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口罩戴出副作用!醫師祭緩解皮膚妙招

民視新聞網
更新於 2020年03月18日07:37 • 發布於 2020年03月18日05:35

勤洗手、戴口罩的防疫手法已經深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但長期配戴口罩,卻讓不少人出現了臉部、耳際發紅疹,甚至長膿皰的症狀,皮膚科醫說,潮濕悶熱的環境容易造成皮膚發炎,建議可以定期取下口罩透氣,也要定時清潔臉部,或是以柔軟的衛生紙等材質墊在口罩和皮膚接觸的地方,避免這些「防疫副作用」。

戴上口罩築起個人防疫網,民眾一出家門口罩不離身已經是日常,但長時間戴著口罩,許多民眾出現了過敏、出紅疹,甚至是讓原本的痘痘更嚴重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旗山醫院皮膚科醫生宋朝祥表示,「防疫的意識更高,(口罩)配戴的時間更久,普遍的話,大概門診都有增加1到2成。」

口罩戴好戴滿,卻戴出這些副作用,如何避免?皮膚科醫師有妙招。宋朝祥說:「可以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取下讓臉部的皮膚有適當的休息跟呼吸,稍微用清水洗個臉或擦拭一下,讓表面皮膚的汗水油脂比較能夠帶出,紗布是比較天然的材質,墊在(口罩)裡頭,阻絕直接接觸口罩材質的現象,這個通常也可以緩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而不只是臉部,醫生也說,許多人努力清潔手部,導致手部破皮起水泡,確實洗手之餘也不可以忘記相對的手部保養。

宋朝祥提到,「手部的一些保濕,包含擦一些凡士林護手霜其實是很重要的。」

肺炎期間,不做防疫不敢見人,防壞了皮膚,又見不得人。醫師建議,學學這幾招,避免防疫成功之前先傷了自己。

--

掌握武漢肺炎數據,點我看圖表資訊

(民視新聞/高雄市報導)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
  • 土著野人
    這算那門子的副作用!這應該算是不當使用! 正常情況下,每4個月小時要換一個新的口罩;若濕了、髒了則要立即換新! 可洗式口罩是廢物,沾了洗潔齊劑或漂白劑,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
    2020年03月18日11:32
  • €元
    不意外,我老早就跟陳部長建議,要禁出國,要斷航歐州線及嚴重染疫的國家!陳部長不聽建議!我說你們段考99分給,現在30分嚴重敗壞國家了!,從6例時就要開始做了,確遲遲不做,早就破功了!8例10例23例~~~~接下來要面臨社區感染的風險,請大家保重!政府已慢半拍了!什麼是提前部署~早已沒有危機意識了,唉!唉!唉!
    2020年03月18日11:15
  • 毛毛
    手部噴消毒酒精 已經開始抓癢了
    2020年03月18日10:2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