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九日,賭城拉斯維加斯(Las Vegas)的星級飯店,湧進了大量工程師與科技記者,眾人的目的不是博弈,而是全美最具規模、今年吸引超過十三萬人的消費性電子用品展(CES)。
但來到這裡,你會發現,劍拔弩張的美中關係,似乎銷聲匿跡了。
就數據來看,今年參展的總廠商數約四千三百多家,其中有一千一百多家、約四分之一都是中國廠商,這個數字還比去年增加六百多家,不僅陣仗不輸美國本土廠商,中國廠商現場砸下的行銷成本,也是全場數一數二。
洋面孔賣中國貨、識別卡置入
中國兩大電視品牌全展場最吸睛
當商周記者還沒有進入會場,就看到擺放在展覽館最上方的巨型廣告看板,烙印著中國家電品牌「海信」的英文公司名Hisense,這幅廣告,還擺上其最新的雷射電視,另一側還標註著它的攤位編號:一八二一七。
我們進入會場逛完第一個攤位,緊鄰的第二個攤位,就是海信,它們的攤位面積,比起隔壁的美國品牌大上四倍,其中,最吸引民眾眼球的,是攤位展示能夠「捲曲」的液晶電視。工作人員現場示範,只要按一個鍵,螢幕就能捲入電視底座,輕鬆移動到任何空間。
逛完海信的攤位,我們這才意識到,展區內每個人脖子上掛的識別證,只要翻到背面,就能看到印著三個斗大英文字母:TCL。這家來自中國的液晶顯示器生產商,已是美國第二大、也是全球第二大的電視品牌,前述的海信,則是美國第五大電視品牌。
關於這張識別證,無論你喜不喜歡TCL,這裡的工作人員再再向我們耳提面命,只要遺失了,就要花約新台幣一萬元補辦,「不要弄丟識別證喔!」這讓所有人緊抓識別證不放,也在無形中為這個擁有面板廠與電視製造廠的中國企業,做全場的置入性行銷。
接著,我們走進AR與VR展區,這區最有人氣的攤位,是一家名為Xreal的AR眼鏡商,雖然這家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但其銷售人員一字排開,大多是金髮碧眼、綁著辮子的西方面孔,東方面孔僅是少數,他們親切的幫我們配戴眼鏡,用英文介紹產品功能。
他們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自家產品在美國市場的接受度,比起中國來得更高。儘管價格不菲,一支新款眼鏡要價六百九十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二萬一千九百元),但美國人願意嘗鮮。
中美脫鉤對消費性商品影響低
「政治歸政治,生意還是得做」
戴完眼鏡,我們走進一家訴求「骨傳導」耳機業者Shokz的攤位,發現這家中國業者,攤位現場一樣聚集了大量歐美人士,一名該公司的中國專員說,它們家的耳機在北美銷售量比中國更好,因為美國人愛運動,但不喜歡耳塞式耳機,就會選用它們的骨傳導耳機。
我們不禁好奇問了幾位中國工作人員:「中美科技戰、中美脫鉤對你們有影響嗎?」他們說,「政治歸政治,生意該做的還是得做。」還有人回答,規避地緣政治的解方是:「我們在美國設分公司,然後分公司的重要高層,像公司的董事,也是美國人。」
同樣問題,我們也向某中國電視品牌提出,其中,一位李姓中國工作人員聽後,當場反問:「你想得到的電視品牌有哪幾家?裡面美國的廠商有幾家?」他說,全球前五大電視品牌是韓國三星、中國TCL、中國海信、韓國LG、中國小米,沒有一家是美國廠商。
「我們做的是美國人不做的事,這一脫鉤,你看,誰也沒好處是不是?」這名李先生接著說。
他的言下之意是,中國公司製造的消費性產品,最具成本優勢,大量物美價廉的產品,早已進入全球消費者生活多年;美國也一樣,如果科技戰波及這類產品,讓電視、洗衣機、冷氣、筆電、手機、穿戴型裝置大幅漲價,將沒有一位美國政治人物,能夠承擔這種物價波動。
這是最為擁抱「利己思維」的美國,所形塑的中美關係,跟你想像的,是否有差異呢?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