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錢進泰國,你是天才還是韭菜?

換日線
更新於 08月07日08:24 • 發布於 07月29日04:28 • 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錢進泰國,你是天才還是韭菜?

最近,「投資泰國」似乎在社群媒體上,成為一個很熱門、也有不少爭議性的主題。坊間出現很多「錢進泰國」的海外投資論壇不說,連許多百萬級網紅也紛紛拍片,「開箱」自己在泰國的投資/自住房,甚至直言在泰國買房相比台灣,實在是「太划算了」。

其實,自從政府推出「新南向」政策以來,大型台商或機構投資人,無論是基於發展所需或分散風險,佈局東南亞的趨勢與相關討論一直沒斷過,泰國無疑是其中的焦點之一;許多台灣本土或外資的新創公司,也會選擇將泰國作為開拓海外市場的前哨基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然而,由於所屬產業和企業規模、以及對當地市場的了解程度等等差異,在泰國成功發展起來的投資案例固然所在多有,但同樣也有大量案例在短短時間內就煞羽而歸。尤其,若是涉及資訊極度不對稱的「海外房地產」投資,更是風險處處。

也因此,一說到前(錢)進泰國,每個人基於自身經驗與條件的不同,往往會有截然不同的觀點。經商或投資的「天才」與「韭菜」之間,落差更是巨大。

以下幾篇文章,筆者將以長居泰國曼谷,在聯合國亞太區域辦公室擔任「國際公務員」的多年經驗,從不同面向解析這個國家與城市近年的投資機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國際化」的大曼谷地區,適合外資探路

泰國是個很有意思的國度,位於東南亞核心地帶(當然,每個國家都會想方設法說自己才是「中心」),具備相對完善的基礎建設與經濟實力,故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區域內十分重要的市場。甚至在諸多佈局亞洲的外商圈子中,還有此一說:如果有新興的歐美品牌 / 產品要進入亞洲,首選作為試點的地方不是香港、上海或東京,而會是曼谷。因為這裡可以說是東南亞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各國人士匯集、加上擁有相當消費實力的中產階級,若在競爭激烈的曼谷取得不錯的成績,理想上要複製到其他亞洲城市,機會就大得多。

簡單從幾個角度來分析,為什麼泰國,或著更精確一點來說應該是曼谷,適合作為測試新商業模式與產品的處女地?曼谷有什麼獨特之處?

我們先從「國際化」來看好了,大家可以自行搜尋各項數據,諸如每年觀光客的數量,持有工作簽的外籍人士總數,又或是單一城市有幾個大使館 / 國際 NGO 區域總部。再者還有如當地有多少間國際學校,每年招募到多少留學生⋯⋯等指標可以參考。曼谷在上述的評比中,放眼整個亞洲絕對都可以排上前幾名。

然而,我想用一個更簡單粗暴、而且每個人都可以自己試試的方法來說明這個城市的「國際化」程度。在各個標榜自己非常「國際」的大城市(例如台北、東京、香港、上海、新加坡⋯⋯),大家也能親身觀察看看:

判斷一座城市人口組成有多「國際化」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在城市中找一間有落地窗的咖啡廳,最好座落在當地繁忙的商業區或交通樞紐,點一杯咖啡,待上兩小時,細數人來人往中,你可以分辨出多少「非當地國籍」的路人。圖/Radiokafka@Shutterstock

方法是這樣的,在城市中找一間有落地窗的咖啡廳,最好座落在當地繁忙的商業區或交通樞紐,點一杯咖啡,待上兩小時,去細數人來人往中,你可以分辨出多少「非當地國籍」的路人──無論他是來觀光、留學、工作還是其他。以曼谷為例,我選的是位於蘇坤逸路 24 巷口的一樓咖啡廳,經過早上 10 點到 12 點的實測,每 10 個從我眼前路過的行人中,居然可以有高達 5-6 位的外籍人士,且這還只是我能「分辨出來」的,那些長相與泰國人相近的其他東南亞居民,搞不好還有很多是沒計算到的。同樣的測試我也分別在香港中環、東京六本木和台北信義區做過,香港的數字大概可以在 4-5,東京約莫 3-4,台北則只有 1-2。這足以說明曼谷有足夠多元的人群與他們各自的品味,也因此任何商業模式在這裏,都很容易受到來自不同族群的挑戰,進而快速修正模式。

「友善和睦」的歷史,政治紛擾不影響外資

第二個支持曼谷是亞洲最國際化都會之一的論點,是他的「歷史定位」。泰國從未被西方勢力殖民過,二戰時亦謹守中立國角色,這讓曼谷成為當時各國情報、新聞與資訊的交流中心。根據統計,曼谷在整個亞洲,是擁有最多大使館 / 領事館的單一城市,同時也有大量的國際NGO 與跨國企業(例如訂房平台 Agoda),將區域總部設立在曼谷。此外,筆者之前服務的聯合國亞洲太平洋總部,也座落於曼谷老城區。

推究其原因,泰國在 20 世紀以降,其外交政策向來以「多元平衡」、「敦親睦鄰」著稱,本就樹敵不多,重要的國際組織放在泰國境內,亞洲諸國也大多沒意見;再來,曼谷的「CP 值」也高,有相對完善的基礎建設,但生活成本卻不高,故吸引眾多國際級機構在此建立據點,衍生出的消費、娛樂、教育(國際學校)⋯⋯等,自然也就順勢發展起來。

