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2011 年,Netflix 宣布將 DVD 郵寄業務與串流媒體分拆,卻引發用戶強烈反彈,導致股價暴跌 75%。然而,就在市場陷入恐慌之際,資深董事傑伊.霍格逆勢買進價值 2,500 萬美元的 Netflix 股票。最終,Netflix 重新調整策略,不僅成功渡過市場危機,股價更在數年內飆升 10 倍。當具投資背景的董事會成員大舉買入或賣出股票,這對投資人意味著什麼?當內部人交易浮現,投資人又該如何提前佈局、從中獲利?
文/艾席夫.蘇利亞(Asif Suria)《隱性財富:掌控市場變局的6大事件投資法》
Netflix 面臨市場危機:拆分業務遭訂戶強烈反對
2011 年 7 月 12 日,串流媒體先驅網飛發布了一項公告,震驚了華爾街的客戶和投資人。
這間在 1990 年代後期網路泡沫高峰期間推出 DVD 郵寄服務的公司,正確地預測到串流媒體將是內容產業的未來,DVD 將逐漸被遺忘。該公司沒有預料到的是, 當他們宣布將把業務一分為二,一間公司專注於透過郵寄出租 DVD,另一間公司提供串流媒體內容,竟然遭到客戶的強烈反對。更糟糕的是,網飛決定將他們新的以 DVD 為主的公司命名為 Qwikster。
訂戶很快就得出結論,如果他們保留郵寄 DVD 和串流媒體兩種方案,相當於他們的訂閱成本增加了 60%。Netflix 的熱門影集《紙牌屋》和《勁爆女子監獄》原定於 2013 年推出,當時距離 2013 年還有 2 年的時間,當宣布分拆時,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吸引訂戶到串流媒體服務,隨後幾個月,網飛失去了數十萬訂戶,到 2011 年 10 月,當時公司公布失去 80 萬訂戶時,股價急遽下跌。塵埃落定後,從公告發布之日起至 2011 年底, 該公司股票已經跌掉了超過 75% 的價值。
危機中潛藏轉機:值得關注的「內部人交易」信號
過去,我每天晚上都會查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報的內部人交易。我在網站上定期撰寫名為「內部人士週末」(Insider Weekends)的系列文章,報導每週內部人士最大的買入和賣出,這個專欄我已經連續發布超過 12 年。在網飛宣布其災難性計畫不到 1 年,在我的一次定期評論中,我注意到一位內部人趁機會大舉買進。2012 年 5 月,網飛董事會成員傑伊.霍格在 3 天內買進價值 2,500 萬美元的網飛股票。
霍格透過他在 1995 年共同創辦的矽谷風險投資公司科技跨界創投(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現 稱為 TCV),間接買進網飛的股票。TCV 於 1999 年首次投資網飛,然後在網飛上市前後多次加碼投資。霍格於 1999 年加入網飛董事會,到 2012 年提交內部人交易時,他已經參與公司 13 年了。霍格的交易,具投資人應該關注的內部人買進的重要訊號所有特徵,包括:
• 一位長期任職的董事會成員, 曾見證公司在 2001 ∼ 2003 年、2007 ∼ 2009 年的熊市中一路走來。
• 一間高成長性的公司,曾犯過一個策略性的錯誤, 但不是致命的錯誤。
• 具有投資背景的獨立董事會成員的內部人士。
圖 3-4 顯示了 Netflix 從 2012 年到 2016 年的股價, 以及霍格和 TCV 買進的時間點。網飛最終放棄了分拆 DVD 郵寄業務的計畫,令投資人鬆了一口氣,股價最後上漲了 10 倍,如圖 3-4 所示。但是在超過 1,000% 的漲勢過程中,TCV 並未持有全部的部位,非常可惜。
圖表中另一件很明顯、值得注意的事情是,網飛的股票並沒有立即開始上漲,而是歷經數個月的平盤整理, 築底突破後才開始大幅上漲。內部人和價值投資人一樣, 他們總是很早就進場了,他們所掌握的洞察可能會在幾個月或幾季內發揮作用,因此觀察內部人買進的這個策 略,最符合長期導向投資人的目標。
本文摘自《隱性財富:掌控市場變局的6大事件投資法》,出版社:金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Mumu;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