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這是大人的東京燒肉店!代官山也有CP值超高的精緻燒肉商午定食,焼肉KINTAN2000日圓有找,還能無限續添白飯、湯與生菜沙拉。

Japan Walker
更新於 2024年07月31日03:55 • 發布於 2024年07月29日16:00 • CJ夫人

每次到東京旅行總少不了品嚐豐盛的日式燒肉,包括厚切牛舌、牛臀肉、牛肩肉、牛小排、和牛五花、生拌牛肉、和牛漢堡、和牛握壽司等樣樣都是美味佳餚。在2023年獲選為日本女性最愛燒肉店第一名的東京連鎖燒肉店KINTAN,也被稱為「大人的燒肉店」。

東京大人系的生活街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繼表參道之後,若有人聊到東京大人系的生活街區,就一定會提到近年最能代表東京高級感與時髦氛圍的惠比壽(Ebisu)、代官山(Daikanyama)、中目黑(Nakameguro),簡稱EDM。EDM區域街道兩旁綠樹成蔭,花香四溢,設計感十足的生活雜貨店、藝術工作室、藏品博物館、設計精品店、書店、咖啡館、居酒屋和創意餐館應有盡有。而KINTAN也在這些地區開設了多家分店,包括代官山的燒肉店與涮涮鍋店,以及惠比壽的燒肉店與牛排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KINTAN

KINTAN是一間源自東京惠比壽的連鎖牛肉專賣店,自2013年起陸續開設多家分店。旗下共有四種不同牛肉主題的美食餐館:牛肉燒肉、牛肉涮涮鍋、牛排館和牛肉割烹料理店。除了在惠比壽和代官山設有分店外,KINTAN的足跡更遍及東京10多個著名的商業精華地段,如澀谷、新宿、銀座、六本木、日本橋、表參道、神樂坂、麻布十番與赤坂等地,這些地方都是商務人士聚集地或高級消費的居住社區。當前往KINTAN餐館的途中,就能充分體驗到東京高級感生活的氛圍。

代官山焼肉 KINTAN

代官山燒肉KINTAN 是一間牛肉燒肉餐館,位於代官山車站和JR惠比壽站之間,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餐廳外觀時尚前衛,在商業高樓林立的街道上也毫不遜色,當看到一群精心打扮的東京上班族從餐廳走出時,更是加深對KINTAN的好感。
看看菜單,午間套餐的價格從1,380日圓到2,680日圓不等,相當親民,無論是牛小排、牛五花、牛內臟還是招牌30天熟成牛舌,都能在這個價格範圍內找到,如果預算充裕,還能品嚐到各種特殊部位的創意料理。
隨著店員引路,才明白所謂東京大人感燒肉店的魅力!黑磚牆、木紋長桌、乾燥花框、綠植壁掛、工業風吊燈,再加上一頭前衛造型意象的黑牛,營造出一種充滿藝術感的氛圍;代官山燒肉KINTAN與傳統日式燒肉店的熱鬧氛圍不同,輕柔音樂伴隨的佳餚時光,讓人感到放鬆愉悅,倒是更像美術館或博物館中的咖啡廳。

華美而親民的商業午餐

每桌配有一個嵌入式烤爐,隨個人喜好拿捏熟度。最具CP值的套餐之一是1,380日圓的國產牛定食套餐,包括140克的味增牛舌和牛小排,附的米飯、湯和沙拉可以免費無限續盤,餐後還附贈一份每日甜點;此外還推薦1,980日圓的260克燒肉定食,這個套餐包含牛舌、牛小排、豬肉和雞肉,能一次品嚐更多種風味,享受平價又精緻的烤肉樂趣。
在用餐過程中,店員會特別關照獨自前往的外國人,告知燒肉期間使用的油煙設備不會讓身上殘留燒肉味,讓客人能放心享用。他們還分享了KINTAN提供無限續盤的初衷,是希望顧客能吃得飽足,一整天都能感受到充沛的精力。

榮登2023日本女性最愛燒肉店第一名

一間日本女性最愛的燒肉店究竟具備哪些元素呢?對於注重體面與儀態的日本女性來說,一頓理想的燒肉餐不僅需要高品質的食材,還要有時尚高雅的用餐環境、良好的油煙處理,以及訓練有素的貼心服務。燒肉料理方面,保持食材天然風味的烹調方法,多樣化的沙拉配菜,配以香檳和葡萄酒等餐酒選擇,都非常重要。燒肉KINTAN完美地實現了這些心願,因而榮登2023年日本女性最愛燒肉店第一名。

一個街區,一個故事

「每個街區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KINTAN每間餐館都代表了所在街區的獨特生活氛圍。從店舖選址的街道,到經營理念、料理手法、裝潢風格,再到服務人員的性格與專業,乃至每一位顧客的性格與用餐目的,都構成了該間KINTAN獨一無二的飲食文化。除了澀谷、新宿、原宿、表參道,隨著對KINTAN的探訪,可以來到不同的東京精華地段,看看東京人如何社交、辦公與過日子;即便是獨自前來,也能欣賞各桌櫻花妹談天的神情和互動,這樣的風景便是成為旅行中最美好的記憶了。

代官山焼肉 KINTAN

地址:東京都渋谷区恵比寿西1-21-8 レジディア恵比寿 2
營業時間:周一~五午餐11:30~15:00(L.O.14:30)、晚餐18::00~23:15(L.O.22:45) ;周六與假日午餐11:00~15:30(L.O.14:30)、晚餐17:00~23:15 (L.O.22:45);周日午餐11:00~15:30(L.O.14:30)、晚餐17:00~22:00(L.O.21:30)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