泰國政府也深知如此,故祭出一系列補助政策,甚至長年耳聞泰國政界還有約定俗成的「潛規則」:無論如何政變,有兩種人絕對不能得罪──外資和觀光客。故即便當年紅衫軍、黃衫軍鬧得不可開交,但大曼谷地區的商業活動與觀光人潮,依舊不減。

在個別優勢方面,泰國勞工雖不是東南亞最便宜的,但素質與能力尚屬中上,能夠擔負一定的技術性工作,加上在汽車工業、設計與藝術、娛樂產業、觀光、國際會展 / 會議、綠色經濟與東協交通樞紐等強項,讓泰國(曼谷)無疑成為亞洲最為重要的城市之一,每年總是有各式各樣的團隊來到此地,希望能夠闖出一番事業。

每年總是有各式各樣的團隊來到曼谷,希望能夠闖出一番事業。圖/Shutterstock

「多元富饒」的文化與消費土壤

誠如上述,曼谷的國際化程度之最,還有另一個角度,那就是餐飲 / 旅遊業的生態。大部分國家的餐飲、旅遊業,基本上都得仰賴一定比例的本地客群才能生存下來,否則就容易陷入營收不足的風險,像是台灣過去極端仰賴陸客的場域,一旦陸客不來,便會遭逢毀滅性的打擊。

在曼谷,情況有所不同:正因為「外籍人士」夠多,很多餐廳或娛樂性消費的場所,基本上可以完全仰賴某特定國籍旅居曼谷的客群,持續經營下去。舉例來說,位於曼谷東城區深巷內的CALM 餐館,由一位法國與一位巴西青年共同經營,幾乎沒什麼泰國本地客會去消費。根據我幾次造訪的觀察,那裡的客群清一色都是法國人或巴西人,週間用餐的人數較少,但週末卻可以爆滿,特別是有駐唱或 party 的時候。我今年 6 月中又去了一次,全場 100 多人大概只有我與我朋友兩個台灣人,以及一桌 3 位泰國人,其他全是外籍人士。足見只要你能打出口碑、願意深耕特定族群,在曼谷經營事業,完全可以光靠「同鄉」的支持,就能維持一定的規模運作下去。

不可不知的風險

儘管前面講了這麼多泰國和大曼谷地區的「利多」,可別誤會我是在鼓吹你不做功課、只聽所謂的「專家」、「網紅」建議,就輕易來到泰國創業或投資。

事實上,做生意必然有風險,曼谷雖說機會很多,但經營不善黯然退場的也大有人在。泰國本地消費者的口味多變,且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雖高,但厭倦感也來得很快。反觀非泰的居民,又各自有不同的文化,習慣與生活模式,要精準拿捏忠誠客戶,確實需要下點功夫,並對市場有充分的研究。

根據 2023 年世界經濟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排名,泰國的經濟競爭力綜合表現,在亞洲次於日本、韓國、印度、印尼和台灣,名列第六。也因此,泰國雖可視為非常有潛力發展新創事業的市場,但在亞洲依據產業特性和企業定位的不同,其實未必是最適合你的首選。

正由於曼谷的各種魅力和獨特的區域定位,不少房地產商也開始將目光瞄準這塊市場。圖/Tang Yan Song@Shutterstock

另外,也正由於曼谷的各種魅力和獨特的區域定位,不少房地產商也開始將目光瞄準這塊市場,動輒以「投資報酬保證 N%」,或祭出那些花俏卻錯誤的「CP 值大餅」,告訴你區區幾百萬可以坐擁曼谷小豪宅之類⋯⋯這些究竟是不是事實,最好實際走一遭當地並住個幾週,多約一些真正在當地生活的外國人與本地泰國居民再說──我可以保證,你絕對會發現與房仲所言截然不同的故事。

專賣海外房產的房仲倒不一定是有心欺瞞,但房地產本就是資訊極度不透明的市場,更別說還是「海外房產」了,這裡面可以操作的資訊不對稱太多,投資人須謹慎。

我的態度是,如果長居泰國,或是來工作、創業,乃至未來的退休規劃,以合理的價格購入一套自己住起來也喜歡的房產,當然值得投資。但若純粹以理財角度考量,要讓收益極大化,在曼谷買房子有沒有那麼划算?同樣的預備資金,難道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標的嗎?要知道,但凡你是外籍人士,入手與運營的價格絕對比當地人更高,在相同的租屋市場與之後若要賣掉,根本不可能競爭得過泰籍的投資客(投機者);那在租賃和買賣市場上,你的出場對象恐怕也就剩下其他的台灣人或外國人,那些新一批受到仲介話術蠱惑的「韭菜」們。

關於曼谷房產的分析,還有太多有趣的故事,我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再跟大家好好分享吧。

【延伸閱讀】

●出國留學,你會考慮來東南亞嗎?
●30 歲,健身房教練,非富二代──他靠自己,在泰國買了五間房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4
  • 雷〥夏冰
    看水準跟理性民主程度,泰國的不確定性還是很高,有比中共好
    08月06日02:08
  • Joseph Lin
    天才通常不會聽別人的話。
    08月06日02:25
  • 黃敘
    除非要退休,否則不建議
    08月06日02:22
  • Bruce Y
    若沒有三不五十的排華政策,在泰國生活確實也不錯。
    08月06日02:21
  • alex
    笑死 光一個人生地不熟就要你命了 聽聽就去? 87?
    08月06日02:3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