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從陸船金門水域事件到賴清德祖國論!兩岸爭議事件TOP 10 冠軍聲量逼近十萬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更新於 2024年10月09日04:01 • 發布於 2024年10月07日16:00

每年雙十國慶,總統府前精彩的國慶表演,以及總統發表的國慶文告都備受關注。總統賴清德5日在國慶晚會致詞時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的說法,在政壇餘波蕩漾。從政治、經濟、農業到社會,兩岸爭議事件頻頻發生,《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統計整理近九個月(2024/01/01~2024/10/03)兩岸爭議事件TOP 10,其中聲量最高的是總統賴清德520就職演說,對此,台大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陳麒安分析,賴清德就職演說內容代表綠營對兩岸關係的看法,藍營會嚴格監督內容,不論藍綠都會特別關注,討論中包含正面、負面解讀,因此聲量高。

此外,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鈕則勳認為,賴清德上任後,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政府也更容易操作「抗中牌」,導致民眾對中國的厭惡情緒升高,同時也藉此抹紅國民黨或民眾黨。他指出,賴清德凸顯政績的方式,除了加強打擊詐騙和肅清貪腐外,還大力操作「抗中牌」,因此兩岸關係難以緩和。除了賴清德的520就職演說,還有哪些事件成為兩岸爭議中的焦點,進入討論度前十名呢?

No.10 中國查扣澎湖漁船、漁工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澎湖籍漁船「大進滿88號」於7月2日遭中國海警登檢並扣押帶走。對此,海巡署表示,經查該漁船當時被登檢的位置位於中國領海內,船上有兩名台灣籍船員及三名印尼籍船員。海巡署強調,希望中國不要將此事件政治化,並儘速說明登檢與扣押的原因,依程序釋放人員與漁船。後續將透過陸委會及兩岸相關管道進行溝通處理。對此,有網友表示,「就侵入領海了,還要說明什麼扣船原因?」「越線了沒啥好說」;也有人酸,「那對岸跨越中線進入我領空,怎麼都沒作為帶回?」

兩岸經過多次交涉,中國宣布8月13日釋放丁姓等4名船員,但洪姓船長和漁船仍繼續扣押,表示要等釐清相關問題,走完司法程序才會放人。

No.9 波特王爆中國邀台灣網紅登陸拍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今年,網紅波特王在社群平台上爆料,中國出資邀請10組台灣網紅免費拍片,進行文化統戰。此消息曝光後,引發部分網友的「獵巫行動」。藝人解婕翎表示,她原本計劃前往上海拍片,卻因此收到網友的「死亡威脅」。此外,王仁甫和季芹夫婦在分享他們前往中國旅遊的影片後,同樣遭到網友的恐嚇。有網友表示,「覺得這有點誇張,去旅遊也不行,去賺錢也不行」、「民主自由是假的嗎?管人家去哪裡玩」。

針對文化統戰一事上榜,台大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陳麒安分析,該事件具有新聞爆點,若藝人真的收錢參與,可能涉及違法問題,並涉及假訊息和認知作戰。然而,波特王提出的證據並不充分,網紅前往中國城市旅遊不一定代表被收買。此外,波特王自己也被爆料曾赴北京旅遊並拍片,使得事件的熱度有所降低。

No.8 中國發布22條懲治台獨新規、台獨黑名單

自2020年起,中國國台辦開始制定「台獨頑固分子」清單,近年來除了政治人物如吳釗燮、蘇貞昌、游錫堃等人被列入清單外,連政治評論員黃世聰、劉寶傑、李正皓等人也被點名。中國當局對這些「台獨頑固分子」實施相關制裁,包括禁止本人及其家屬進入中國、香港、澳門,並限制他們的關聯機構與中國相關組織或個人進行合作。

今年,中國更進一步推出《國安執行法》新規和「懲治台獨22條意見」,引起在中國的台灣人感到不安。這些新政策擴大了對個人電子設備的查驗範圍,並加強對台獨言行的打壓,違法者最重可能被判處死刑。對此,網友們的反應不一,有人認為「老共這招是在搞心理戰」,並呼籲「台灣加油」;也有人批評「台灣政府應對太被動了」。

No.7 陸委會發布中國旅遊「橙燈」警示

陸委會6月27日因應中共6月21日宣布的反台獨22條,以及近來發生多起國人赴中國遭非法扣押、留置、盤查等情形,將赴陸港澳旅遊警示,從第二級黃燈提升到第三級橙燈,亦即避免非必要旅行。對此,有網友表示,「航空股跌停」、「旅遊業股票跌」、「不怕死的就盡量去」;也有人分析,「40%投賴清德的裡面特別激進的那10%才會有危險,其他90%去旅遊都不會怎樣」。

