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影評】《末代皇帝》:浮生若夢,童年永存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20年05月15日15:36 • 人狼屋

歷史電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的格局可說大的讓人驚訝,也小的令人讚嘆。它有著梳理龐雜史料的宏觀野心,從溥儀的視角見證中國近代史冊最混亂,卻也是最關鍵的三個章節。然而導演貝托魯奇似乎無意深究歷史真相,反而借用溥儀的自傳,講述一個類似《彼得潘》的奇幻寓言。紫禁城就像溥儀的夢幻島,也封存了他的童年。中國在毀滅與重生間循環的痛苦蛻變,正與他被迫揮別童年的過程不謀而合。從微觀角度來看,貝托魯奇對這位「永遠的男孩」的細膩描繪,正是本片歷久不衰的迷人之處。

《末代皇帝》講述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一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成年溥儀的選角是影響全片的重要關鍵。尊龍眉宇間的英氣與皇族形象十分相稱,另一方面,他戴上眼鏡後略顯稚氣的臉孔,以及純真清澈的眼神,都提醒了觀眾,在溥儀的內心深處,始終活著一位孤獨的男孩。他自小與生母分離,在紫禁城的前半生形同軟禁。圍牆阻礙了他的視野與資訊來源,使他在目擊歷史之餘,也成了不可靠的歷史敘事者。溥儀對牆外的世界所知甚少,直到某天弟弟溥傑的一句無心之言,才讓他驚覺自己不是坐在龍椅上看戲的貴賓,而是在舞台上粉墨登場的丑角。在紫禁城這個舞台上,時間彷彿陷入停滯。它是與世隔絕的奇異空間,也讓溥儀錯失了與時代接軌的機會。溥儀對西方事物的興趣,以及對改革的熱情,就像一位晚熟的尷尬青少年,急於掙脫青澀的外表,並渴望贏得他人敬重。不幸的是,對牆外與牆內的人而言,他始終是任人擺布的孩子,他對成年的嚮往,也諷刺地成為難以掙脫的枷鎖。

《末代皇帝》成年溥儀由尊龍飾演。

無論是身為末代皇儲、滿州國皇帝,或二戰戰犯,溥儀的夢想面對現實總是不堪一擊。他試圖獨立自主的企圖心,卻往往反向證明了他的天真。即使淪為階下囚,溥儀仍以茫然失措的孩子氣神情面對命運的驟變。而審訊員對他的自白書給予的評語「這全是童話故事!」則在無意間為他的人生下了荒謬的註腳。不過《末代皇帝》的紫禁城的確有種童話的味道。無論是貌似文武百官的神像與慈禧高聳如雲的寶座、宮中陳設濃郁的色調,或是與外頭的血腥戰亂格格不入的悠閒氣息,都讓電影的前半部流露著超現實的氛圍。迫使溥儀離開紫禁城的北京事變,則像是不請自來的成年禮,使電影的超現實色彩戛然而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末代皇帝》劇照。

另一方面,《末代皇帝》也側寫了溥儀對母性的依賴,以及對父親形象的追尋。這兩塊以遺憾收場的人生碎片,也型塑了溥儀「永遠的男孩」的性格。他不斷地在所有女性身上尋找母親的身影,相依為命的乳母與皇后婉容雖適時地填補他在童年與成年期的缺憾,最後卻也離他而去。貝托魯奇刻意將片中的三段離別場景(乳母被帶離紫禁城、得知生母過世的溥儀企圖出宮遭到攔阻,以及日軍強制將婉容送至療養院)設計的充滿既視感。同樣的擦身而過、同樣的被拒於門外,宛如追尋與失落的無盡循環。

《末代皇帝》尊龍、陳沖。

同樣的,溥儀在接掌帝位的瞬間,便與父親成了君臣關係,自此兩人也形同陌路。無論是他的英籍教師莊士敦,或是管理戰犯的所長,某方面來說都是溥儀父親的替代品。他們填補父親形象的空白,也成為他的人生導師。莊士敦滿足了他青春期的叛逆與好奇心,所長則用以身殉道的方式,讓溥儀認識了童稚與天真背後的黑暗面。在片尾登場的年幼紅衛兵,與懷抱天真理想的溥儀成了一體兩面的鮮明對比。他們同樣是長不大的孩子,唯一不同的是,封存時間的並非紫禁城與帝制,而是摧殘純真人性的文化大革命。

《末代皇帝》彼得奧圖飾演溥儀的導師莊士敦。

《末代皇帝》如夢似幻的片尾,延續了貝托魯奇在片中渲染的超現實氣氛。遲暮之年的溥儀回到已成為觀光景點的紫禁城,將珍藏的蟋蟀送給管理員的兒子後消失無蹤。如果將這幕與溥儀從內務總管手中得到蟋蟀的回憶相互對照,便有了耐人尋味的意涵。它不但代表世代的傳承,也暗示溥儀在繁華散盡,看遍人性與世間冷暖後,終於從童年的夢中醒來,在時光重新轉動之時,踏上成為「大人」的階梯。

《末代皇帝》劇照。

延伸閱讀: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