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ETF太夯! 台灣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創10年新高、市占率反降

工商時報
發布於 02月11日10:06 • 黃于庭

去年台灣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上升,但仍不敵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魅力,惠譽信評指出,2024年台灣貨幣市場基金的資產規模總體保持穩定,管理資產總額(AUM)小幅增長2%,達新台幣8,790億元,受利率上行的助推,貨幣市場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進一步走升,達到1.3%,創近10年來新高,不過因受到太夯的ETF排擠,在共同基金市場的占比仍下滑。

惠譽信評於2月公布的《台灣貨幣市場基金觀察報告》中指出,儘管貨幣型基金資產略有增長,但其在台灣共同基金市場的市占率反而從2023年底的13%下降至2024年的9%,反觀ETF躍升為共同基金市場的最大類型商品,在過去兩年內,資產翻了近3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灣人愛買ETF,排擠了其他基金的占比。報告顯示,台灣貨幣市場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在去年持續走高,從2024年1月約0.3%,到了10月攀升至約1.3%,助推資產總額略升,但若按資產類型劃分的共同基金管理規模比較,ETF就占了66%排名第一,股票型基金約占12%次之,接著依序是貨幣市場基金9%、債券型基金5%、其他基金4%、多重資產基金3%,以及平衡型基金1%。

惠譽表示,台灣貨幣市場基金的數量仍為36支,最大一支占比約12%,前五大占比共約40%,而一年前這兩項指標分別為12%和44%,顯示前五大貨幣市場基金的占比略有下滑。不過信貸品質有所改善,惠譽授評的14支「BBB(twn)」評等的貨幣市場基金平均曝險從逾3%降到0.6%,部分原因是在此前評等為「BBB(twn)」的數個發行人評級調升,同時對「AAA(twn)」評等資產的平均曝險從2.7%增至3.4%。

進一步觀察台灣貨幣市場基金的資產配置狀況,惠譽指出,截至去年底,商業票據占台灣所有惠譽授評的台灣貨幣市場基金總資產的50%、定期存款(TD)占40%,回購在台灣被廣泛視為流動資產,占比約10%,與2023年相比幾乎無變化,而商業票據比重較高是因其高收益率;至於貨幣市場基金的期限則持穩,加權平均期限仍保持在100天左右,市場預期短期內利率不會發生變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值得注意的是,惠譽認為,台灣市場的利率可能跟隨全球主要市場的利率下行趨勢,進而可能導致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下滑,最終引發中長期資金從中撤退,因此資產管理公司可能會選擇延展資金期限,以鎖定高收益率。

加入《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