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思考模式認為,相互競爭的是企業,因此企業的核心任務是由上往下管理與控制組織。但本文作者羅傑.馬丁(Roger L. Martin)認為,競爭是發生在「第一線」(也就是最底層)的客服,在客服以上每一個層級的核心任務,就是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把客戶服務做得更好。
我們常會認為,商業上的競爭是發生在企業之間,例如波音跟空中巴士競爭、通用汽車和豐田與福斯汽車競爭、微軟和亞馬遜與谷歌競爭、寶僑與萊雅和聯合利華與嬌生競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競爭等等。
我們很容易把這些大企業,想像成參與世界大戰的西方大國,同時在多個戰場上爭奪版圖與地位。很多這些企業的執行長自己可能也有這種想法。
然而,在市場上競爭的,其實不是公司,而是它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別搞錯重點: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在競爭,不是你的「公司」在競爭。
比方說,對於採購窄體客機的航空公司而言,是「波音B737」與「空巴A320」競爭。對中型轎車的買家來說,雪佛蘭的Malibu是與豐田的Camry及福斯的Passat競爭。對雲端服務的客戶來說,微軟的Azure是與亞馬遜的AWS及Google Cloud競爭。對洗髮精的消費者來說,寶僑的潘婷(Pantene)是與萊雅的Fructis、聯合利華的多芬(Dove)、嬌生的露得清(Neutrogena)競爭。飲料呢?如果是低卡可樂,那就是健怡可樂(Diet Coke)與Diet Pepsi競爭。如果是柳橙汁,那就是美粒果(Minute Maid)和純品康納(Tropicana)在較量。如果是運動飲料,那就是Powerade與開特力(Gatorade)。如果是瓶裝水,那就是達沙尼(Dasani)與純水樂(Aquafina)。
我們應該改用一種更正確的方式來思考競爭:競爭,主要發生在第一線,而不是企業總部。
顧客從多種產品與服務中選購,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他們其實不太需要知道、也不太關心是哪家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更遑論貨架上的產品背後介於供貨商和經銷商之間的層層中介是誰。
當顧客在第一線接觸到糟糕的產品或服務時,就算那家公司有其他相關產品賣得很好,也無法彌補他當下遇到的糟糕體驗。拿微軟的Windows來說吧,就算許多麥金塔的用戶喜歡微軟的Office套裝軟體,Office也無法吸引他們改用Windows系統。
把競爭視為發生在第一線的每一個顧客身上──而不是企業之間──這個概念,會顛覆許多管理者對使命、策略、文化、組織及決策的大部分假設。接下來我將在後續幾頁探討,領導一家企業,應該思考如何確保第一線把價值最大化,而不是把組織搞得更複雜。
管理者要採取一種方法,就是:避免受階層制度的制約,更尊重直接接觸顧客的第一線人員的意見。這種方法不是為了優化現有資源與能力的運用,而是為了找出為顧客提供價值的必要條件。在這種環境下,領導者必須把焦點完全放在一點上:了解組織可以如何動用資產與資源,在第一線創造最大的價值。
階層越高,離市場第一線越遠
雖然是產品在第一線競爭,但「讓產品有競爭力」的事情,顯然不是發生在第一線。為了創造新產品,企業必須先匯集許多資源與能力,這也讓公司成了一種複雜的組織。
一般來說,為了管理複雜的組織,企業會建立「階層」。這種「組織模式」,能讓有經驗的領導者了解市場狀況之後,對下級發號施令;下級又對下一級發出命令,以此類推。這就是為什麼在一般傳統企業裡,我們都可以看到在銷售的第一線之上有很多層級。如果說第一線是「潘婷洗髮精」,那麼潘婷的上一級就是「美髮產品部」,再上面是「美容產品部」,再更上面才是「寶僑公司」。
當然,在不同文化中,階層制度的運作方式大不相同。但無論如何,多數國家都認為,階層組織的成功,取決於高層判斷的品質。畢竟,高層最能看清整體戰況,知道該帶什麼武器、該把部隊派到哪裡。
但在商場上,競爭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不是企業之間的競爭。執行長的決策品質,與顧客是否會在某個時點購買產品,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清楚。對於遠離第一線的高階管理者來說,想要預測及掌控顧客決定的個別結果,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這也意味著,企業內部的權力生態將出現改變:什麼樣的產品有價值、什麼樣的產品沒價值,由誰來做決定?組織的其他部門,又要如何與直接參與公司產品和服務的事業單位互動?
你的下屬,就是你的「顧客」
如果說,一件產品或服務的價值高低,是由選購的顧客(而不是供應商)來評斷,那麼最懂顧客價值的人,就是在第一線接觸顧客的員工。而由於營收是來自第一線,因此公司裡的其他部門,都有責任協助第一線的員工,滿足顧客的需求。
事實上,公司內部較低的層級,就是它上一級主管的「顧客」。就像顧客花錢買東西一樣,「下級」都應該獲得來自「上級」更物超所值的服務。比方說,身為上級的「美髮產品部」,就應該設法──例如透過大規模美髮產品研發等其他方式──為下一級的「潘婷洗髮精」增加「淨競爭價值」。
同樣原則也適用於在這之上的每一個層級。就像「美髮產品部」為潘婷增加價值,更上一級的「美容產品部」也必須幫底下的「美髮產品部」達成同樣的目標。例如可以在龐大的美容業務中,找出對顧客的獨到見解,因為那些專門知識是美髮部門很難自行開發的。再往上推,寶僑公司也必須幫「美容產品部」去協助「美髮產品部」,好讓美髮產品部去幫助潘婷。例如寶僑有龐大的廣告預算,可以幫美容產品部降低購買美髮部廣告的成本,尤其是潘婷產品廣告的成本。
在上述的每一個層級中,如果有某一層產生的「淨競爭價值」,無法幫產品在第一線勝出,那麼這一層就是多餘的,甚至還會拖累產品的競爭力。如果寶僑的「美容產品部」協助「美髮產品部」幫潘婷創造的價值,少於美髮部(為上級)所帶來的貢獻,那麼寶僑應該考慮撤消美容保養部這個層級(或是把該部門移到其他的事業單位底下,或是乾脆賣給其他公司)。一個層級是否值得存在,端看它能否為下一層事業增加價值。
同樣的道理,如果美容保養部從寶僑獲得的價值,少於它對寶僑的付出,那麼寶僑就不該擁有及掌控美容保養業務。當產品的上一個層級無法創造出足夠的淨競爭價值,產品就難以在第一線競爭。
書名/豁然開朗的商業模式思考(A New Way to Think)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2024年4月1日
作者/羅傑.馬丁(Roger L. Martin)
譯者/洪慧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