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子宮內膜薄影響受孕?中醫「三招」改善子宮環境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02月05日08:34 • 發布於 1天前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子宮內膜的厚度與胚胎著床成功率息息相關,若內膜厚度不足,胚胎將難以順利著床,進而影響試管嬰兒療程的成功率。39歲的小穎(化名)曾歷經三次人工授精,皆在懷孕五週內流產,試管植入後則於第十週發生胎停。後來,她透過中醫調理子宮環境,最終順利著床並成功產下一女。

子宮內膜厚度對懷孕的重要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子宮內膜是覆蓋子宮腔的黏膜組織,其厚度因個人體質而異。一般而言,有正常月經的女性子宮內膜厚度約為0.8~1.5公分,停經後女性則約為0.6公分以下。
小穎在試管療程期間,即使服用西藥仍無法讓內膜增厚,僅達0.46公分。經過三週中藥調理與針灸療法,並改善她長期頭暈、腰痠及疲勞的狀況後,內膜厚度翻倍至0.82公分。隨後進行試管植入,一次成功受孕,順利產下健康女嬰。

子宮內膜薄的原因

台北宜蘊中醫診所中西醫整合主任楊佩鈺醫師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子宮內膜厚度不足的常見原因包括: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氣血不足:氣血虛弱會影響子宮內膜的生長,使其難以增厚,進而影響胚胎著床。
  • 子宮周圍血液循環不良:血流不足會影響子宮內膜的養分與氧氣供應,使其無法順利生長。這些因素可能與生活習慣、壓力、不均衡的飲食或先天體質有關,因此,改善血液循環與補充氣血是調理的關鍵。

中醫「三招」改善子宮內膜厚度

楊佩鈺醫師表示,中醫透過以下三種方法,能有效改善子宮內膜厚度,提升胚胎著床率,進而提高受孕成功率。

1. 中藥調理

中醫藥方可針對個人體質進行調理,以促進血液循環、補氣養血,幫助子宮內膜增厚。常見的中藥包括:

  • 當歸:補血活血,促進子宮內膜增生
  • 熟地:滋陰補腎,提升生殖機能
  • 川芎: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

2. 針灸、薰臍與埋線療法

這些療法可刺激特定穴位,促進卵巢與子宮的血液循環,使營養更容易輸送至內膜,改善內膜的厚度與質量。

  • 針灸:透過刺激「關元穴」、「氣海穴」等穴位,促進血流與內膜生長
  • 薰臍:利用中藥薰蒸臍部,溫暖子宮,提升氣血運行
  • 埋線:透過線體刺激穴道,長期調理體質,改善生殖系統功能

3. 中西醫合併治療

對於西醫藥物效果有限的患者,中醫療法能夠作為輔助治療,提高整體療效。透過中西醫結合,不僅可改善內膜厚度,也能增強受孕機率。

醫師建議:中西醫整合提升受孕成功率

楊佩鈺醫師提醒,許多女性誤以為單靠西藥即可改善子宮內膜厚度,但事實上,血液循環與內膜健康息息相關,藥物效果仍受限於個人體質。透過中醫療法調理氣血、改善血流,不僅能幫助內膜增厚,也能提升整體生殖健康。
楊佩鈺醫師表示:「面對不孕治療問題,中西醫各有優勢,建議患者與醫師充分討論與評估,以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中西醫合併治療能有效提升內膜厚度,改善不孕困擾」。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