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亦是如此,除非是胎毒帶來的過敏症狀,一般人或許小時候吃什麼都沒問題,但長大了卻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很多病狀都一一顯現,為什麼?身體裡的垃圾從小便逐年累積,已經不堪負荷,所以即使吃一點點也會發作。
隔餐食物讓肝火變大,引發身體發炎,真的嗎?
科學漢醫 生病時食物的毒素會讓發炎更為嚴重,務必禁止隔餐食物。
老病人帶著腰椎骨刺的婆婆來看診。由於台大醫院已評估不適合動手術,家屬只好請我幫忙。她一直喊痛,說骨刺像針刺得如被刀割一樣,堅持要開刀。於是第一次來看診便挨我罵,我告訴病患開刀的風險是半身不遂,或是至少得躺半年,但病患痛得哇哇叫,根本聽不進去。還好老病患媳婦耐心地請患者要有信心,好好配合醫師。
一星期後病患回診,哀嚎得更大聲了,說都沒有改善。我看了脈診結果,不但沒改善,肝火還更大。我問病患「是不是吃了隔餐的食物?」病患哀嚎中回答「是啊,醫師怎麼知道?」
我當頭棒喝提醒病患「上週就請你注意飲食禁忌,再不小心飲食,我也幫不上忙!」「骨刺固然不舒服,但周圍的組織發炎,才會那麼痛,食物的毒素會讓發炎更嚴重」「久病可就沒孝子了!」媳婦也在旁好言勸說。並告訴我婆婆好可憐!我只好回答「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病痛折磨皆是有因有果,對醫療的無知,就是最大的不幸!」
還好媳婦幫忙做衛教,告訴病患哪些不能吃,衣服要怎麼穿。第三次回診就說已經沒那麼痛了。週六第四次回診,就已經不痛了,還可以自己換座位。然後便又開始抱怨身體那裡這裡如何不舒服,於是我再次不客氣地說:「你看,稍微好一點,習性又現前了!」她的親戚還請我對她好一點,不要那麼兇!
然而,我得對病人兇,不然她會執迷不悟,將自己的病痛當成醫師的事,不對自己身體負起責任,不遵守醫囑導致病情拖延,還會怪醫師醫術不佳⋯⋯。
這時候病患身旁的「善知識」是如此重要。由於媳婦的衛教,耐心勸導,加強信心,讓她願意繼續接受治療,才能在短時間內遠離了必須開刀手術的惡夢,也幫健保省了一台幾十萬的手術支出。
治癒率取決於病患的介紹人!介紹人能幫忙衛教,病患便不用走冤枉路,也就能早日康復,這才是病患之福。
忌口一定需要嗎?忌口為何是一種日常保養!?
科學漢醫 平時定期清垃圾桶,讓身體不要累積太多毒素,才有容錯空間。
患者前來就診時,偶爾會談起,最近吃了什麼東西身體會發癢,可是明明小時候不會啊!我通常如此回答「你身體裡的垃圾已經累積太多了,多到再吃一點都會發作」好比大家丟垃圾時,只要垃圾桶沒裝滿,你仍然可以一直往裡面丟垃圾,等到垃圾桶快滿出來時,即使往內丟一張衛生紙,它依然會掉出來。身體亦是如此,除非是胎毒帶來的過敏症狀,一般人或許小時候吃什麼都沒問題,但長大了卻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很多病狀都一一顯現,為什麼?
