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離岸風電排名第二 德萊茵集團考慮進軍台灣

中央通訊社
發布於 2019年11月28日01:35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27日專電)世界排名第2的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商德國萊因集團,正計畫將版圖擴張到亞洲,考慮進軍台灣市場。

萊茵集團(RWE)是德國第二大能源集團,最近與第一大的意昂(E.ON)集團達成歷史性的交換協議,取得後者的再生能源事業,讓歐洲能源版圖大洗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一向以火力發電為主力的萊茵集團,持有的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裝置,從此在歐洲排名第3;其中離岸風電裝置容量超過9GW,世界排名更躍居第2,僅次於丹麥的沃旭(Ørsted)。

萊茵集團新成立的再生能源部門負責人杜曾拉特(Anja-Isabel Dotzenrath)告訴商報(Handelsblatt),萊茵集團全力衝刺綠電,打算將再生能源事業、尤其離岸風電的版圖擴張到亞洲,其中日本已找到在地的合作夥伴,「台灣、南韓也很有趣,印度也相當有吸引力」。

杜曾拉特還說,將不排除用收購的方式進入一個新市場,萊茵集團對處於開發初期階段的計畫尤其感興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她強調,萊茵集團與競爭對手不同,不會為了取得開發下一個風場的資本,急著將風場脫手,而是希望能長期持有。

萊茵集團在亞洲的第一個辦公室,上月底在日本成立。負責全球離岸風場開發的沃特莫倫(Sven Utermöhlen)表示,日本法規明確且打算進行公開招摽,將有助離岸風電的開發。

離岸風力發電過去集中在歐洲,不過近來重心轉移到亞洲,丹麥、英國、日本、台灣廠商合資的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半個月前在苗栗外海啟用,受到業界矚目。

根據國際風力發電協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的預測,到了2030年,台灣、日本、南韓和印度等亞洲國家的新併網量將有100GW的規模。(編輯:高照芬)1081128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7
  • 尚平
    當然要找知名的大廠,人民才不會認為綠營有拿回扣啊! 最後這些大廠不過是掛個名字的技術顧問罷了,中間的材料與施工會全部都是綠營的轉錢公司,有一人的,有新創的等等,綁個標,搞定!
    2019年11月28日02:58
  • Nick
    為什麼錢要給外國人賺,維護費多貴知道嗎,真正的成本效益算過了嗎,而且你要綠能,但有辦法跟德國人均所得一樣嗎?
    2019年11月28日04:14
  • 李菲特
    因為台灣政府當凱子,高價購買風電,遠高於歐洲風電,歐洲廠商又搞不清楚颱風的威力啊!
    2019年11月28日02:36
  • 阿群
    又在騙,歐洲沒有颱風,適合風力發電,台灣地區,有颱風不適合風力發電, “核電”才是台灣唯一出路
    2019年11月28日04:12
  • yee-kye.
    我們要努力將韓國瑜送進總統府,因為我們還有好多可疑專案,需要解密! 人民要真相! 選票請投韓國瑜!
    2019年11月28日04:1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