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以技藝書寫記憶:「返照之境—新媒體藝術展」中的記憶之術

非池中藝術網
更新於 2024年10月11日03:55 • 發布於 2024年10月10日16:00 • 邱誌勇(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

如果說藝術家總將自身所處的時代文化與科技發展反映在其創作中;那麼,新媒體科技藝術的發展可謂是數位革命下最豐碩的果實。儘管新媒體藝術在創作實踐上有著相當的異質性,但其中有一相當顯著的路徑即是透過從文字書寫、圖像書寫到數位書寫的發展歷程中,彰顯其對個人、家庭,乃至社會記憶的書寫,甚至擴展到對未來想像的書寫。

人類文明出現有意識的儲存手段,歷經了口語表達、文字書寫、印刷複製、電子類比,到當前的數位訊號。如今,人工記憶的聯合生態環境以更縝密的方式將自然記憶(anamnesis)與人工記憶(hypomnesis)連結起來;而技術輔助記憶的手段,亦從根據記憶自身邏輯對記憶發布指令的「記憶技術」(mneacutemotechnique)轉化為以大規模技術系統或技術網絡來組織記憶的「記憶科技」(mneacutemotechnology)。(註1)倘若我們複訪「書寫」與「記憶」間的關係可以發現,早在柏拉圖的《斐多篇》中,便以蘇格拉底的對話闡述「書寫」(pharnakon)同時是「毒藥」(poison),也是「解藥」(cure),而對數位文化與當代藝術有深度著墨的貝納德・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更直言「藝術就是技術,就是書寫,就是寫的本身」。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初念儒作品《迴圈middot日常》。圖/新板藝廊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陳志明作品《你我的碎片》。圖/新板藝廊提供

《返照之境mdash新媒體藝術展》邀集眾多青年創作者,12件作品分別透過動力裝置、錄像裝置、3D 掃描、AI 程式運算、虛擬實境等異質多元的創作形式,關照著包含「自我記憶」、「場所記憶」,以及「想像記憶」三個面向的議題,並以此作為其創作實踐的書寫。其實,從1980年代開始,傳統影像技術與當代數位科技的並置,不但改變人們對地域的時空認知,更主導著人際互動的本質與方式,使得「認同」的本質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顯的不再純粹,它已被注入各種複雜的因數而呈現出一種幾近脆弱的體質,在後數位世代的今日中更顯的流動與變異。普列斯頓(P. W. Preston)便指出,認同涉及了位置(locale)、網路(network)與記憶(memory)三個層次與概念。(註2)

個人記憶是由個人事務的凝聚,初念儒的《擬態焦慮》、陳志明《你我的碎片》,以及黃盟欽的《歧異的身體》,從認同的角度出發,以平面圖像、錄像媒體到生成式影像,透過對自身內在的關照,以及對家庭情感的連結,將一次次自我回憶過去的經驗或事件,藉創作實踐的抽象思維作為自覺行為的召喚,展現對自我和家族的情感。

初念儒作品《擬態焦慮》。圖/新板藝廊提供

陳志明作品《你我的碎片》。圖/新板藝廊提供

黃盟欽作品《歧異的身體》。圖/新板藝廊提供

再者,位置指的是人們居住在特定地點中的生活方式;位置是一充斥著例行實踐、互動與意義的場域。人們以位置為基礎,在與他人互動的人際網路中形成認同觀,林旺廷的《南機場-琥珀計畫》、陳永賢的《陰極射線管秘境》與《消失的電視巷》,以及潘勁的《邊域之舟-古沉船重築計畫》便是展現出對於場所位置的關切,從不斷消逝的文化地景,到模擬水下考古的生成影像,透過此種認同觀存在於主體且持續不斷修正的記憶場域中,觸發個人認同於其所居住的場所,爾後認同於位置中與他人互動的網路,最後則將這些認同選擇性諸存於記憶中。

林旺廷作品《南機場-琥珀計畫》。圖/新板藝廊提供

陳永賢作品《陰極射線管秘境》。圖/新板藝廊提供

陳永賢作品《消失的電視巷》。圖/新板藝廊提供

潘勁作品《邊域之舟-古沉船重築計畫》。圖/新板藝廊提供

最後,從巨觀歷史切片的取徑檢視物質文明下記憶與媒體科技間的交互關係,王伯宇的《塵影》、郭佩奇《AI宇宙漫步》、練柏宏的《無》、謝元的《穿梭記憶的線》則更進一步將「想像」投射到對「未來的企盼」。創作者們對人類未來的想望、對未知生物的窺探,以及對神秘宇宙的好奇,更體現當代科技發展的強烈慾求。在這個相對複雜的後數位生態中,超越人類想像的數位記憶系統不僅破除了傳統線性思考的空間路徑,更屏除人類既有感知時間的節奏,而創作者們透過作品表意此複雜數位資訊體系如何外延了人類的想像系統與神經系統,並以類比、數位與生物等科技的混成結構,進一步建構出新的未來世界體系。

王伯宇作品《塵影》。圖/新板藝廊提供

郭佩奇作品《AI宇宙漫步》。圖/新板藝廊提供

練柏宏作品《生從何處來》。圖/新板藝廊提供

謝元作品《穿梭記憶的線》。圖/新板藝廊提供

總體而言,《返照之境mdash新媒體藝術展》 藉12件作品彰顯自我與環境、記憶與技術間的高度複雜關係,透過創作實踐的多元表現形式,促使觀者對當代數位記憶生態和人文科技的反思。創作者們從個人、環境與集體中觀察,並掌握自身的社會關係模式。於此,數位科技更以當代物質文明中各種形式出現在常民生活中,更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感官知覺與認知理解的方式,其中,書寫轉化到一個數位無涯的文本空間之中,將言說空間化,並將人自主的身體交給了數位科技自動化的機械裝置,數位媒體讓那些早已被淡忘的、衰落的過去復甦了。以致,在當今社會中,人們經由數位技術所形構而成的生活景況已相當顯著。

展覽訊息

展期:9/21(六)-11/20(三)

地點:新板藝廊

策展人:李映蓉

參展藝術家:王伯宇、初念儒、林旺廷、郭佩奇、陳永賢、陳志明、黃盟欽、潘 勁、練柏宏、謝 元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

承辦單位:新北市文化局

註1:Bernard Stiegler, ldquoMemory,rdquo In W. J. T Mitchell and Mark B. N. Hansen eds., Critical Terms for Media Studi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7), pp. 64-87.

註2:P. W. Preston, Political / Culture Identity. (London: Sage, 1997), chapter 9.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LINE@,藝文展覽訊息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