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上「中學生網站」,可以查到「109學年度全國高中小論文寫作比賽」,它是由教育部國教署舉辦,開放全國高中生自由投稿,從109年9月1日開始收件,10月15日中午12:00截止。比賽目的除了「培養中學生從事研究之風氣,透過閱讀與討論,增進自學能力」,還有「推廣圖書館利用教育,引導同學深度利用圖書館各項資源」。
將自主學習成果轉化成小論文投稿,不失為未來申請入學時的加分項。截圖自中學生網站
一魚兩吃,學習歷程更豐富
由於政府主辦、具公信力,分成特優、優等、甲等三個等第並頒發獎狀,這項比賽被視為「含金量」最高,在未來申請入學時具有競爭優勢。
小論文主題共分21類: 工程技術、化學、文學、史地、生物、地球科學、 法政、物理、英文寫作、家事、海事水產、健康與護理、商業、國防、 教育、資訊、農業、數學、藝術、體育、觀光餐旅,高中生可擇任一主題參賽,採中文或英文撰寫皆可。 投稿至中學生網站的作品須由學生簽立一份切結書,限未曾在校外出版、發表或獲獎,並不得抄襲、模仿、改編、 譯自外文、或頂用他人名義參賽,嚴禁引用論壇、問答或聊天網站內容。每人每次限投稿作品1篇,各校投稿篇數以各年級班級數為上限。
專做線上學習與升學輔導的網站「樂學網」總經理張財銘建議,高中生時間有限,若能「一魚二吃」最理想,例如自主學習一年的成果整理出來,可以拿來寫小論文並投稿,他舉例,譬如研究機器人怎麼幫醫生開刀這個主題,是不是可以擴大寫成一個小論文的題目?等於在「多元表現」這項目裡的自主學習有完成,同時也在「課程學習成果」中探究與實作產出了小論文,這樣的學習歷程檔案就能更豐富。
高雄市教育局課程督學林百鴻分析,「中學生網站」這個管道之前的誘因不大,參賽人數不多也滿容易拿獎,但108年起在學習歷程檔案需上傳成果的需求下,很多學生直覺想到的就是小論文,對於並非專精在科展、奧林匹亞等級的學生來說,可能會有更多人投稿,學校也會更積極去推這一塊。
大量閱讀是寫小論文基礎
林百鴻看到很多學校藉此來推展閱讀,因為小論文通常由國文老師指導,帶學生去實體或線上圖書館找自己感興趣的資料,蒐集並閱讀後試著形成問題,再去請相關領域的老師指導。
本職為國文老師的高雄市教育局課程督學廖俞雲則說,小論文的基礎在大量閱讀,國文老師需要在讀後和學生深度討論並提問延伸,例如「屈原如果生在今日,他能否有更好的選擇?」這樣的題目,來引導學生思考並架構出一篇小論文。
廖俞雲肯定小論文能帶給學生的多元能力養成,包括議題設定丶關心環境丶做研究的方法及論述能力等,但也強調「閱讀有很多種,它可以是廣泛的資料收集的能力,比方說影音的閱讀或者是雜誌;如果沒那麼愛傳統閱讀方式的人也不用太恐慌,甚至不一定要上傳小論文,其他能表現自己學習成果的項目還有很多」。
前後指導高中職生寫小論文,長達十多年的廖俞雲常告訴學生,重要的是從中培養出「問題意識」,例如你看完《大江大海》這本書後,是否贊同作者看歷史的觀點,理由是什麼?試著展開自己的論述,至於是否參賽、得名都是其次。她也擔心有些老師為了幫學生做出「業績」而過度要求,畢竟各種型態的自主學習或課程成果,不一定都能輕易轉化,只要好好落實探究與實作的課堂作業,有成果和反思即可,即使沒有產出小論文也一樣很可觀,不要因新制上路造成學生太大的壓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