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老子教你教養小心機,從「物極必反」到「無為而治」

未來Family
更新於 2017年10月03日03:14 • 發布於 2017年10月03日03:09 • 商周出版

〈超譯〉

老子胡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以下之語譯及闡釋,皆根據王弼的《老子注》,讀者若欲檢視原文,可自行檢索《王弼集校釋》(華正書局)或《老子四種》(大安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想要讓他閉嘴,就要先讓他張嘴;
想要削弱他的實力,就要先增強他的實力;
想要廢掉他的能力,就要先提升他的能力;
想要奪走他的權力,就要先給他權力。
這就是所謂的「微明」(能體察幽微朕兆的智慧)。
也是「柔弱勝剛強」的道理。
魚不可以跳出湖水,否則它會被抓走;
國君也不可以明目張膽地使用刑罰,否則它會被有心人士操弄。

《老子》有些篇章讓人讀起來很不舒服,這就是其中一章,似乎充滿了陰謀論的色彩。尤其是「將欲奪之,必固與之」一句,你要先給對方權力,然後再將這份權力從他的身邊奪走,讓對方感到加倍的痛苦,這種做法實在太殘忍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你要這樣讀也可以,但這其實是很斷章取義的解讀方法。只要看到最後兩句,「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我們就知道《老子》其實是要闡述「治國」的方法,不是什麼陰謀論。

《老子》這邊要說的是,一個有智慧的領導人,他不會用「刑罰」(強迫規定)的方式來管理他的組織,而是懂得善用「物極必反」的道理,讓人自行改正。

舉個例子來說,我的爸爸在家裡非常喜歡碎碎唸,我真的很想讓他閉嘴,但我又沒辦法強迫他,所以只好讓他一次唸個夠,唸到他嗓門啞了,這樣他就會自動把嘴給閉上了,(或者我幫他報名社區演講比賽,讓他在外面講個夠,講到吐,講到累死,回家他就不想再講話了。)這就是「將欲歙之,必固張之」的意思。

同樣的,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停止打電動,最好的方法絕對不是禁止他,這樣他只會更想玩;你就乾脆讓他打電動打到掛,打到吐,打到他筋疲力盡痛苦不堪為止,從此之後他就不會想要再碰遊戲機了。

對於有權力欲的人也是一樣,一旦他掌握了過多的權力,只要偶一失足,可能就全盤皆輸;假如一輩子都要小心翼翼,背負著龐大的責任與壓力,又要害怕失去自己的權勢,害怕被奪權者暗殺,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啊!就算是金錢也是一樣,原本金錢可以帶給你自由和快樂,但如果金錢愈來愈多,多到你無法掌控的地步,你反而會變成金錢的奴隸,被錢的周轉給壓垮——你看看那些一夕破產的人,哪一個原本不是家財萬貫的?

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在沒有的時候你會很想要,一旦多了之後就會變成負擔,那時候你就想逃了,這就是物極必反,也是《老子》所指示的「自然之道」。

只要能體察到這個道理,就能得到「微明」(幽微的智慧)。《老子》認為,只要國君能恰當運用自然之道,就能達到「無為而治」的理想,不需要使用任何刑法,天下就能大治了。

 

編按:厭世哲學家(本文作者為知識類網紅),此文為《老子為你排難解憂》推薦序。

摘自 王小滕《老子──為你排難解憂》/商周出版

 

Photo:Matthias Stiefel,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吳怡蓓

>>現在加入 未來Family LINE好友,免費送您【未來Family雜誌乙份】!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1
  • 徐煥
    亂到最高點 心中有秩序
    2017年10月03日03:50
  • 曾昕
    記以文亂法 者以武犯禁
    2017年10月03日06:18
  • Martin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真的很痛
    2017年10月03日08:26
  • 看到這個文章用這麼「白的話」去解老子的道德經,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瞎」!!!
    2017年10月03日14:33
  • Lara
    心 aa 動 aa 不 aa 如 aa 馬 aa 上 aa 行 aa 動 操作簡單,輕鬆學 簡=單=幾=步=驟=日=子=更=好=過 aa加aa: B 一 W一 I 一 N 一 1 一 9 一 8 一 8 一 8 一 8 一天多300,一個月多9000 量身打造,專注完美,近乎苛求。
    2017年10月03日07:0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