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研資訊戰的沈伯洋2020年曾與蔡榮峰合作,撰寫《批踢踢影響力作戰前導研究》,他解釋當時的研究方法:「Ptt八卦板的推爆文以速率做平均,會發現一開始很快,再來比較減緩,後來因為爆文又有很多人跑回來看,我們抓出有哪些文章不符合這個速度?表示可能有問題。
這是2016年前後比較好的作法,但後來不適合,因為有時候是2批人在互相推、噓中和,變成一篇文章可能有某5、6個帳號只在這篇文章出現,很少跟別的帳號一起出現,而且樓數相近。我們有一個公式,去計算有多少人是一起出發、一起不見。第一篇報告的研究方法是這樣。」先抓出集群行為模式,再檢視貼文內容。
《批踢踢影響力作戰前導研究》的結論指出,Ptt更多是台灣內部的網軍,最活躍的是綠、白,藍的很少,綠色網軍集中在選舉期間,白的則比較平均,「才會有錯覺很多鄉民是民眾黨,選舉時變成1450很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延續《批踢踢影響力作戰前導研究》,蔡榮峰的《Ptt(批踢踢)八卦板COVID-19疫情輿論分析》試圖進一步確認中國有沒有在Ptt上做疫情相關的認知作戰,方法是敘事內容與中國的論述是否一樣?
「但這有危險,有人想的就跟中國一樣,或是他批評政府,跟中國不謀而合。」沈伯洋說,若要有效分析寫作內容,需運用AI做分析,但目前準確度只有7、8成,「所以是不夠的,最好做是新聞,寫作風格包含逗點用多少、形容詞用多少、情緒用語用多少,都要包含在裡面,他(蔡榮峰)只先拿其中一個元素來做。想證明跟中國有關,就需要比對,需要花很長時間修改寫作模型,情緒渲染只是其中一環。」
【我變中共同路人番外篇】被噓爆的自由 專訪中國鄉民node1
【鏡相人間】我變中共同路人 國防安全研究院PTT八卦板輿情分析事件
查看原始文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