此外,中國「反間諜法」7月1日起又新增國安規定,授權國安人員只要認為「有疑慮」,就可以查扣個人手機或電腦等電子設備。日本媒體報導,中國當局不透明的執法,已讓外國人更加不安,有日本民眾更呼籲外務省,應將中國旅遊警示調升為「避免非必要的旅行」。

No.6 台灣藝人政治表態

每年10月中國國慶總會有台灣藝人發文慶賀,引起台灣輿論討論。陸委會表示,眾所周知中共會在特定節日動員台灣藝人政治表態,意識形態介入藝文影視環境,希望這些藝人能考慮台灣社會觀感,珍惜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生活方式。

此外,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此言論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中國官媒央視甚至在微博上放話:「台獨死路一條!」許多台灣藝人紛紛轉發,包括歐陽娜娜、侯佩岑、王心凌和吳慷仁等。今年,五月天主唱阿信在演唱會上也曾脫口而出:「我們中國人」,引發廣泛討論。網友表示,「講那麼多結果他們又不敢拋棄台灣身分證」、「有種表態喊話那就放棄使用台灣的健保啊!」

No.5 共機、共艦擾台

中國戰機和軍艦頻繁侵擾台灣周邊海空域,9月26日更出動43架共機及8艘共艦在台海活動,其中11架次的共機越過海峽中線。對此,有網友表示「越來越近」、「還沒打掉共機共艦?看來又是兩岸一家親」,也有人主張「反攻大陸,解救同胞,硬起來」。

針對共機、共艦擾台名列排行榜第五名,台大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陳麒安感到意外。他認為,共機頻繁侵擾,原以為民眾已經習慣,不太會討論此議題,但此次軍事行動似乎對日常安全造成威脅,才會有許多人在網路上發文討論。

No.4 陸船金門水域翻覆兩死

2月14日,中國一艘無名快艇在金門禁止水域越界捕撈,海巡署在攔檢過程中,因對方拒檢逃逸導致船隻翻覆,造成2名陸籍船員落海死亡。金門檢方調查發現兩艘船有碰撞痕跡,海巡巡防艇長和駕駛因此以過失致死罪被送辦,但後來檢方因證據不足決定不起訴。

針對此事件,兩岸數度協商未果,並於7月30日再次協商,會後雙方表示達成共識,但未透露具體細節。海巡署署長張忠龍在罹難者公祭上為執法時未錄影蒐證致歉。對此,有網友表示,「一個海巡署沒有錄製畫面就是個笑話」、「這種事情可不講細節?那跟高端有什麼不一樣」;但也有人認為,「支持海巡署嚴格執法」。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鈕則勳分析,該案自2月開始持續延燒半年左右,衝突性高加上綠軍使用抗中牌,渲染民眾反中情緒,以及藍軍質疑海巡署處置帶有政治考量,因此聲量高。

No.3 中國宣布中止ECFA關稅減讓

2024年,中國兩次宣布中止對台灣產品的關稅減讓。第一次發生在5月,影響134項產品。對此,陸委會表達強烈抗議,表示中國以貿易制裁為藉口,指控台灣違反ECFA相關條款,無理且片面地中止台灣134項產品的ECFA早收清單關稅減讓。

第二次發生在9月,中國進一步取消台灣34項農產品的關稅優惠。陸委會對此表示,陸方此舉是再次以經濟手段對台施壓,損害兩岸農漁民的利益,這只會引發台灣農漁民及民眾的反感,不利於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有網友表示,「證明台灣是外國?納悶同樣一中為何要關稅?」也有人認為,「兩國又沒邦交,為啥要給我們0關稅?」「互不隸屬就公事公辦,何來脅迫之說」。

No.2 馬習二會

前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面,這次會晤被稱為「馬習二會」。兩人再次重現2015年首次會面的「世紀之握」,引發國際關注。習近平在致詞中強調「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而對於當前兩岸緊張局勢,馬英九則表示,兩岸應該一笑泯恩仇,並提及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然而,當馬英九談到「中華民族」時,意外口誤說成「中華民國」,成為會議的一個小插曲。

對此,陸委會指出,中共藉「馬習二會」大力宣傳九二共識及反台獨等主張,片面設定兩岸的政治框架,然而台灣民意早已堅定拒絕這樣的立場。有網友表示,「不是有人說要跟習近平喝珍奶?人呢?」「馬英九可是在習近平面前講中華民國,全台灣除了他還有誰能做到這點呢?」

No.1 賴清德520就職演說

總統賴清德5月20日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就職演說上,賴清德表示,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原則,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他也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賴清德強調,有主權才有國家,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全體國民,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皆為中華民國國民,他進一步指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針對賴清德就職演說提到的兩岸關係,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回應稱,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言論,「釋放了謀獨挑釁、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訊號」,暴露「台獨工作者的本性」。對此,有網友表示,「台灣本來就是民主獨立國家,跟中國一點關係也沒有」、「台獨是什麼?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啊」。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01月01日至2024年10月03日,共9個月。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G、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