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獨家專欄》快艇和太陽首輪就出局!NBA「組大團」末日來了?

眼鏡哥看體育
更新於 05月09日03:11 • 發布於 05月04日05:20 • 眼鏡哥看體育

今年NBA季後賽,擁有James Harden、Kawhi Leonard、Paul George和Russell Westbrook四大巨星的快艇,在首輪就被獨行俠淘汰,而擁有Kevin Durant、Devin Booker和Bradley Beal三巨頭的太陽,也是在首輪就被灰狼橫掃,讓很多球迷好奇,NBA「組大團」的末日來臨了嗎?

NBA球星「組大團」的風氣,應該是從2007年Kevin Garnett和Ray Allen加入塞爾提克,和Paul Pierce組成「GAP連線」開始,這個大團順利開花結果,在締結的首季就幫綠衫軍拿到睽違22年的冠軍。

洛杉磯快艇擁有James Harden、Kawhi Leonard、Paul George和Russell Westbrook四大巨星。圖片來源:LINETODAY:達志影像/AP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組大團」的風氣從何而來?

「GAP連線」顯然也帶給在騎士孤軍奮戰多年的LeBron James不少啟發,他在2010年成為自由球員時,和Chris Bosh一起帶槍投靠原本就有Dwyane Wade的熱火,組成「LCD連線」,後來順利在2012和13年奪冠,完成LeBron稱霸NBA的夢想。

而「組大團」的極致,是在2016年Kevin Durant在成為自由球員之後,竟然加入上季剛拿下破紀錄73勝的超強勇士,和Stephen Curry、Klay Thompson、Draymond Green聯手組成四巨頭,一起拿到了2017和18年的冠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016年Kevin Durant加入勇士,和Stephen Curry、Klay Thompson、Draymond Green聯手組成四巨頭,一起拿到了2017和18年的冠軍。(圖片來源:LINETODAY:達志影像/AP)

在此之後,「組大團」變成NBA的顯學,其中最關鍵的兩個球員,就是KD和James Harden。2019年KD離開勇士轉至籃網,和Kyrie Irving聯手,2021年James Harden前來投效,超級大團於焉誕生,但他們只合作一次季後賽就以失敗和解體收場。

▌太陽和快艇「組大團」以失敗收場

但KD和Harden離開籃網之後,不死心繼續「組大團」,2022年KD被交易到太陽,但太陽三巨頭搞了2季,卻連季後賽第2輪都闖不出去;而Harden本季來到了快艇,雖然有「四大巨星」加持,結果也是首輪遊。

籃球不是1+1+1就等於3的數學問題,「組大團」要成功,關鍵在於成員之間要有極佳的化學效應和定位分工,這點在本季的太陽和快艇上都找不到。

更大的問題是,太陽和快艇為了「組大團」,幾乎都把薪資空間花在年薪4000萬美元以上的巨頭,導致球隊深度不足,這罩門也都在季後賽付出慘痛代價。

太陽把薪資空間花在Kevin Durant、Devin Booker和Bradley Beal三巨頭,導致球隊深度不足。(圖片來源:LINETODAY:達志影像/AP)

反觀這幾年NBA的冠軍球隊,從2019年的暴龍、2020年的湖人、2021年的公鹿、2022年的勇士、2023年的金塊,都擺脫「組大團」的思考模式,而是選擇由單一球星領軍,在他身邊搭配更多稱職的幫手打天下,像去年的金塊,全隊只有Nikola Jokić一位球員曾入選明星賽,但照樣可以靠團隊合作奪冠。

太陽和快艇本季的失敗,給了NBA球隊更多啟示,不是把球星湊在一起就能奪冠,這點對NBA未來的發展也是好事,有利於聯盟更均衡的發展,群雄並起的年代來了,我們總算不用每年都是看那幾支老面孔在爭冠。

*文章為作者意見,不代表LINE TODAY立場。

▌專欄作者:眼鏡哥看體育

眼鏡哥,資深體育工作者,參與過國內外各項賽事。信奉「It ain't over 'til it's over」的堅持,迷戀「0.1秒絕殺」的奇蹟,不只運動場,人生也是。

▌NBA季後賽直播賽程表

延伸閱讀:

獨家》LeBron已4年沒奪冠!他要用什麼方式告別NBA?

獨家》KD離開勇士後沒出過第2輪!他到底是駕駛員還是乘客?

▸ 點我看更多「NBA季後賽」最新動態

留言 45
  • 易翰
    組大團的定義? 是用3位以上的哪種?當年進明星賽的?「big name」的球星?還是以球隊薪資看的? 不過不管怎樣,現在都不會是90年代的一城一星模式了,現在有競爭力的球隊都嘛是2星或3星以上的組隊模式了,薪資也一直疊上去,所以NBA只要還有有志於奪冠,組大團是不會停止的。
    05月04日08:12
  • 阿軒
    組團風氣盛行,這屬於現代社會普遍要求速成的捷徑,所以,不會停止的。 以球團角度,用知名球員凝聚票房、產生經濟效益,其次才是勝負。 以球員角度,比較多層面,有的找球風相近且能互補,一起打造奪冠,甚至王朝的可能性,但普遍初期都能犧牲某些利益,也許是薪水、也許是球權、也可能是領導地位,王朝的建立困難,往往人的私慾是最大變數;有的是各自為政,都認為自己才是主咖,加上球員如果有大頭症的話,教練難駕馭,戰術難以施展外,往往看到球對比賽時,都僅有零星戰術施展,根本都淪為個球星輪流的單打秀,不是批評單打能力差,而是總有遇到天敵或是被重點看管時候,且單打應該僅能算是戰術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加上現在得分能力直接影響薪資,幾乎大多數球員都會把精力放在攻擊而非防守,這也是影響組團的成功與否。 組團成功關鍵,真的必須每個球員都願意犧牲某些利益來一起成就的,信任不只需要將請願緊系在一起,教練團更應該能有駕馭或展現球員能力的戰術施展,這樣才可能成功發揮組團的效應。 組團不會太難,但是否可以成功,人往往才是最大變數。 以上是多年來觀看NBA小球迷的感謝,謝謝。
    05月04日12:15
  • Mr. Tu
    髒綠不算巨頭ok
    05月05日07:12
  • 廣哥
    負責餵球給科瑞的嘴綠算是巨頭?
    05月04日08:40
  • 鮪魚
    我覺得「組大團」的風氣是從詹皇開始 當年的GAP早已過了巔峰 而熱火三王都是當打之年
    05月05日08:0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