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為何蛋要吃全熟?3個理由告訴你

Knowing
發布於 2016年12月09日00:00 • 余宗翰

不管是歐美或日本,半生不熟的蛋黃在日式料理或西式早餐裡都讓人食指大動,不愛吃生食的華人也有越來越多人偏好生蛋黃,如近年很流行的班乃迪克蛋。 

的確,濃稠香滑的蛋黃比起乾巴巴的全熟蛋,很多人選擇前者。可惜的是,營養學家告訴我們,還是乖乖吃全熟蛋比較好,因為吃生雞蛋有3個問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營養不易吸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每日頭條》,雞蛋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質,而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十分巨大,人體無法直接吸收,必須先以腸胃裡的酵素分解成細小的胺基酸分子。而生雞蛋的蛋清裡有一種名為抗生物素的物質會與蛋黃的生物素結合,若沒有透過加熱把抗生物素破壞,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的吸收。另外,把蛋煮熟的過程中熱能會把雞蛋緻密的結構弄鬆散,更利於腸胃消化。一般來說,生蛋的消化率才50%上下,而熟蛋的消化率高達90%。

 

 

不利於頭髮保健

 

上述的抗蛋白素使蛋白素難以消化,也會使維生素B失去效用,而蛋白素與維生素B這些營養都有助於頭髮保健。

 

易吃入細菌

 

那些沒經過清洗的雞蛋都有糞便的殘跡,想也知道雞蛋表面有多髒,除了細菌、徽菌外,也可能附有寄生蟲卵,所以在打蛋的過程中有可能附到蛋體上,造成吃生雞蛋的風險。而一些結構很小的細菌也能透過蛋殼上的氣孔侵入雞蛋,所以別以為買洗選蛋就能避免衛生疑慮。

 

 

那要怎麼吃?

 

第一步當然是完全煮熟,台灣人吃蛋基本上就炒蛋、荷包蛋與水煮蛋三種,三種都很好,只是用油量的差異,炒蛋用油最多,所以有心血管毛病的人最好少吃炒蛋,多用水煮方式煮蛋。而煮水煮蛋時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煮太久會損失蛋白質與維生素。

 

很多人以為蛋膽固醇高,多吃不好。的確,一顆蛋的膽固醇就高達人一天所需的2/3,然而,蛋裡的膽固醇與造成心血管疾病的膽固醇沒有多大的關係,何況蛋中豐富的卵磷脂有很強的乳化作用,可使血管中的油脂變得細小,不容易堵住血管。所以,只要不過量,吃蛋是毋須過於擔心的。

 熊大出沒追新聞! 快加入LINE TODAY粉絲團!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71
  • 張傑lozey
    白痴文,槓槓槓槓槓~
    2016年12月15日09:50
  • 小鼎
    溫室的花朵喔 一點點細菌就在那邊大驚小怪
    2016年12月13日03:47
  • 小M
    明明半熟對腸胃比較好容易消化 又不是叫你完全生吃
    2016年12月11日07:17
  • 林以大
    看來我要少吃半熟蛋了
    2016年12月11日05:56
  • 陳筱筑/ Ǐåň《銀髮族體適能》
    哪種女人老得快?? ㄧ、不吃早餐的女人 二、整天愁眉苦臉的女人 三、不愛喝水的女人 四、不防曬的女人 五、抽煙喝酒的女人 六、錯誤減重的女人 每個人都想要越活越年輕, 好好檢視自己是否踩到地雷喔! 現在詢問➡️ Line:w05hite 排隊預約➡️ http://goo.gl/1ncAuy #女神製造機 #馬甲訓練班
    2016年12月11日04:2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