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百年歷史的,雲林縣馬鳴山「五年千歲吃飯擔」活動,是臺灣三大元宵民俗廟會之一,去年吸引將近10萬人參加,今年輪到東勢鄉月眉村來主辦,元宵節當天,月眉村將準備2300斗的油飯,讓民眾來吃平安。
油飯、炒米粉、炒麵、鴨肉鹹菜,豐盛的飯菜,是元宵節五年千歲出巡,廟務人員及香客吃的陣頭菜,吃飯擔活動從清朝延續到現在,是雲林縣無形民俗文化資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雲林縣東勢鄉長 張健福:「從半年前就開始來籌備這個工作,也準備很多好吃的東西 每一樣都很多,邀請我們全省各地的鄉親,能夠來到月眉村吃飯擔吃平安。」
五年千歲吃飯擔,由褒忠鄉與東勢鄉,5股14庄輪流舉行,今年輪到東勢鄉月眉村主辦,由於去年將近10萬人參加,月眉村這次準備2300斗的油飯,約2萬6千臺斤讓民眾吃平安。
東勢鄉月眉村長 張見文:「我們準備2300斗的油飯,也有多樣化多元化,還有在陣頭區,我們有烤豬有烤香腸,有白水咖啡還有烤鱷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雲林縣副縣長 謝淑亞:「我們王爺公這個吃飯擔,最主要祂的精髓,就是吃平安可以吃健康,所以在過去那個瘟疫的年代,靠我們的王爺公可以來巡庄可以來遶境,將平安賜給我們萬民。」
早年因瘟疫橫行、動盪不安,才有的元宵節神明遶境,與吃飯擔的習俗,至今已成為,臺灣三大元宵民俗廟會之一,地方藉著盛大宗教活動,祈求神明庇佑的同時,也希望將傳統能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