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性病低齡化!10-19歲青少年人口驟減近五成,梅毒確診竟暴增53倍,年紀最小10歲!

造咖
更新於 01月17日05:10 • 發布於 01月17日03:04

10歲就得性病,這資訊實在太嚇人!根據國教行動聯盟最新數據,台灣青少年性病感染率呈現驚人增長,尤其是青少女梅毒確診數,12年間竟暴增53倍,讓專家學者與衛生單位深感憂慮。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台灣10至19歲青少年人口已較12年前減少46.3%,但同期淋病與梅毒病例卻不減反增,顯示青少年性行為觀念改變,且可能因網路交友盛行、性教育不足,導致性病感染年齡層逐漸下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截圖 2025-01-16 晚上8.12.45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梅毒感染呈爆炸性增長,最小10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數據顯示,台灣青少年感染性病的狀況不僅嚴峻,且逐漸向低齡化與女性族群集中。其中,10至14歲女性感染梅毒病例增加近9倍,而15至19歲少女梅毒病例更驚人地從4例暴增至211例,增幅高達53倍。

此外,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梅毒總病例數自2012年至2024年間增長近4倍,而女性病例增長速度遠高於男性。雖然梅毒感染者仍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約為5:1),但女性感染者的成長幅度更值得警惕。

青少年淋病感染率12年內成長7倍

除梅毒外,青少年淋病感染率同樣驚人。根據國教行動聯盟數據,過去12年間,10至19歲青少年淋病確診數成長7倍,每10萬人中就有50.34人感染。而且,10至14歲女性的感染比例甚至超過同齡男性,顯示女性青少年感染性病的風險更高,且問題已經逐漸低齡化。

截圖 2025-01-16 晚上8.13.52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什麼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感染所引起,若未治療,會依照感染階段引發不同嚴重的症狀與併發症。

1. 初期梅毒(第一期)

潰瘍性病灶(硬性下疳):感染後約3週內,生殖器、肛門或口腔部位會出現無痛性潰瘍,但數週內會自行消失,容易被忽視。

高度傳染性:即使症狀消失,患者仍具高度傳染性。

2. 第二期梅毒

皮膚與黏膜病變:數週至數月後,患者可能出現全身紅疹(特別是手掌、腳底)、黏膜病變(如口腔潰瘍)及扁平濕疣。

流感樣症狀:如發燒、喉嚨痛、肌肉酸痛、淋巴腫大等。

可能侵犯神經與內臟:未治療的情況下,細菌會持續在體內潛伏,導致更嚴重的健康風險。

3. 潛伏期梅毒

無症狀但仍具傳染性:此階段可長達數年,患者雖無明顯症狀,但病菌仍潛伏於體內,隨時可能進展為第三期梅毒。

4. 晚期梅毒(第三期)

神經性梅毒: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記憶力衰退、癡呆、麻痺,甚至癱瘓與失明。

心血管梅毒:損害心血管系統,可能引起主動脈瘤、心臟衰竭。

橡膠瘤:身體各部位(如皮膚、骨骼、肝臟)可能形成橡膠狀腫塊,導致器官受損甚至壞死。

5. 先天性梅毒

母嬰垂直傳染:若孕婦感染梅毒,可能造成流產、死產或嬰兒出生後出現神經損傷、失明、畸形、發育遲緩等嚴重後果。

截圖 2025-01-16 晚上9.09.16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什麼是淋病?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感染所引起,主要影響生殖系統、直腸、咽喉,甚至可透過母嬰傳染給新生兒。

1. 未治療的短期影響

生殖器感染:

男性:排尿疼痛、尿道膿液分泌(黃綠色)、陰囊腫痛。

女性:陰道異常分泌物、性交疼痛、不規則出血,甚至無明顯症狀(隱性感染)。

直腸感染:肛門搔癢、分泌物、排便疼痛或出血。

咽喉感染:因口交傳染,可能導致咽喉發炎、持續性喉嚨痛。

2. 未治療的長期後果

骨盆腔發炎:影響女性生育能力:淋病若未治療,細菌可能向上感染,導致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進而造成不孕或子宮外孕的風險大增。

男性副睪炎:可能導致不孕,淋病感染可能影響精子輸送管道,導致生育能力受損。

關節炎與敗血症:淋病性關節炎細菌可進入血液,引發關節炎或全身性感染(敗血症),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新生兒淋病性結膜炎:可能導致嬰兒失明:若孕婦在懷孕期間感染淋病,生產時可能將病菌傳給嬰兒,導致新生兒嚴重的眼部感染,甚至失明。

截圖 2025-01-16 晚上8.13.07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如何預防梅毒與淋病?

