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國總統大選|年輕人真的「政治冷漠」嗎?調查指出:他們會談,只是可能不跟你談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1小時前 • 發布於 22小時前 • 支琬清

美國總統大選將落幕,根據《NBC 新聞》(NBC news), 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已自行宣布當選,贏下與民主黨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關鍵一戰。此次美國大選,年輕選民再次成為兩黨候選人的兵家必爭之地,與台灣的情況不約而同。事實上,許多人常認定年輕世代是相對「政治冷漠」的一代,不愛表態、更不會投票,不用過度關注,但實際上並不然。

根據《2024 社會觀察報告》(Society Watch 2024 report),2030 年起 Z 世代(通常指 1997~2012 年出生的人)將占全球選民的 25%,政黨和候選人將需要更關注他們的訴求。這也是近年每次選戰,年輕族群都成為左右最終結果的原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Z 世代並非政治冷漠!只是會「挑人」講、心態也比較悲觀

調查發現,高達 44% 的 Z 世代在社群媒體上積極關注和參與政治話題,但有 四分之一的人選擇不與他人分享政治立場;51% 的人則僅限於與家人或朋友討論政治,甚至有 10% 選擇與父母避免政治話題來降低衝突。 雖然 Z 世代在氣候變遷、工作與生活平衡等議題上直言不諱,但他們可能不太願意公開談論自己的政治信念。

此外,面對高通膨、高利率、裁員和戰爭等壓倒性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問題,部分 Z 世代正慢慢失去對未來及政黨的信心。10% 的 Z 世代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公民參與,像是抗議、投票、志願服務和競選活動等,無法帶來實質改變;24% 對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則保持懷疑態度。這或許能解釋 Z 世代為何在公開表態政治立場時猶豫不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資訊來源以社群媒體為主,可能導致同溫層特別厚

調查發現,Z 世代參與政治的方式受到社群媒體的影響,以 TikTok、Instagram 和 X(Twitter 前身)為主的社群平台不僅提供即時、快速的資訊傳遞,更成為 Z 世代「組織行動」的重要工具。

以肯亞和烏干達的抗議行動為例,Z 世代利用 WhatsApp 等加密通訊軟體協調行動,並藉由 Instagram 和 X 動員大眾。數位科技結合實體行動,為 Z 世代開創了全新的抗爭模式。

也因為深受社群媒體影響,演算法推送用戶偏好內容的同時,可能加強同溫層效應,使 Z 世代更頻繁接觸符合自身立場的資訊,減少觸及不同觀點。這讓 Z 世代對某些議題的看法或政治傾向可能更一致。

14% 受 KOL 影響而形成政治立場,但傳統媒體仍有影響力

另外,社群媒體上的「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也在 Z 世代的政治參與中扮演重要角色。

根據調查,14% 的 Z 世代受名人影響而形成政治立場,這些社群名人以幽默或短影音等方式傳遞政治資訊,使政治內容更具吸引力。而政治人物也逐漸在社群媒體上與 Z 世代接觸,例如川普(Donald Trump)和賀錦麗(Kamala Harris)都曾在 TikTok 上傳遞競選訊息,反映政治人物希望透過新媒體擴大影響力。

不過,儘管 Z 世代偏好從網路獲取資訊,傳統媒體仍存在一定影響力。因為 Z 世代仍會從電視新聞和主流新聞網站等管道獲得訊息。家庭與個人經驗也形塑了 Z 世代的政治態度,研究指出,成長於政治活躍家庭中的年輕人更傾向於參與政治;家庭內部的政治討論、共同參與選舉等經驗,更加強了 Z 世代的公民意識,成為 Z 世代參與社會議題的基礎。

隨著 Z 世代逐漸成為主要選民力量,各政黨如何應對 Z 世代的需求將成為未來的焦點。

資料來源:euronewsLSE;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延伸閱讀

逾三分之一Z世代考慮離職!專家:不給年輕人「掌控感」,小心團隊崩毀失控
83% 的 Z 世代渴望得到主管的讚美!為何年輕員工較難感到工作能力被認可?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