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搶攻智慧製造商機,筆電大廠華碩今(28)日首次亮相位在樹林的智慧工廠,結合了AR智慧眼鏡、自主式移動機器人(AMR)、AI瑕疵檢測技術等,解決過去生產製程的痛點,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
華碩在兩年前成立智慧物聯網事業群(AIoT),而「智慧製造」正是華碩在AIoT的重要布局。不過華碩之所以打造智慧工廠,從品牌跨入製造,並不是跟現有代工大廠競爭,而是滿足旗下少量多樣、高度客製化的產品需求,這也是現在製造業的發展趨勢。
華碩智慧工廠先行示範,第二步與代工廠合作確保品質
在智慧工廠的布局上,華碩將旗下工業電腦公司瑞傳打造首座智慧工廠,生產AIoT、伺服器產品,先滿足內部生產需求;第二步拓展到合作代工廠;第三做到提供客戶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華碩智慧物聯網事業群共同總經理張權德說到,「華碩一年銷售1,500萬台以上的筆電與主機板,當未來代工廠導入華碩的智能設備,就能確保生產品質,對客戶、代工廠都是雙贏。」
由於樹林的智慧工廠僅一層,張權德表示,第二座智慧工廠會在蘆竹,共有5層樓空間,更能滿足生產需求,預計2023年底完工,預計智慧製造有機會滿足10~20%的產能。
打造數位戰情室、AR眼鏡巡檢機台,華碩智慧工廠秀戰力
走進智慧工廠內,會有數位戰情室,連結廠區200台設備,並透過3D建模、建立「數位孿生」,從電力系統、溫濕度、照明系統,在戰情室裡都能一一掌握。
產線上,廠辦人員戴上AR眼鏡進行「機台巡檢」,登入牆上的QRCode,可即時掌握產線的生產狀況及生產指標;還可以透過遠端協作,實現培訓、維護、查修等作業。
在製程調整方面,華碩將AI瑕疵檢測設備從「爐後」移到「爐前」,意思是在PCB(印刷電路板)手插件進錫爐焊接前,先進行AI瑕疵檢測示警,降低缺件、歪斜或錯件的狀況,同時也減少重工的問題。華碩智能製造處廠長林威良表示,傳統是人工目檢,現在變成是機器取代目檢,產線的直通率(衡量生產線產出品質的指標)提升20%。
此外,廠內還有智慧倉儲,為因應少量多樣、換線頻繁的生產方式,透過自主式移動機器人(AMR)取代人力進行檢料與搬運,提高物料運送效率,也降低人員搬運的錯誤發生率。
在協助客戶推動智慧工廠上,華碩先透過終端設備搜集資料,再來提供平台協助客戶整理資料,進而推動數位孿生等應用,至少是長達3~5年的規劃。
責任編輯:錢玉紘
延伸閱讀
華碩ROG旗艦機Phone 6亮相!主打「冰鎮」降溫,延遲發售仍看好銷量成長
華碩成立元宇宙分公司!同步推出藝術NFT平台,想搶哪些商機?
英特爾攜台哥大、華碩「打群架」,推5G、AI及邊緣運算一條龍服務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