雪力笑說:「MBTI其實是一種板模,不同成長環境、經濟背景以及國家文化,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事實上,我更希望的不是MBTI給大家的定義,而是透過它更加了解自己,對於往後該怎麼走、未來可以如何成長?有更清楚的規劃與方向,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對雪力來說,藉著影響力,有改變觀眾哪些想法與氛圍嗎?她說:「許多人對MBTI的期望,與星座、血型、紫微斗數類似,想用它來定義自己,想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別人會用怎樣的眼光看待自己。事實上,MBTI是永遠在改變的。也有人會問我說,老師我一天測了三次,但每個好像都對,所以我到底是哪個?站在我的立場,如果需要透過MBTI來接受幫助,就選擇你覺得最有有用的指示,不需要侷限自己,無論哪個範疇都是。」
犧牲奉獻與人生勝利組
站在「心理人」的專業角度,雪力對於現代女性的困境與焦慮,又有怎樣的解讀與觀察?她說:「我以為這世代已經沒有『犧牲奉獻』的存在,但放眼望去似乎還是很多。尤其是對家庭來說,女性必須要有貢獻,才算是完整自己的個人價值,如果為了某人犧牲奉獻,卻得不到對等回報,就會難過失落,以至於最終成為『情緒勒索』。女人們要知道,自己的存在就是價值,不是來自於犧牲奉獻了多少,妳要夠愛自己,才能夠去愛別人。」
除此,雪力對於「人生勝利組」的迷思,也有話想說:「看到很多人事業、家庭等等多方兼顧,就把對方當作成功典範,但記得大學時一位法官學姐在演講時提到『你可以擁有所有事情,只是不能同時得到』。人生的確就是不斷取捨、選擇的過程,誰過得比較好,那就是看個人造化。要成為十項全能太難了,要適時放過自己。」
追求完整的喜悅
而對於汲汲營營追求「完美」,雪力認為不如追求「完整」,「我認為完整是一種喜悅的狀態,年輕時追求能夠量化的事業與金錢,那時我們都忘了靜下來問自己,得到了之後,你真的開心嗎?現在你應該問自己,到底想不想要?並且去接受內心的答案。」
如果要說「女力」,雪力則用「Open minded」來詮釋屬於自己的定義。「用不同角度看事情,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發現。而「失敗不是真的」,是我想要跟大家共勉之的座右銘。過去總執著在失敗本身,現在認為人生是跑馬拉松,失敗是讓你休息或反省的逗點,它是一個嘗試,是一個讓人累積知識的必經過程,一旦轉念後,就不會用失敗來定義全部的自己。」
Photographed by Weslie Wei, Styled by Titi Chen, Editor Nicole Lee
Hair & Makeup by 立修 from OVER:FACE, Text Kim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