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著過去,科技還沒有發達完全的時候,餐桌上的食物多以當季時令的蔬果海鮮肉類為主,非當季食材料理還吃不到;而到了現在,漁法捕撈技術及養殖漁業的進步,讓我們每天走到超市,光看架上擺放的產品似乎一年四季都沒有太大的差別,想到這裡,我們似乎能夠感受到現有的科技正違反著大自然法則。
「每一筆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看著架上的魚類海鮮,我們又該怎麼選擇海鮮,對這片海洋更友善呢?也許,你能遵守以下5個原則:
#食用在地、當季的海鮮
也許,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能在四季買到各式各樣的魚,但背後其實隱含了許多看不見的成本,如果我們能在購買海鮮時,選擇以「在地」取代「進口」,不僅能減少碳排放,也能夠友善在地漁業。像是在春天時,我們能夠多食用鱸魚、竹莢魚、花蟹,夏天時以鰻魚、白帶魚、鬼頭刀、龍蝦為主,而秋天時,則以小黃魚、文蛤、海瓜子為海鮮的主要選購種類,到了冬天時,就以午仔魚、石鯛、白鯧、椿魚為主要的海鮮種類。
#多選擇數量多的「洄游種」,而非定棲種
每一種魚都有自己的成長方式,像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鮭魚,便是最常見的「洄游種」,在深海中長大的鮭魚當他們到達繁殖期時,就會從深海游到陸地淡水河流邊,一路溯河而上產卵、交配。
當他們成長到繁殖期準備交配時,就會開始從深海游向陸地的淡水河流,一旦進入陸地的淡水河後,會一路溯河而上,游到河流的上游高冷地區去交配並產卵。因此,雖然種類少但又因為數量多的關係,相較於少量的「定棲種」,食用「洄游種」是對整體物種數量影響較低的飲食方式。
#以食用成魚為主
「只食用成魚,不捕獵幼魚」,幾乎是過去漁夫們的共同默契,不過到了現在,在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更精準的漁法之後,雖然能捕到的魚更多,但不見得是更永續的做法,經常會大魚、小魚一次捕撈,長久來看,並不符合海洋的永續經濟概念,因此挑選「成魚」食用,是更加友善的做法,也以我們的行動拒絕「捕撈幼魚」的行為。
#「底食原則」減少食用高階海洋生物
「底食原則」指的是以食用「生物鏈底層海鮮」為主的飲食原則,像是文蛤、牡蠣、鮑魚等螺貝類,因為食物來源豐富,種類數量也相對較多;而鯊魚、鮪魚這種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掠食性魚類,因數量較少,加上許多種類已經因過度捕撈而大量減少,所以應該避免減少食用。
#避免過度捕撈,多選擇養殖魚類
這幾年,魚類的過度捕撈問題越來越嚴重,就連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也曾指出,如果人類持續破壞海洋生態,那麼在2048年時,將沒有海鮮可以吃。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建議挑選海鮮時以「養殖魚」取代「野生魚」,同時也盡量選擇食用植物性飼料的魚類,像是台灣鯛(吳郭魚)跟虱目魚,而非蝦、鮭、鮪這類以野生魚作為魚餌的海洋生物,對海洋生態更加友善。
除了以上5個永續海鮮的選購方法之外,我們也能自主發起「一日無海鮮日」,從「減少海鮮食用量」的根本核心問題,友善整個海洋環境,相信是更簡單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