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川普的MAGA開外掛!揚言拿下格陵蘭、巴拿馬運河為哪樁?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1月08日09:04 • 發布於 01月08日09:04 • 邱祐慶

先前就對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表現出濃厚興趣的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8日召開記者會再次強調,這兩處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甚至揚言不排除用武力收回控制權。究竟,川普為何會將腦筋動在這兩個地方?它們有什麼戰略價值?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我需要它們來確保安全!」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絲毫不掩飾他對美國取得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的渴望。

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在接受當地電視台採訪時,回應了川普的言論。她直指美國是丹麥「最重要和最親密的盟友」,不相信美國會使用軍事或經濟力量來控制格陵蘭。弗雷德里克森重申,她歡迎美國對北極地區的關注,但必須「以尊重格陵蘭人民的方式進行」。

巴拿馬外交部長馬丁內斯・阿查(Javier Martínez-Acha)則表示,政府尚未與川普進行正式接觸,但他重申總統穆利諾(José Raúl Mulino)去年12月的言論,指出運河將繼續由巴拿馬掌控,「我們對運河的主權不容談判,這是我們歷史上的一部分,是不可逆轉的勝利。」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為何會引起川普的興趣?

深具戰略地位、擁有稀土等豐富自然資源

《CNN》指出,格陵蘭位於美國和歐洲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有超過5.6萬名居民,過去是丹麥的殖民地,現在則是自治領地。丹麥國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蓋德(Ulrik Pram Gad)表示,格陵蘭長期以來被視為美國安全的關鍵,特別是用來抵禦來自俄羅斯的潛在攻擊。

其實,川普也並非第一位提出購買格陵蘭的美國總統,早在1867年,當時的總統約翰遜(Andrew Johnson)在購買阿拉斯加時,也曾考慮過購買格陵蘭,二戰結束時,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曾向丹麥提出以一億美元購買格陵蘭。

雖然這些提議最後都沒有成功,但根據1951年的防禦條約,美國在格陵蘭西北部獲得一座空軍基地,現在稱作「皮圖菲克太空基地」,這個基地位於莫斯科和紐約之間的中間點,是美國武裝部隊最北的哨站,配備導彈預警系統。蓋德向《CNN》表示,美國希望確保「沒有敵對的大國控制格陵蘭」,因為這可能成為攻擊美國的跳板。

除此之外,格陵蘭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是另一大吸引力。這些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以及在電動車和風力渦輪機等綠色轉型所需的「稀土」金屬,還有製造軍事設備所需的關鍵材料。

目前,中國在全球稀土生產中占據主導地位,並已威脅到川普在第二任期之前限制關鍵礦物和相關技術的出口。「毫無疑問,川普對中國掌控稀土感到非常擔憂,」英國皇家霍洛威大學地緣政治學教授多茲(Klaus Dodds)說:「擁有格陵蘭,就能掌控稀土的資源。」

另外,全球暖化其實也為格陵蘭帶來新的商機。

格陵蘭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等。Unsplash by Jonatan Pie

格陵蘭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等。Unsplash by Jonatan Pie

氣候變遷為格陵蘭帶來商機

《CNN》提到,冰層融化和北極地區的氣溫迅速上升,使格陵蘭成為氣候危機的「海嘯第一排」,但也有人看到了商機。

雖然冰層消失,但也出現了新的航運路線,延長了北半球夏季可以航行的時間,根據北極理事會的數據,截至2024年,北極的航運量在十年間成長了37%,部分原因就是冰層的融化。

「我認為川普也意識到了北極正在融化,」多茲說,「但實際上,這些路線仍然充滿危險,冰層融化可能會使水域變得更加難以航行。」

英國杜倫大學地理學教授斯坦伯格(Phillip Steinberg)表示,也有人認為冰層融化可能使自然資源更容易開採,但氣候危機尚未真正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因素,「氣候變化並沒有讓格陵蘭的自然資源更容易取得,而是讓這些資源變得更加重要。」

格陵蘭政府:我們不是商品

丹麥和格陵蘭政府都強烈反對出售格陵蘭。

格陵蘭總理埃格德(Múte Egede)在臉書寫道:「我們不是商品,也永遠不會是商品,我們絕不能讓我們多年來爭取自由的努力白費。」格陵蘭前總理克萊斯特(Kuupik V. Kleist)則表示,川普這番言論更多是針對美國人民,而非格陵蘭人,「我不認為未來會有任何跡象會將格陵蘭賣給美國,一個國家或人民不是說買就能買的。」

