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火紅的班班喝鮮奶,筆者認為將在台灣教育史上,會成為一個令人侵蝕教育專業的里程碑。這政策凸顯了政府的短視,更暴露了我們的教育體系官員在面對政治與經濟力量時是如何的脆弱。當教育場域淪為產業政策的避風港,當教師被迫成為配送員,我們不禁要問:教育的專業自主究竟還剩下什麼?
表面上,這是一項為學童營養把關的福利政策。然而,細究其本質,這不過是為了因應2025年紐西蘭乳品零關稅而倉促推出的產業保護措施。政府將產業危機轉嫁到教育體系,不僅顯示決策思維的功利化,更反映了對教育專業的徹底漠視。
在執行層面,這項政策帶來的混亂已經遠超過其可能帶來的效益。學校必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處理鮮奶採購、儲存和發放,教師被迫承擔額外的行政工作。更諷刺的是,許多學校本來就是為了保存問題,才轉而選擇保久乳,可是訂不到保久乳時,官放還建議學校可以改定鮮乳。不僅證明了狗嘴吐不出象牙,還有台灣政府何不食肉糜的高傲心態。這種「為應付而應付」的扭曲現象,正是官僚體制失能的最佳寫照。
最值得關注的是台灣教育治理的結構性問題。第一,教育專業判斷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完全缺席,教育部淪為其他部會的執行單位。其次,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聲音被徹底忽視,政策由上而下強制推行,完全違背了民主參與的精神。最後,教育場域的自主性被嚴重侵蝕,學校被迫配合各種與教育無關的政策要求。最有趣的是,台北市教育局竟然還打算找有喝鮮乳的學校來為大家舉辦研習(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410300451.aspx),示範如何在學校內進行鮮奶配送。
所有的關鍵其實都只是在台灣官員為了政績與掩飾自己的失能政治專業,強迫全台灣的學童喝鮮奶,完全沒有考慮到兒童飲食的適切性、過敏、校園常規秩序、科技化、永續性以及對其他產業的衝擊等,然後僅僅裹上一層「台灣學童缺鈣」來合理化自己的錯誤。
我們必須認清,教育不是解決產業問題的萬靈丹,更不該是政治表演的道具。一個健康的教育體系,需要的是專業自主與教育本質的堅持。當前的「班班喝鮮奶」政策,實質上是一場消耗教育工作者專業尊嚴的泥巴戰。如果我們繼續容忍教育專業被邊緣化,任由政治與經濟力量主導教育決策,那麼類似的政策災難必將重演。
筆者呼籲,政府官員如果有心想要處理好這個政策,就請總統府與行政院的上下全體奉行「天天喝鮮奶」,農業部與教育部則「一天喝三次」做為人民表率,不要隨意消費基層學校與學童。(推薦閱讀:觀點投書:掛羊頭賣狗肉的大專院校轉型正義)
*作者為全教總副秘書長
LIN 學校為什麼還要購買冰箱?
只要每月或每學期發領取單,讓學生自己去超商全聯領就好了啊,可放在自家冰箱,學生隨時都可以喝,可訂一個禮拜領一次,可以省下人力跟冰箱的錢。
有簡單的處理方式,搞到大家都變白痴喔!
8小時前
Cherry Gu 以前喝要冰的50%調味鮮乳怎麼就沒運送保存的問題?但是政策的確有問題,為什麼紐西蘭牛奶可以 0 關稅!?紐西蘭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憑什麼對他們那麼好!?自己酪農不用生存嗎?
9小時前
Janet Lin 制定政策時沒有考慮執行上的困難,應該源頭就是:台灣有缺鮮奶嗎?
5小時前
婷婷 有段時間不是也班班有石斑嗎?
3小時前
Doris Huang 班班喝鮮奶的始作俑者是郝龍斌呀!而且那時候還是發鮮奶,不是保久乳,學生沒喝完放抽屜,或是不想喝帶回家,我都不知道鮮奶沒冰可以放多久,叫他馬上喝,小孩說不想喝、喝不下,全教總當初怎麼沒出來罵?現在發保久乳已經比當時的台北市好多了,至少我不用盯他喝,也不用當天回收紙盒,只要發給小孩就好。
8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