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高速發展的同時,關於它是否會取代人類的話題總是不斷被討論。根據 1111 人力銀行調查,AI 正大量融入職場生活,有高達 98% 的上班族都有使用 AI 工具的經驗。
專家:AI 確實將推進時代轉型,但完全取代人類不太可能
1111 人力銀行的調查指出,許多上班族對 AI 有濃濃的威脅感,9 成認為 AI 會取代某些工作,在上班族心目中,最危險的職業有翻譯、客服、產線、以及櫃台。
不過,專家對於「取代論」的觀點,多半持樂觀的態度,認為 AI 要完全取代人類,幾乎不太可能。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近的研究就表明,AI 不可能取代人類的勞動力,未來自動化的趨勢會更接近「補充」人類勞動力。
該研究指出,人工智慧技術仍被認為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即便未來開發 AI 系統的成本可能會愈來愈低,進而加速雇主採用 AI 的腳步,但仍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能降低到企業可以廣泛部署的水平。
所以以近 5 年的時間規模來看,大多時候由人類員工完成任務的成本,還是比使用 AI 自動化來得更划算。該研究以一家小麵包店為例:理論上,麵包店可以透過 AI 系統取代人類烘焙師,監控烘焙原料以確保品質及新鮮度,並可節省大約 14,000 美元的人力成本;然而,讓烘焙師繼續完成這項任務更符合經濟效益,因為開發和訓練人工智慧模型的成本,將超過潛在所節省的人力成本。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秘書長侯宜秀認為:「它(AI)的出現就像已知用火、工業革命、發明電力一樣,會推進時代的轉型。」就算 AI 技術的部署真的足以規模化,不過就如同所有的轉型一樣,一項新技術的出現,雖然勢必會影響到既有的勞動需求,但當自動化取代某些工作時,往往會創造新工作,目前也有約 63% 的工作可以把 AI 當「助手」。
持續學習、擁抱變革,是未來 AI 時代下最重要的軟實力
「AI 不會取代人類,但擁有 AI 技能的人類將會取代不用 AI 的人類。」哈佛商學院教授拉哈尼(Karim Lakhani)說。
拉哈尼接受《哈佛商業評論》採訪指出,未來想要在職場中生存、不被取代,常保「學習心態」非常重要,「你去了解機器學習和 AI 的知識,不是為了成為 AI 工程師或科學家,而是由於這些語言會是未來商業事件運作的『基本功』。」
而除了 AI 技能外,還必須有變革的勇氣和行動力。拉哈尼認為,未來的工作者要將「變革」變成一種技能,所以他建議所有工作者在面對 AI 工具時,盡可能的試錯、實踐然後調整,進而找到一個最好的協作方式,藉由這樣的練習,當未來 AI 真正普及的時候,就能夠很敏捷地應用各種工具,透過工具創造最大的效益,這樣的人才放在哪個時代,肯定都是出類拔萃的。
AI 和就業之間的交互作用,並不是一場科技凌駕於人類勞動力,相互對抗的關係,更不是想發展新科技,就得犧牲人類勞動力的零和遊戲。未來人類勢必要和 AI 建立協作的關係,透過它來強化人類的人力,釋放人們的時間和思考在更需要「人性」和「創造力」的任務,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用更樂觀的心態面對 AI 未來的發展,也能用更開放的態度接受它。
資料來源:Fortune、CNBC、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延伸閱讀
零售、餐飲人力荒,AI 有解:機器人、影像辨識結帳全出動
40%的工作沒意義!AI 浪潮來襲,「無意義工作」將被終結?
生成式 AI 逐步落地,人類在「AI 創作時代」如何另謀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