不過,最近格陵蘭政府希望從丹麥獨立出來的聲音愈來愈大,在新年致辭中,埃格德還呼籲去除「殖民時代的枷鎖」。

「這讓丹麥感到恐慌,」地緣政治學教授多茲說:「丹麥似乎更專於加強與格陵蘭的關係。」去年12月,丹麥宣布將大幅增加對格陵蘭的軍事支出,隨後,在1月初,丹麥王室推出重新設計的王室徽章,強調象徵格陵蘭的北極熊圖案。

丹麥新推出的王室國徽(右),與舊版(左)相比更強調象徵格陵蘭的北極熊圖案。取自維基百科

丹麥新推出的王室國徽(右),與舊版(左)相比更強調象徵格陵蘭的北極熊圖案。取自維基百科

其實,格陵蘭一直在尋求透過經濟多元化,來加強其獨立的正當性,並擺脫對漁業的依賴。

去年11月,首都努克的新機場開幕,為了就是促進當地觀光。然而,格陵蘭仍依賴丹麥每年約5億美元的補助金,這成為獨立道路上的一大障礙。

多茲指出,這引發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如果川普提出每年提供10億美元,建立一種不同的聯繫關係,格陵蘭會怎麼做呢?」

一些格陵蘭政壇人士一直在提出類似於美國與馬紹爾群島的特殊聯繫構想,也就是格陵蘭擁有主權,同時也接受美國的財政支持,以換取對美國某些戰略利益的協議。然而,前總理克萊斯特對這種關係的可行性,抱持強烈懷疑的態度,「我認為這種關係並不具吸引力,想想美國如何對待自己的原住民吧!」

目前還不清楚川普在上任後,會如何推進他購買格陵蘭的計畫,「沒有人知道他只是虛張聲勢,還是他真的為了達成目標而想這麼做,」丹麥國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蓋德說。

而另一個被點名的巴拿馬運河,它的戰略價值又是什麼?

川普:運河正被中國控制

《衛報》提到,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道,讓海上的船隻能避開繞行南美洲最南端,節省約1.3萬公里的航程。

2024年,有超過四成東北亞與美國東岸之間貿易的消費品,是經由這條運河運輸的。而美國是這條運河的最大客戶,每年約三分之二的貨物透過運河運輸,中國則是第二大客戶。

目前,巴拿馬政府透過「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擁有並營運這條運河將近25年。不過,在20世紀時,負責營運這條運河的是美國。1904年,協助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後,美國控制了運河,並開始建設,最後運河於1914年開通,徹底改變了全球航運。

然而,美國對運河的控制,以及不讓巴拿馬人管理的作法,導致當地居民與美國之間的關係緊張。最終在1964年1月,巴拿馬爆發大規模抗議,導致28人死亡,隨後的鎮壓也引發國際譴責,讓美國政府考慮放棄對運河的控制。

1977年,時任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與巴拿馬領導人托里霍斯(Omar Torrijos)簽署兩項條約,逐步取消美國對運河的控制,最後在1999年,由巴拿馬全面接管。

因此,川普為何在這個時候開始想收回運河控制權?

《衛報》指出,川普認為巴拿馬管理運河的方式「不合理」,並對目前拜登政府、海軍和企業使用運河時支付的高昂費用提出質疑。「巴拿馬收取的費用荒謬至極!」川普說:「對美國簡直就是掠奪!」

報導指出,使用運河的船隻,必須支付由運河管理局所規定的費用,但近年來,由於全球暖化加劇導致的乾旱,讓重要的水庫乾涸,也削弱了運河的容量,使用費率大幅上升。像是2023年末,就曾發生嚴重乾旱,每天剩下22艘船隻能通過運河,遠低於平常的36艘,這讓船隻需要排隊等待數週,或是支付高達400萬美元來優先通過;另外,直到去年9月為止,運河通行量更是下降近1/3。目前,運河管理局已允許更多船隻使用運河來緩解雍塞,但同時,也會在2025年開始提高通過費用。

除了對通行費用不滿,川普還警告,他不會讓運河落入「錯誤的人當中」,似乎暗示中國正在對運河提高影響力。《衛報》表示,總部位於香港的一家中國公司,控制了運河附近五個港口中的兩個。

但巴拿馬政府表示,巴拿馬完全控制運河,「巴拿馬運河及周邊區域的每一吋土地,都是巴拿馬的,未來也是如此。」

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的命運最後會如何發展,端看看川普上任後會如何出招。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