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男性不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前兆,治療藥物與心血管藥併用卻恐致死?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1月22日04:17 • 發布於 01月22日04:17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Freepik
男性不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前兆,治療藥物與心血管藥併用卻恐致死?

不少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同時也有心血管問題,最近有大型研究證實,將威而鋼這類藥物與常見用於狹心症的硝酸鹽類藥物併用,很可能造成嚴重低血壓,甚至死亡。

勃起功能障礙是許多男性的難言之隱。2019年勃起功能障礙在21~40歲盛行率為15~18%, 41~60歲為25~35%,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對生活品質及身心健康產生不小的衝擊。而勃起功能障礙不僅年紀愈大愈容易發生,中老年人也容易有心血管問題,甚至勃起障礙很可能就是心血管問題所引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勃起功能障礙恐為心血管疾病前兆?

俗話說牽一髮而動全身,男性的身體是否健康,有時從「小弟方」就可看出。男性要能成功勃起,血液必須順暢地灌入海綿體,若過程中出現血管阻塞,就有可能導致勃起困難。國外早期研究指出,血清膽固醇每增加1mmol/L,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機率可能增加1.32倍。據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資料指出,50歲以上男性若有粥狀動脈硬化問題,合併勃起功能障礙的可能性也將上升。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表示,男性陰莖動脈平均寬度為1~2mm,冠狀動脈寬度則約為3~4mm,若患者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很有可能先從陰莖動脈的小血管開始塞起。這也意味著,患者可能先出現勃起障礙,後續隨著血管阻塞程度增加而出現冠狀動脈阻塞情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因心血管疾病與勃起功能障礙之間有一定關聯,有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至泌尿科看診時,醫師多半會先詢問,並留意患者是否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若發現患者可能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將先協助轉介至心臟科評估檢查。

治療勃起藥物與硝酸鹽藥物併用恐致命

針對生理疾病導致的勃起功能障礙,目前常見的藥物治療很多都屬於PDE5抑制劑,包括威而鋼(Sildenafil)、犀利士(Tadalafil)、賽倍達(Avanafil)、樂威壯(Vardenafil)等。

PDE5主要作用於周邊血管、呼吸道、胸腔、腸平滑肌與男性陰莖海綿體。當男性接受到性刺激時,陰莖海綿體內的內皮細胞與神經元會釋放出一氧化氮(NO),讓陰莖海綿體平滑肌放鬆,血液持續流入而勃起。因此,一旦一氧化氮的生成與代謝變差,就有可能產生勃起功能障礙。而PDE5抑制劑的作用機轉,便是透過讓陰莖海綿體平滑肌呈現放鬆狀態,讓海綿體內充滿血液。

然而《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近期發表一項收集6萬名男性的回溯性研究指出,PDE5抑制劑與治療狹心症的硝酸鹽類藥物併用,可能有致命危險。該研究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分為「單獨服用硝酸鹽類藥物」及「服用硝酸鹽類藥物且曾服用PDE5抑制劑」兩族群。回溯後續幾年受試者的身體狀況,發現曾使用PDE5抑制劑的受試者族群,有輕微偏高的死亡率。

臨床學理上,PDE5抑制劑若與硝酸鹽類藥物合併使用,可能引發致命的低血壓。因硝酸鹽類藥物與PDE5抑制劑皆會讓血管通透性增加,服用後將出現血壓降低的副作用,若兩者合併使用更可能讓血壓急速降低,導致患者可能出現頭昏、暈厥等症狀,甚至死亡。

不過,藥妝店執業藥師李易軒表示,硝酸鹽類藥物被列為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藥品禁忌症已行之有年,因有已知風險,臨床上不會同時使用。在藥品仿單中,亦可見「有機硝酸鹽類絕對不可與威而鋼併用」的警語。

硝酸鹽類藥物屬於PDE5抑制劑禁忌症,合併使用可能引發致命的低血壓。圖片來源 / Freepik

有勃起功能障礙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該怎麼辦?

謝昆霖表示,面對使用硝酸鹽類藥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除考量PDE5抑制劑風險、避免開立相關藥物外,也可改選擇以真空吸引器(VCD)、低能量體外震波等方式進行治療。若治療仍無效,則可考慮植入人工陰莖,協助患者「重振雄風」。

非藥物的勃起功能障礙治療選項:

1. 真空吸引器

2. 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LIEST)

3.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目前仍非標準治療方法)

4. 人工陰莖植入手術

針對有心血管疾病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治療方法除藥物外,也有震波治療與人工陰莖等非藥物選項。圖片來源 / Freepik

謝昆霖表示,勃起是男性健康的表現,如果身體狀況好,勃起功能也會好。針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性行為時應量力而為,過程中如果發現身體不適即應避免特定姿勢,或須降低性行為頻率。

同時,也應維持良好運動習慣及調整生活型態,維持健康飲食及睡眠,避免體重過重增加心臟負擔。若服用完PDE5抑制劑後出現心絞痛等心臟不適,應盡速至急診就醫,並告知醫師先前有服用相關藥物。

延伸閱讀:

鋅功效不只壯陽,男女都該補鋅!含鋅食物、攝取量公開

男性勃起障礙別輕忽! 3人就有1人恐被中風、心肌梗塞找上門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