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創業者小心!糟糕投資人的五個特徵

哈佛商業評論
更新於 01月09日02:57 • 發布於 01月03日02:54 • HBR好讀

業餘投資人,常常指望著一兩個項目大獲成功──那麼餘生就只能生活在質疑當中了。

之前提到過擅長閒聊是投資人的基本素質,然而胡扯卻是另外一回事兒。胡扯呢,也不是不能忍,不能忍的是扯著扯著自己都相信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最扯的都是什麼?

No.1情懷

投資不講情懷,只有輸贏。就算贏了,還可能有不光彩的贏;可是如若輸了,有沒有情懷都是輸了──沒有雖敗猶榮那一說。就這樣。投資人可以有情懷,可以有理想,但那不是資本,也不是資源。在商業環境、商業模式面前,情懷只是毫無意義的東西。最扯的就是把自己的投資行為套上情懷的迷彩去唬弄創業者──能被這麼扯的事兒唬弄住的創業者實際上也活該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No.2自大

投資其實是件很苦很累的活,只是很少有人相信而已。在優秀的創業者面前,投資人其實是弱勢群體──反過來,錢也是投資人手裡價值最低的資源。說來也怪,投資經理常常只不過是買手而已(按照現在的風險投資基金機構的結構,真正有價值的是那些分析員──當然他們在內部恰恰也是最不受待見的),卻代入感極強,好像那些錢都是自己的……

No.3吹牛

投資人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有的是資源」──大多數情況下,這真的很扯。不是人家跟你吃了頓飯,就成了你的資源;不是你認識個某大佬,那大佬就是你的資源;不是你知道哪裡有流量,那些流量就自由供你使用……話說大樓確實是磚頭蓋的──但再多的磚頭堆在那裡也不可能自動就構成大樓啊!

No.4指導

雖然不應該一棒子打死,「創業導師」裡面至少有九九%是濫竽充數的。如何判斷哪些導師其實是不中用的呢?方法很簡單,凡是那些作居高臨下狀的就都是了。拳王泰森也有教練,但那教練明確地知道自己是打不過泰森的,他作為教練要做的是觀察觀察再觀察,然後通過建議,校正泰森的一些動作模式──主要是根據泰森自身的優勢和弱勢出發提出建議,而不是「按照我的經驗,你應該……」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創業者真正要多花時間研究的,其實是自己和自己的失誤;研究別人用處真的不大──尤其是在一個成王敗寇的邏輯世界裡面。

No.5質疑

投資人其實真的沒必要去質疑創辦人的行為──因為一旦需要質疑,就只能說明你最初在投資之前做功課的時候某一方面判斷失誤了。需要質疑的,其實是自己,最初的自己。如若發現自己錯了,需要校正的是未來的投資行為,而不是「悔棋」。

投資人相對創業者不同的地方在於,創業者常常只能做一件事情,投資人卻從一開始就要選擇賽道之後大面積撒網。業餘投資人不懂這些,常常指望著一兩個項目大獲成功──那麼餘生就只能生活在質疑當中了。

本文節錄自《給你10萬,你怎麼做到10億?:史丹佛大學最強創業養成課,天使投資人李笑來解讀》一書,李笑來著,先覺出版社出版。

加入哈佛商業評論LINE好友,隨時接收管理新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