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沒了工作,你還是個完整的人嗎?年輕人這樣看

換日線
更新於 07月10日10:37 • 發布於 06月28日08:03 • 換日線關鍵字 Podcast
沒了工作,你還是個完整的人嗎?年輕人這樣看

據《經濟學人》與《天下雜誌》報導,在富裕國家,出生於 1997-2012 年之間的 Z 世代至少有 2.5 億人;在美國職場中,全職工作的 Z 世代人數,更是即將超過全職工作的嬰兒潮一代。

放眼各國,不論在職場、公眾參與等領域,Z 世代的影響力都愈來愈龐大,在眾多討論中,卻也不免看到許多關於 Z 世代的「標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些標籤究竟是「迷思」還是「真實」?本集換日線關鍵字 Podcast 節目邀請 3 位分別就讀大二、大一與高三的台灣 Z 世代,聊聊正值 18-20 歲的他們,對於這一代「工作觀」的切身觀察。

【受訪者小檔案】

  • 王善: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二年級生,《換日線》專欄作者,公視青少年議題節目《青春發言人》主持人。
  • 李承璦: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一年級生,公視《哈囉!你給問嗎?》問政團成員,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志工。
  • 廖丞毅:台中市私立明道高級中學高三畢業生,曾獲《換日線》校園徵文獎高中組首獎

#工作生活平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承璦:其實我身邊的人都蠻想達成這樣的工作狀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可以跟生活適度融合在一起。以我自己為例,我目前在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擔任志工,未來也希望自己的工作是倡議性質,因為我本來就喜歡跟大眾接觸、把議題告訴更多人,所以在做這個工作的同時,也是一種夢想的實踐。

王善:我自己觀察到 Z 世代有另一個現象,反而是將工作與私生活明確切開,通常在非上班的時間,就不會回覆關於工作的訊息。舉例來說,有一次我和同事在下班後打字聊天,當提到要吃什麼的話題時,對方有回我;但當我不小心講到某些關於工作的關鍵字時,訊息就變成「不讀不回」的狀態了。

另外,我父母親那一輩很喜歡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工作做什麼、有哪些厲害的成就;但我自己世代的同事通常會把工作與個人的人格分開,不會在社群媒體上 PO 這麼多關於工作的事,展現出「離開了工作,我依然是一個完整的人」的態度,在社群上反而以聊天、吃喝玩樂的貼文為主。

承璦:我們如果在社群上放自己得獎、取得成就的照片,很容易會被其他人截圖,然後傳到某一個聊天室說:「你看,他/她又在炫耀了!」雖然我們原本只是想要分享喜悅,但卻很怕被同儕解讀成是在炫耀,所以現在乾脆都低調一點。

#務實

根據調查,在歐美國家,許多 Z 世代青年會選擇有助於他們找到工作的主修,例如迴避人文學科,轉而追求更「有用」的領域,例如經濟學、工程學。

丞毅:這個說法在這一兩年有被更強化,尤其近年因為 AI 崛起,相關討論就更多了。從一些數據也可以看到,資工系、電機系等科系,不管是在繁星或申請入學等升學管道,與醫科之間的分數其實是越來越接近的。

很多高中生在選組的時候,也會因為認為科技產業較有發展性,所以優先選擇就讀自然組或相關課程。身為一個社會組學生,我也注意到建中人社班停招的消息。但我認為,人文社會的學習,能讓我們提升對於社會議題的敏銳度,此外,國家發展也需要人文底蘊,因此如何培養相關人才,我會覺得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情。

#草莓族

丞毅:如果可以撕掉一個大眾對 Z 世代的標籤,我會想撕掉「草莓族」。

很多人覺得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沒有辦法承受太多壓力、隨便遇到什麼事就要抱怨等等。但我認為,Z 世代也有一些過去世代比較沒有面臨到的壓力;另一方面,Z 世代因為所受教育的關係,主體意識也相對更強烈,所以在所謂「禁不起壓力」的背後,是有很多原因去構成這個現象的。總結來說,還是要先真正了解這個世代的人之後,再來論斷會比較適合。

問:在找工作或規劃職涯時,你們最重視的是什麼?

王善:我個人最在意的是「聲譽──我希望當我跟別人說自己在某間公司工作時,對方會覺得:「哇,你在做有品質的事情」或是「你的工作對這個社會有幫助」。

我不希望我的工作即使能為我賺很多錢,但我對自己是沒有成就感的,或是我其實並不信任自己服務的這間公司。也因為我對媒體工作比較有興趣,所以我很看重社會影響力,期待自己待的公司能為這個社會做出好的影響。

承璦:我希望能自由地提出創意的想法。承接我剛剛所說,我未來想從事倡議工作,或是政治相關的工作,但這些事情其實都是行之有年、已經有很多人在做了。所以,如果這個團隊願意讓年輕人說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執行看看有無不同效果,我會很嚮往那樣的工作環境。

我理解一個組織還是會存在「層級」,才可以維持運作,但它不能是一個會壓榨員工、上級會用資歷來壓下屬的環境,我會期待有比較多平等對話的空間。

丞毅:這份工作能不能讓我「自我成長」,會是我未來求職時很重視的。我希望能夠在一份工作中學習到實務的技能,如此一來,身為員工在為公司輸出的同時,自己也能夠有所收穫。

【延伸閱讀】

●從小被長輩「洗腦」台灣比不上國外,出國後卻想反問「我們為何自卑?」
●【年輕世代的四大困境】都說重視青年的國家才有未來,但為何台灣青年失業率是全體平均的三倍?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4
  • 旻叡
    沒了工作就是超爽的人!!🤣🤣🤣🤣🤣🤣🤣
    06月28日18:31
  • 麥豪傑
    標題如果改成:窮忙 你還是個完整的人嗎?應該會引起更多人的共鳴
    06月29日23:10
  • Allen
    我的夢想就是有錢到不用工作 有那麼多事情可以做為什麼非工作不可
    06月29日02:32
  • Hanson Lin
    沒了工作會被親朋好友或者鄰居說閒話… 說三道四是人類的基本,然後沒工作的人就會開始出現自卑感或者憂鬱症…
    06月28日23:4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