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跑步好處有這些!分享9撇步有助養成晨跑習慣

Hello醫師
發布於 02月08日01:00 • 文:周士閔|資料查核:Hello 醫師

跑步一直是國人熱愛的運動項目之一,不論是想瘦身或為參加馬拉松而準備,跑步更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然而,許多上班族可能礙於上班時段忙碌,無法在固定時間跑步,或許早睡早起晨跑,也是一種解決方式。《Hello醫師》為您介紹晨跑的7大好處,讓您愛上晨跑,開始規律的運動生活。

  • 跑步增加代謝並幫助減重

若以減肥為晨跑目的,建議進行一週5天,且維持每次30分鐘的低強度運動,如慢跑,就能加快脂肪的代謝;但若是剛開始跑步的新手,不建議一開始就跑滿5天,避免因過度疲勞,反而容易讓人放棄。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晨跑不會影響到一天的計畫

許多人沒辦法堅持規律運動的理由,是因為時間不夠,或工作結束太疲累,甚至跑到一半常有突發事件干擾;若是晨跑,較能夠避開這類問題,因為早上很少有公事打擾,也不會有工作疲累的問題,養成早起的習慣,晚上也能更早入睡。

  • 晨跑減壓緩疼痛

若想減輕生活壓力方式,可嘗試運動,不管是慢跑或任何運動,都能促進身體分泌腦內啡(Endorphins),藉此不僅能讓人放鬆,也可達成紓壓的效果,因此,也被稱為天然止痛劑、快樂荷爾蒙。

  • 晨跑保持整天活力充沛

除了腦內啡,身體還會分泌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等刺激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這些激素都會像喝咖啡一樣,讓身心保持活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晨跑幫助睡眠

運動能幫助睡眠,不過有些人會發現,在夜間運動或跑步完之後,容易感到亢奮,反而導致失眠;因此,早起晨跑能避免掉運動後失眠的問題。

  • 晨跑使生活更自律

對現代人來說,每天早起或許不容易,剛開始或許需要設立目標,才能堅持晨跑的習慣;不過一旦養成習慣,將會變得更自律,也就不需要藉由外力或規定來督促自己。

  • 享受早晨的寧靜

早起晨跑能避開上班繁忙車流的喧擾,不僅心情較為平靜,空氣也較清新;因此,早起跑步,可以享受與自己相處的時間,並為一天做最好的開場。

養成晨跑習慣9撇步

早起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晨跑更是難上加難,以下提供晨跑的9個撇步,有助維持規律晨跑的好習慣:

  • 早睡才能早起: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就難以建立早起晨跑的習慣;因此,平時應避免白天午睡過久、睡前也盡量減少使用3C產品,並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
  • 穿著慢跑服睡覺:如果每天起床都在猶豫要不要晨跑,可嘗試買一件慢跑服,讓自己更有出發跑步的動力。
  • 放慢跑服在顯眼的地方:若不喜歡穿著運動服睡覺,那可先提前放至於床邊顯眼位置,當鬧鐘響鈴時,可直接更換,減少挑選慢跑服裝的時間。
  • 增加鬧鐘距離:雖然是較老套的作法,不過對於無法早起的人,仍然不失為一個逼迫自己不要賴床的好方法。
  • 激勵自己:設立一個目標或計畫,會有更想完成的動力,可設定每個月100公里的目標或每次運動的小目標,若達成一些小目標,例如當天跑了2000公尺,就適時給自己獎勵。
  • 定期變化晨跑路線:每天跑重複的路線,可能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可在前一晚規劃路線、開發一些新景點等,增加晨跑的樂趣。
  • 有伴更能堅持:找個固定的跑友,或參加晨跑團,能夠互相督促,建議可找與自己程度相當的跑者,才不會有程度差異問題。
  • 吃對早餐:經過整晚的睡眠,腸胃已經空腹6~8小時,這時馬上去跑步,可能會無力或不適感;建議慢跑前食用香蕉、燕麥棒或花生醬吐司等含蛋白質食物,維持體力,又可避免吃得太多而消化不良。
  • 補充水分:經過一晚睡眠,身體水分會大量流失,起床可先補充水分;在跑步過程中,一般建議每公里補充60~120毫升的水;飲用咖啡可能會利尿,若想在跑步前飲用,跑者可在規劃路線時,先確認廁所位置。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延伸閱讀:高蛋白質食物排名TOP15:蛋白質最高的食物是它!

🍀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 健康訊息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