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如果有個作家,寫了一本以某甲為主角的小說,然後某甲在這本小說裡寫回憶錄,那麼某甲在寫回憶錄的時候,怎麼確認自己的回憶有沒有出錯?
想像起來,應該就是要去找一些回憶錄裡的一些當事人確認,例如某甲寫到自己和國中同學的相處情況,就請那個國中同學讀一下相關段落、回想一下某甲寫的對不對,有沒有加油添醋、有沒有胡說八道?
但是過去的就過去了,某甲的國中同學要怎麼證明自己的記憶比較正確、某甲寫的不對?況且,同一件事從不同角度來看,本來就有可能呈現不同樣貌,說不定兩個人記得都沒錯,但那事在兩人心中的樣子卻完全不同;回憶錄是某甲寫的,國中同學難道就只能放任自己的記憶用另外一種截然兩樣的長相記載下來?
再說搞不好兩個人都記錯了。畢竟記憶很可能出錯,我們很難準確地記得因為什麼事所以什麼人說了什麼話(我們連自己說過的話都很難一字一句記得),而且我們還可能會在某些暗示誘導下自行製造假記憶(這事有科學證明──比較扯的是,那些假記憶明明是做實驗時,受試者才製造出來騙自己的,但在實驗結束、實驗方已經承認那些記憶是在刻意操作下生成的了,還是有頗高比例的受試者認為它們是真的)。
──等等,這不就代表,無論如何,某甲回憶錄內容,根本都無所查考是不是真的?
──不對,這不就代表,無論如何,這世界上任何一本回憶錄的內容,我們都無法查考是不是真的?當然名人可能多少還有些客觀的證據可以輔助,但這些客觀證據也不見得完全有用,例如某甲如果在回憶錄裡說自己發明電燈,那我們會知道這部分是鬼扯,但某甲如果在回憶錄裡說自己「差一點」發明了電燈,那我們就很難確定這是不是鬼扯。
──等等,還是不對嘛,先不管回憶錄,「某甲」就是個小說角色,也就是說,某甲是被虛構出來的,那某甲的回憶錄哪有什麼會不會出錯的問題?它不自始至終都是作者編出來的嗎?
──咦,那我們為什麼會從一個完全都虛構的東西裡得到一個「現實裡的回憶錄也無法相信它百分百真實」的推論?
是的。這就是虛構與真實在創作當中牽過來又黏過去的關係,完全虛構的小說裡頭藏著絕對真實的想法,而理應真實的傳記或回憶錄,有可能或多或少摻了虛構的材料。這是超級有趣的討論題目,也是超級奇妙的閱讀體驗。
《進烤箱的好日子》,就是你體驗這事的好機會。
▶▶看看【文壇都市傳說李佳穎,睽違16年最新小說~ 一旦有了不朽的念頭,大家都得進烤箱。】
▶▶看看最新上架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