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 Art Basel HK開幕,美麗的維多利亞港再次吸引了全球藝術界的目光。Art Basel HK長期做為東亞地區的藝博會風向球,經常是區域內觀眾們接觸全球藝術脈動的首選。無論是從後疫情時代的時間點或東亞藝博會版圖的發展來思考,Art Basel HK所呈現出來的每個現象都相當值得關注。
.展商名單及展區規劃請見>香港巴塞爾開展倒數一個月!2019年以來最大規模,完整重量級展會內容強勢回歸
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Art Basel HK 展會現場。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觀眾們進入藝博會所最期待的,是獲得新鮮的美感與知識性的啟發。綜觀本次各藝廊的選件,寫意、抽象性質的作品佔了絕大比例。半具象的風格成為主流。而純寫實的形式大約僅有10%(且明顯集中在日本畫廊)。戰爭或疫情等大範圍題材相對少見,多數聚焦於藝術家個人化的生命經驗與情感。可以想見在面對疫情之後首辦的Art Basel HK,參展藝廊們趨於保守、重視於感官的舒適,而減少了對於現實世界的討論。
然而無論外在的趨勢如何發展,藝術領域的討論必然回到作品自身。本文以「五年內的創作」為一個基準,努力平均各大類型,為讀者們挑選一些有意思的作品進行介紹。
【1B12.Gajah Gallery】
Rosit Mulyadi,《Romantic Liar (Pembohong Romantis)》,Oil on Canvas,150.0 x 200.0 cm,2023。圖/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網站
來自印尼爪哇島的藝術家Rosit Mulyadi(1988-),藝術啟蒙於阿拉伯書法的學習(青年時在伊斯蘭宗教學校寄宿),接著進入藝術學院主修繪畫,並以新加坡為基地專職藝術創作。近年作品從古典的具象油畫出發,將經典作品與當代的文化現象並置。手繪的寫實、模糊化、馬賽克和文字標語,疊加出了豐富的視覺層次。以此風格對於移民、階級、婦女勞動、身體觀、身份和文化權力等等課題進行討論。從不同面向,表達自身對於社會的感受及嘲諷。作品《Romantic Liar (Pembohong Romantis)》當中反向的標語:WHATEVER A SUN WILL ALWAYS SING IS(NOT)YOU / 太陽所雋永歌頌的(不)是你,與經典英文詩詞連結。以一種含蓄又直率的態度鋪墊層次,進一步地提供不同背景觀眾一些換位思考的角度。
註:標語改寫自E.E.Cummings的詩詞《I carry your heart with me》。
【1B15.Hauser amp Wirth】
Rita Ackermann,《No Time to Think》,Painting(Acrylic, oil and china marker on canvas),193.0 x 170.2 cm,2022。圖/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網站
出生並成長於匈牙利的美國籍藝術家Rita Ackermann(1968-),自學生時代後就在紐約生活與創作。與許多移民者一樣,藝術家時刻關心著故鄉的現況,並且將其投注在創作之中。作品《No Time to Think》以「在黑板上作畫」、反覆擦除的思維,在畫面中留下了諸多繪畫的手感。也將這樣的視覺效果,與東歐戰爭邊緣的狀態相對應。藝術家以各種的筆觸與材質,在畫面中描繪槍枝、坦克、人物、爆炸甚至生殖器,組成了了一種壓迫而緊張的氛圍。躁動的構圖讓觀者感受某種沉重、無暇思考的氛圍。藉由激烈的構圖結構,反應著戰爭 / 戰爭邊緣中「沒有時間思考」的沉重痛覺。
【1B18.Arario Gallery】
Jinju Lee,《Act 3》,Painting(Powdered Pigment, Animal Skin Glue and Water on Unbleached Cotton),220.5 x 182.0 cm,2022。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韓國藝術家Jinju Lee(1980-)擅長將內在世界的私人記憶,轉換為具有詩意的畫面。甚至透過藝術實踐,不斷地強迫自身去面對、拆解難以名狀的痛感。一次次討論著現實、記憶、理想和本心之間的交互作用。作品《Act 3》以訂製的畫布形狀,呼應著戲劇性的構圖。透過具有時間性的三個破碎的片段,敘述著生命中三種私密的樣態。擷取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切片,以微妙的透視方式疊加在了一起。即便可以辨識出人物的擁抱或生機盎然的植物,卻依舊具有明確的框架感。清淡的用色則是與壓抑的氣氛形成反差,讓觀者感受到厚重的孤獨與不安狀態。@P
