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喝含糖飲料喝到洗腎!腎臟科醫師:只要喝 10 年就會一堆病

Heho健康
更新於 2019年10月17日05:25 • 發布於 2019年10月16日09:31 • 盧映慈

大家常提起台灣是「洗腎王國」,但卻很少人知道其實洗腎患者有一半來自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而隨著三高、尤其是糖尿病年輕化,預估洗腎人口也會慢慢越來越年輕,愛喝飲料就成為最可怕的因子之一。

美食天堂造就「洗腎」人口

過去都認為「洗腎」是吃太鹹造成的,於是「低鈉鹽」、「少鹽少油」的概念就跟腎臟緊緊的綁在一起。但其實除了吃太鹹造成的高血壓之外,有45~46%左右的洗腎患者是因為糖尿病產生的併發症導致腎臟功能損壞,是導致洗腎的第一名原因。

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楊孟儒說,「台灣是美食天堂,含糖飲料隨便就能買到,手搖杯、超商的罐裝飲料,雖然是一種幸福,但也是對身體的傷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做的「2018年腎病年報」,從2000年開始,洗腎(腎臟透析)的人口已經成長了4成,雖然大部分還是65歲.但副所長許志成說,有個非常可怕的點,「過去在40歲以下的透析患者,大部分是因為腎絲球腎炎(感染造成),但現在已經有超過3成以上的人是因為糖尿病。」

在《糖尿病年輕化!12~15歲是罹病高峰》也提到,20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已經從2008年的9.65%增加到13.94%,幾乎成長了快1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洗腎距離年輕人再也不遠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比起20年前,未滿19歲的青少年手搖杯的攝取量變成1.5倍,手搖杯比罐裝飲料更危險,因為裡面是果糖,果糖的代謝跟一般的葡萄糖是不一樣的。」許志成說,果糖是依賴肝臟代謝的,在代謝的過程中會轉換成三酸甘油脂而變成脂肪,在肝臟堆積成脂肪肝。

圖說/左起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楊孟儒、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

楊孟儒也說,而果糖在代謝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副產物「腺嘌呤」,而嘌呤其實就是「普林」,會變成尿酸,最後演變成痛風。根據研究,每天喝1~2杯含糖飲料,比1個月喝不到一次的人,高尿酸血症的風險增加85%,「我有一個醫師朋友自己是痛風患者,不敢吃肉,但天天吃水果,結果還是天天痛。」

許志成也講得很明白,「在年輕的時候可能只會覺得自己胖,但到了30歲、40歲,就是洗腎患者的可能人選了。喝飲料喝10年,痛風、糖尿病、腎臟透析等著你!要保護腎臟,還是喝水最好,至少要吃新鮮的食物,不要喝加工飲料。」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我20歲開始洗腎,但我只想當一般人
喝含糖飲料真的會變笨!研究:高糖讓認知功能下降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1
  • 廖淑妙
    因為台灣大部分用果糖,不用蔗糖
    2019年10月17日00:04
  • 李聖雄Bear
    應該有人要回,快去喝一杯壓壓經,哈哈
    2019年10月16日23:34
  • 品緣
    拜託,水果的果醣,和人工合成飲料用的果糖構造不相同,不要誤導好嗎?且這些洗腎患者很多都是自己不去控制太鐵齒的結果,還有濫用藥物及誤信偏方造成腎功能降低洗腎,分析的原因也不說明,現在的問題在於白開水沒有味道不喝,寧願花錢買飲料來弄死自己,台灣人一堆沒的救。
    2019年10月16日20:40
  • 哇系散甲郎
    懶得呼吸時,就全部都會好。
    2019年10月16日16:03
  • 吳嘟嘟
    我很好奇,例如像馬來西亞,幾乎沒無糖的飲品,就不會喝到洗腎?是我們太愛喝還是他們都不喝....
    2019年10月16日15:1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