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群論壇Threads上掀起一股「醫療卡」風潮,大眾開始關注生前預先決定醫療決策的議題。不過,許多人將醫療卡與遺囑混為一談,甚至誤以為填寫醫療卡能直接決定個人財產繼承或生死選擇,不少專業人士也出面澄清,引發熱議。
醫療卡是什麼?
醫療卡功能可以在緊急裝況發生時,幫助第一線應變人員不需密碼解鎖就能從鎖定畫面取得當事人的重要醫療資訊。內容包含病患過去的病史、過敏與是否服用藥物,最重要的緊急聯絡人等等資訊。
手機如何設定醫療卡?
安卓手機(左圖)及iPhone(右圖)皆可設定醫療卡
圖片來源:截自編輯手機
iPhone打開「健康」App 並在底部點選「摘要」,按下右上角的大頭貼,點選「醫療卡」
安卓系統打開「設定」,選擇「SOS緊急聯絡」,就能填寫「醫療資訊」和緊急聯絡人(每款手機皆有不同設定方法)
醫曝:台灣醫師不常拿患者手機看醫療卡
近期在社群論壇Threads上掀起一股「醫療卡」風潮,網友表示可以在醫療備註上請醫護人員拆除隱形眼鏡,以免引發失明危機。不過有少部分網友在醫療卡上附註遺囑,甚至註明本人同意「器官捐贈」或「DNR」(不急救插管)等資訊,誤以為寫上即可影響實際醫療處置,導致不少專業人士出面澄清。
Dr.中西斯在Threads上發文指出,醫療卡本身並無法律效力,在台灣,醫護人員進行急救時會優先聯絡緊急連絡人,而非查看傷患手機中的醫療資訊。而醫師蒼藍鴿也發文表示,台灣的醫院醫師是不常拿患者手機看醫療卡資訊的,若患者失去意識,除了急救外,第一件會做的事情就是馬上通知家屬,有任何重大決策也會以家屬為準。
醫師說明醫療卡上備註「幫忙拔除隱形眼鏡」是沒問題的
圖片來源:X@yunochan1016
正確申請器官捐贈方法
如果想正式申請器官捐贈,衛生福利部表示捐贈者須在生前以書面、線上申請或遺囑明確表示同意。這份同意書必須是捐贈者在自由意志下簽署的,並且需要最近親屬(如父母、配偶或子女)也以書面方式證明或同意。而捐贈者如果改變心意,可以隨時提出書面申請,撤回這個註記,主管機關會更新紀錄,取消器捐意願。
衛福部會即時統計預立醫療決定意願、同意器官捐贈之數量(2025/2/19數據)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網站
所以單靠手機裡的「醫療卡」標註器官捐贈並沒有法律效力,真正要捐贈器官,必須完成正式申請,才能在需要時依法執行!
延伸閱讀:
一人該有幾雙鞋?專家警告「一雙鞋不要天天穿」曝「這穿法」才健康!
賈永婕參加大S私人告別式,不捨具俊曄悲痛「暴瘦」:真的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