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眼壓高怎麼辦?4大原因、9症狀一次看,教你快速降眼壓方法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2月16日01:00 • 林勻熙 整理
滑手機、看電視,眼壓高怎麼辦?眼壓升高常見4原因!中醫師教你居家1方法自測眼壓

眼壓高是青光眼的警訊嗎?眼壓上升會對視神經造成傷害,除了青光眼、乾眼症等等疾病因素,眼壓也會受外在環境與身體內在因素影響,像是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以及熬夜等都可能刺激眼部肌肉,導致眼壓上升。眼壓高的原因及症狀有哪些?眼壓高熱敷有用嗎?一文看懂快速降眼壓解決辦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眼壓高的原因

眼壓指的是為維持眼球一定形狀,以保持眼睛的光學功能及新陳代謝,存在於眼睛內的壓力,需仰賴睫狀體分泌房水,當房水產生過多或排出的通路受阻,而使房水聚積於眼球內,就會造成眼壓升高。多數人的眼壓會維持在10~20mmHg之間,當眼壓上升至一定程度會壓迫到視神經,使其萎縮,進而造成視力減退甚至有失明風險。

諾貝爾眼科總院長張朝凱表示,眼壓會隨時間而改變,但是眼壓變動太大,如一天之內變動大於10毫米汞柱,或兩眼差異大於4毫米汞柱,就有可能是青光眼。以下根據嘉義長庚醫院眼科衛教資料,整理眼壓升高的4種常見因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隨晝夜浮動:多數人早晨眼壓最高,晚上會降到最低,約有2~5毫米汞柱的波動。
  • 姿勢改變:眼壓會隨著姿勢而有些許變化,如:站立時眼壓會最低、倒立時眼壓會變高,由坐姿換成平躺時,眼壓也有可能上升。
  • 水分攝取過多:短時間內喝大量水,尤其是一次超過500cc以上,就會造成眼壓大伏動變化。
  • 用眼習慣:熬夜、情緒起伏過大、近距離閱讀、長時間看電腦電視或手機,都可能造成睫狀肌持續收縮,進而引起眼壓上升。

眼壓高的症狀

長期眼壓高,可能導致視神經受損影響視力,因此,不可不慎。嘉義長庚醫院眼科說明以下眼壓高的症狀包括以下9點:

  • 眼睛輕微不舒服
  • 眼睛酸澀
  • 看到燈泡周圍有彩虹圈(光暈)
  • 眼球脹痛
  • 眼窩疼痛
  • 看東西模糊不清
  • 偏頭痛
  • 劇烈頭痛
  • 嘔吐

眼壓高一定是青光眼嗎?

青光眼被稱為「視力的無形殺手」,早期症狀不明顯,直到發現時,往往已對視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受訪表示,青光眼會從眼角餘光開始影響視力,初期8成都沒有症狀,中心視力可能仍達1.0,偶爾會看見彩虹光暈或視力模糊、偏頭痛,最後才波及視野中心。

眼壓高雖是青光眼的症狀表現之一,但是呂大文提醒,有青光眼的人不一定有高眼壓,但維持低眼壓,仍能幫助有效預防或減緩,建議平日要避免增加眼壓的高危險習慣,減少讓瞳孔常常處於需要放大的狀態,並多攝取抗氧化、抗發炎的營養素,例如葉黃素、綜合維他命等。

(推薦閱讀:為什麼「青光眼」好發在冬天?四十萬台灣人都有的眼疾,小心「視力小偷」悄悄上門

居家一方法自測眼壓

如果眼睛已有不舒服症狀以及上述眼壓高症狀,建議可至眼科檢查治療。仁有堂中醫診所院長羅瑞陽曾於節目受訪指出,民眾也可居家做以下眼壓檢測,不過還是建議應到診所或醫院做專業檢查評估,以免耽誤治療。

居家自測眼壓法:先將雙手洗淨、眼睛閉著以食指按壓眼球,看軟硬度。

眼球柔軟度=鼻頭
正常眼壓
眼球柔軟度=嘴唇
眼壓略低
眼球柔軟度=額頭

眼壓略高

如何減輕眼壓?

維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充分睡眠、情緒穩定,看電視/電腦/手機的時間物過長,以及需長時間用眼者,建議每15~30分鐘看看遠方、讓眼睛休息,對於減輕眼壓及預防眼壓升高皆有助益。

社團法人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也指出,每天早晚以50度溫濕毛巾熱敷10分鐘,可透過溼氣幫助血管擴張、促進循環,舒緩眼睛的緊繃與乾澀;沾黏性體質也可以透過熱敷增加血液循環,促進房水流動及排出。

以下根據宜陞中醫診所說明整理快速降眼壓,緩解眼睛脹痛的方法,眼壓高者不妨參考看看:

穴道按摩,重複下列步驟1至3次,有助於眼壓降低:

  • 以雙手食指柔按雙側攢竹穴至痠脹,每邊各30次。
  • 以雙手拇指揉按兩側太陽穴壓痛點至痠脹30次。
  • 以右腳跟滑按左腳太衝穴,以左腳跟滑按右腳太衝穴,方向從近心到遠心每邊各30次。
  • 右腳跟滑按左腳足臨泣穴,以左腳跟滑按右腳足臨泣穴,方向從近心到遠心每邊各30次。

藥膳茶飲,日常飲用:

用15克到20克生決明子,以1500cc的水煮開,當茶飲用;或用5克~10克的菊花,5克~10克的枸杞,以1500cc的水煮開,當茶飲用。

【延伸閱讀】
每天盯電腦,眼睛老是「腫腫痛痛」?營養師:一天喝●杯咖啡,害你眼壓高
眼壓太高,怎麼辦?中醫師:每天5分鐘按摩「這個穴道」,改善青光眼、降眼壓
覺得最近視線模糊、眼壓高?眼科醫師:這3症狀,可能是糖尿病的警訊

參考資料:嘉義長庚醫院眼科諾貝爾眼科健康零距離社團法人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宜陞中醫診所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