梅毒與淋病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對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影響未來生育能力。隨著性行為觀念開放,性病感染年齡層逐漸下降,政府應加強性教育與衛生宣導,讓青少年了解性病風險,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以降低感染率,保護自身健康。

使用保險套:安全性行為是防止性病傳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定期篩檢:對於有不安全性行為或多重性伴侶者,定期接受性病檢測能及早發現並治療。

固定性伴侶:避免與不確定健康狀況的對象發生性行為,降低感染風險。

避免共享性玩具:若有使用,應確保清潔與消毒。

孕婦篩檢:孕期篩檢可避免母嬰垂直感染,保護新生兒健康。

專家憂心性病低齡化與污名化效應

對於青少年性病感染率大增,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認為,這反映出家庭與學校在性教育上的嚴重缺失。他指出,現今青少年因網路交友便利,加上對性行為的接受度提高,可能更容易發生不安全性行為,但學校與家長卻未能及時提供適當的指導與預防措施。

同時,民進黨立委陳昭姿也表示,由於大眾對性病仍存有汙名化與偏見,導致許多青少年即便出現症狀,也因害怕被指責而選擇隱瞞,甚至延誤就醫,增加治療的困難度,也可能造成交叉感染,進一步加劇疫情擴散。

截圖 2025-01-16 晚上8.14.25

圖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疾管署強化監測,積極推動梅毒防治

針對梅毒感染率激增,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目前政府已加強疫情監測與醫療院所的通報機制。自2021年12月起,疾管署透過傳染病通報系統,針對15至49歲育齡婦女確診個案,比對每日孕婦產檢資料,針對感染梅毒的孕婦進行追蹤與管理,以降低母嬰垂直感染的風險。

此外,疾管署也與教育部合作,針對年輕族群加強衛教宣導,期望透過學校與家庭的雙向教育,讓青少年獲得正確的性健康觀念,並提升安全性行為意識,以有效降低性病感染風險。

學者與立委呼籲政府應從源頭防治

立委陳昭姿認為,政府應從源頭制定防治計畫,加強學校與家庭教育的連結,並提供安全的就醫環境,確保青少年不因羞恥或恐懼而延誤治療。她建議,政府應落實以下三大措施:

提升青少年性教育:透過學校課程與衛教推廣,讓青少年了解性病防治與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

提供青少年友善就醫環境:設立匿名諮詢管道,避免因社會壓力而導致隱匿病情。

強化社區醫療資源:明確劃分社區診所責任區,確保青少年能夠就近獲得預防接種與性病治療。

截圖 2025-01-17 上午10.58.58

圖片來源:林月琴 Yueh-Chin

面對青少年性病感染率快速攀升的現況,政府、學校、家長與社會都應攜手合作,加強正確的性教育觀念,並提供安全且可行的防治機制,以遏止性病低齡化的擴散趨勢。唯有破除性病的汙名化,並讓青少年敢於尋求醫療協助,才能真正降低感染率,守護年輕族群的健康與未來。

延伸閱讀:

不看會考成績!五專「完全免試」升學,只要國中畢業生即可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4
  • 黃茹珮Ruby
    多虧性平團體一直在倡導未成年性自主當享受人生,請墮胎黑數順便查一下~國家訂的性交與結婚年齡下限相信是依照能順利平安孕育生產後代的年齡來評估的,對於不遵守的未成年人請給予夠有效力的罰則,無法可罰才會如此行為隨便且不經大腦。性行為是為了孕育子代而作的,不是什麼玩耍行為,只有生理女能懷孕生產才有是否墮胎的疑慮,懷孕、生產、墮胎等程序產生的身體損傷、劇痛、產後流血不止、身體不適含孕吐都算、產前/後憂鬱症、子宮脫垂壓到腹部其他器官等伴隨餘生而醫學無法根治的後遺症⋯等天生無卵巢和子宮的生理男皆不用承受,行動之前請三思。細胞研究發現女人懷孕生子會促進身體年齡老化11年,生越多胎越嚴重,含皮膚鬆弛生皺紋、掉髮明顯、腦力衰退⋯等,產後出血過多而亡是國內生產死亡一大原因,我國生產死亡率是日韓數倍;墮胎甚至有人子宮被戳破,因子宮內膜不夠厚去承受墮胎程序,墮胎本就會增高日後生產死亡風險。
    01月17日07:33
  • CY Low (Ian)
    未成年怎麼得到性病的?非接觸傳染嗎
    01月18日08:04
  • k
    右腳兩腳趾走路會麻痛,去部屏神經外科看診!術前哄開刀,術後變失智嘲笑凶惡,命也被玩掉了!自費上百萬開了五次刀,近二十次先進止痛手術,還裝了脊椎止滑夾及三根支架!術後腰背臀腿腳骨頭時刻都極度酸麻痛冰冷,超強止痛藥吃到腎臟都壞了還是得繼續吞,身心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樣!一生勞碌實在才會信了小人,沒想到人生才六十就要跟妻女永別!真心不想拖累她們但又捨不得!
    01月17日14:27
  • 家瑋(古拉斯)
    感謝白癡老人覺得國中國小性教育不重要 恭喜 你們想看到的未來到了
    01月18日06:2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