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翻閱馬偕博士淡蘭之路(上):猴硐至頂雙溪

TRAVELER Luxe大人的美好時光
更新於 03月13日10:37 • 發布於 03月21日02:00 • text & photo TRAVELER Luxe 旅人誌 山林涉涉

馬偕博士為加拿大的牧師,終生為台灣奉獻了30多年的光陰,這期間不僅只在淡水行醫,更本著信仰的力量,從淡水廳至噶瑪蘭廳,翻山越嶺達28次,設立頂雙溪與新社教會據點,為民眾傳講福音、行拔牙及配藥等療程。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陰鬱泥濘的天穹是屬於淡蘭冬日的顏色,空氣中充滿濕漉的氣息,這裡時而霧雨綿綿,時而撥雲見日,嵐靄在蓊鬱間竄走,形成如水墨暈染般的化外之境,濕滑青苔爬滿的手作步道,更是需要有細膩的步伐。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為加拿大長老教會的牧師,1871年11月從舊金山來台宣教與行醫,至1901年因喉癌逝世,為台灣無私奉獻了近30年的光陰,這期間從淡水廳至噶瑪蘭廳,本著信仰的力量,迎著嚴峻的東北季風,沐甚雨,櫛疾風,翻山越嶺達28次,摩頂放踵的到偏鄉部落宣教佈道。這次我們循著馬偕的步履,來趟時空旅行吧!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細數歷史的金字碑古道

1873年10月馬偕第一次從淡水出發,至瑞芳猴硐車站啟程,翻越三貂嶺山到牡丹、雙溪,再走柏油路至貢寮。這條淡蘭古道由時任的台灣知府楊廷理,於1807年(清嘉慶12年)新闢的入蘭路徑,也是官府必經路線,除了馬偕博士,北巡的劉明燈總兵和從澳底登陸的日軍統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皆有經過此地,是條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古道。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一開始從猴硐車站到登山口途中,可先繞道至瑞三煤礦公司敬獻的猴硐神社,欣賞石造鳥居與石階參道,再踢約半小時的馬路,跟著雙扇蕨的指標跨過淡蘭橋後,映入眼簾的即是被歲月與青苔沁潤石階,沿途皆徒步於蔥蔥鬱鬱的羊齒濃陰下。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馬偕的日記裡總是充滿著雨:「傾盆大雨,繼續走,經過三貂嶺,路濕而滑」。陰鬱泥濘的天穹是屬於淡蘭冬日的顏色,空氣中充滿濕漉的氣息,這裡時而霧雨綿綿,時而撥雲見日,嵐靄在蓊鬱間竄走,形成如水墨暈染般的化外之境,濕滑青苔爬滿的手作步道,更是需要有細膩的步伐,今日人煙稀少,靜謐到僅有幽微的風輕撫葉面的窸窣聲,路況整理得不錯,緩階走起來還算輕鬆寫意,偶有靜置百年頹圮的駁坎,彷彿可以感受到當年車水馬龍與熙來攘往的人群。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緩步前行近一小時,即可看到高達2公尺的摩崖石刻《金字碑》,是熱愛題字的劉明燈總兵,1867年(同治六年)率兵至噶瑪蘭廳,有感於路途險峻崎嶇與變幻莫測的時局,於是在三貂嶺古道的岩壁上鑿刻的七言律詩。陰刻的字覆以金箔,再加上精美的立體雕飾妝點,詩中提及的鯨鯢指的是美國商船羅妹號,可見此碑是同年的羅妹號事件之後鐫刻的。不過另一亮點是,碑文有提到大小雞籠明積雪,原來當時的和平島與基隆嶼有雪,從深山中的篆刻細細品讀百年前的歷史,頗具寫意。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台灣第一個環保標語奉憲示禁碑

看到金字碑代表制高點不遠了!前行約5分鐘即達越嶺鞍部,也是整趟路展望最好的地方,不過這天被濃霧包圍,能見度僅有10公尺,天氣好時可看到層巒疊嶂沒於海中。這裡有一座百年石砌的老土地公廟與咸豐元年立的台灣第一座環保碑《奉憲示禁碑》,這是因為地方鄉紳發現當地的樹木快被砍伐殆盡,所以立了碑文警示眾人,禁止濫砍以保護森林,嚴飭請隘丁看守,讓過往行人於險峻的路途有綠蔭夾道遮陰,也讓當時的馬偕博士在溽暑豔陽日也有陰可遮。我在探幽亭休憩一下,可能因連續假期與氣候不佳,這天僅遇見一位山友,沒想到一山的蒼茫,只有我獨旅。想起幾年前來此地時,與一位大哥攀談起來,他教我許多登山知識,例如隨時準備兩個頭燈、保溫瓶、救生毯和黑塑膠袋,也鼓勵我應該要去百岳見識不同光景,很感謝每一趟的旅程與邂逅,都有讓我的視野更開闊,思想也更深刻,這也是我愛四處獨旅的原因之一。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猶如老蘇格蘭幽谷的頂雙溪

從登山口至102縣道是第一段的金字碑古道,看雙扇蕨指標往下切至牡丹車站則是第二段古道。原本荒煙蔓草的路徑,經過整治後,成為古味十足的石頭階與木板工法的道路,一路陡下後,途中又會經過一間屋頂兩端屋脊往外延伸並朝上微彎,為燕尾脊的老土地公廟,到登山口還有一座屋頂平緩沒有往外延伸的有應公廟。走訪淡蘭古道其中的饒富趣味之處,就是探訪古道上的老土地公廟,全台有1,000多座石砌土地公廟,光是淡蘭古道就佔了200多座,靜靜守護百年來披荊斬棘墾荒的先民與熙來攘往的旅人們,看盡歲月更迭、滄海桑田。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抵達金字碑登山口需走2公里至牡丹車站,這段路我沒有跟馬偕一樣徒步,而是在牡丹搭火車到達雙溪車站, 再從車站走到頂雙溪,馬偕很喜歡此地的景緻,忍不住在日記中讚嘆道:「頂雙溪這美麗的漢人鄉鎮,位在兩條永流不息的溪水之間。遠處有個山谷,看起來就像老蘇格蘭的幽谷。」他選擇在美麗的雙溪設立雙溪教會,以此為據點傳講福音、為民眾行拔牙及配藥療程,教會內仍有「耶穌聖教」的石匾,可遙想百年前馬偕傳播福音的情景。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圖片版權 / ⓒTRAVELER Luxe旅人誌

對馬偕行旅的起心動念,是因為第一個認識的大醫院就是淡水馬偕,那時懵懂的我對這外國名字充滿好奇,越去了解就越崇敬餘生獻給台灣的他,也想藉由這條旅途體驗馬偕的傳教之路。下集就是離開雙溪,從貢寮出發經由草嶺古道、新社教會到大里車站,完成頂雙溪、新社到噶瑪蘭廳的淡蘭馬偕之路。

延伸閱讀:

散步在知性山林 ╳ 山林涉涉:奇萊主北下屏風:只緣身在層巖疊嶂的雲海中(上)

加入 TRAVELER Luxe LINE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