身體裡的垃圾從小便逐年累積,已經不堪負荷,所以即使吃一點點也會發作。這就是為什麼來診所看病,我要求飲食禁忌的原因!套句針灸界祖師爺修養齋的至理名言「扎針不忌口,病患白挨針,醫師白動手」。
幾年前全家跟團出國旅遊,同團的人皆因腹瀉,無法正常飲食,而我們全家卻平安健康。這就是為什們平常得保養的原因,不管出國或是在外地旅遊,當地食物或食材,不見得與我們平常飲食習慣相符,試問是要挨餓,還是少吃一點試試看?兩害相權取其輕,當然是在不得已的情況還是得吃,只是盡量挑著勉強能吃的來吃。
若是平常保養好自己的身體,讓身體處在最佳狀態,外出旅遊或應酬,身體還能有一定的空間,可以吃點不該吃的食物,也就是說平時得定期清理垃圾桶,因此平常認真忌口,身體不要累積太多毒素的人,才有本錢吃點不該吃的食物,出國或是應酬才不會臨時出狀況,腹瀉敗興而歸。
但我們出國還是會攜帶電鍋,就是要減少不健康食物的攝取量。甚至有時全家住附廚房的民宿,採買當地新鮮的食材自己烹煮,體會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另一種樂趣。
上述這些想法,有的人看到的重點是「平日要保養,所以要認真忌口」而或許有些人看到的重點卻是「嗯~總有不得已,多少吃點沒關係吧⋯⋯」接著,便越來越多次的不得已,永無止盡。最後怪醫師「為什麼我的病一直不會好?」我還是那句話「會生病皆是有原因的,不改變飲食習慣很難『斷根』」我只能給予最佳建議,但無法替您而活,要怎麼過日子是您自己的選擇!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勻熙
書籍介紹
科學漢醫的養生:後疫情時代健康常見的盲點
作者:郭育誠
出版社:布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27
作者簡介
郭育誠
中西醫師,原名郭玉誠,台灣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三十屆校友,臺灣大學藥理學研究所碩士、臺灣大學電機所醫學工程博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藥理學科兼任助理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兼任助理教授,
並榮任中華全球經脈臨床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1998年創立「當代漢醫苑」中西醫整合診所,將王唯工教授發明的脈診儀應用於臨床,慨然寄望以科學整合當代中西醫學,融合古籍經典與現代科技,再現東漢《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的巔峰智慧,重啟漢醫乾坤。
從2006年起應邀出席世界針灸聯合會年會、2007年第六屆國際傳統及輔助醫學大會、第三屆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等國際性學術會議擔任專題主講人。與王雪苔、韓濟生、李鼎、朱兵、張縉、李金龍、渥美和彥等當代名家同場演繹闡述漢醫的奧祕。至2019年,已應邀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葡萄牙、義大利、日本、印度、愛爾蘭、法國、捷克、德國等世界醫學大會演講與獲獎。
以粒子與波的二元性解釋中西醫學的差異,並從波的角度詮釋「氣」與「經脈」。透過脈診、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分析與人工智能系統,建立一套可以應用於臨床診斷與治療的中西整合實證醫學。並在遠距醫療、中草藥新藥開發、雷射針灸、癌症治療與精準醫療獲得實際的運用。這些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應用榮獲2018年維納斯基金會藥理學傑出研究獎。
2018年創辦臺灣益謙股份有限公司與當代漢雲企業有限公司,將二十五年脈診血壓波醫學研究應用於醫療產業。獲得YouTube 創辦人、行政院國發基金與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投資。未來將透過企業運營推展漢醫科學化與中西醫一元化到全世界。2023年臺灣益謙獲頒台北市政府〈20*24 Start Up Award—社會影響力獎〉及第二十屆〈國家新創獎—智慧醫療新創企業獎〉。
著有《上池之水——漢醫的秘密》(2013,當代漢醫苑)、《追尋失落的漢醫》(2019,布克文化)、《血壓的祕密》(2021,布克文化)。
相關著作:《血壓的祕密:經脈醫學科學化天才醫師、經脈血壓計世界專利發明人郭育誠,透過血壓量測,取得十二經脈資訊,達成遠距醫療診斷與日常保健》《追尋失落的漢醫》
延伸閱讀:
🫥 落落長總結就是不要吃隔夜飯 謝謝
10月11日13:02
Kaiser 說半天的廢話
10月11日11:14
惠蘭 重點是?
10月11日07:4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