【1B36.ASIA ART CENTER】
Shaw-Hwei Dong,《The Golden Days in Courtyard》,Painting(Oil on canvas),194.0 x 224.0 cm,2023。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灣藝術家董小蕙(1962-)學經歷完整豐富,在教育界及藝術界均備受肯定。長期以來將歐洲印象派對於光影及色彩的思維,與東方世界中道家的莊子哲學相互融合。近年來從自生的生活環境出發,在日常中提煉出具有古典人文氣質的美感。「老院子」系列作品《The Golden Days in Courtyard / 金色年華》描繪著生活裡常見的盆景。在二維與三維空間之中,以一個類似窗框的視角望向植栽與器皿。構圖穩定而和諧,建構出一方怡然自得的恬靜美好。彷若在這個迅速變遷而紛亂的世界中,輕聲訴說的那份永遠值得追求的身心平衡狀態。
【1C09.Thaddaeus Ropac】
Ali Banisadr,《Axe to the frozen sea within us》,Painting(Oil on linen),208.3 x 304.8 cm,2021。圖/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網
來自伊朗、在兩伊戰爭後舉家移民美國的中生代藝術家Ali Banisadr(1976-),擅長在抽象的結構裡融合視覺、聽覺、觸覺以及記憶。並且將神話故事與數位世界的意象銜接,寄託著一則則的寓言故事。作品《Axe to the frozen sea within us》在灰階的色相中,激烈與破碎的筆觸相互對抗又彼此融合,形成了某種視覺上的循環。描繪著是藝術家「用巨斧劈開心中冰凍的海洋」的想像。期望在冰層融化的過程中,能夠融化(個體或群體)意識裡被冰封的、難以面對的記憶。甚或期許在混亂之中,探詢某種動態裡的平衡狀態。
【1C15.David Zwirner】
Jordan Wolfson,《Untitled》,UV print on plywood and Dibond aluminum with gloss coat, zippers, vinyl leather, and oxide coated steel U-shaped bolts,253.1 x 181.9 x 46.4 cm,2023。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擅長以機械裝置組構人體、討論虛擬與現實關係的美國藝術家Jordan Wolfson(1980-)於展會中發表了新系列的裝置作品。延續著人類意識在虛實之間的定位討論,在作品《Untitled》之中大膽使用了人工智能生成、數位動畫、虛擬實境和全息顯示器的技術。印地安人、太極符號、CHOICE / 選擇字樣、蘋果、鐵鍊和貓咪幾乎毫無道理地並置在一起。運用時下迅速發展的科技,組構了某種隨機而精緻的質感。在看似亮麗的感官效果之中,融合了流行與本土(香港)文化。與對於這個看似理性,實質上複雜而緊張的科技世界,表達了某種既荒誕又真實的側寫。
【1D06.Galerie Eigen + Art】
Tim Eitel,《Equipe de Tournage》,Painting(Oil on canvas),190.0 x 150.0 x 4.0 cm,2021。圖/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網站
具有哲學和文學學院背景的德國藝術家Tim Eitel(1971-),繪畫大多取材自生活中的場景。長期以來的創作被認為是「新萊比錫學派」與社會寫實融合的指標。近年作品的視覺語彙趨於精煉,更加擅用幾何思維和大塊面的純色架構畫面。這樣的創作方式,讓都市中的人物與景觀,無可避免地指向精神世界的內省。作品《Equipe de Tournage》創作於疫情時期個隔離生活。在描繪一個採訪、現實工作的同時,也在上方鋪陳了非現實的倒影 / 剪影。現實與超非現實的切換,形成了微妙、不可辨識的抽離感。以此記錄下了藝術家在流行病期間的孤獨、不安以及無奈。
【1D14.Pace Gallery】
Kylie Manning,《What stays with us, and what falls behind》,Painting(oil on linen),203.2 x 299.7 cm,2022。圖/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網站
來自美國的藝術家Kylie Manning(1983-)生活經歷豐富,在阿拉斯加的漁船上、墨西哥的衝浪板上、紐約的藝術學院和萊比錫的畫室中養成。藝術家以嚴格的古典油畫技法作畫,最終以輕薄透明的方式呈現,建構出遼闊而具有空氣感的視覺風格。作品《What stays with us, and what falls behind》在超現實的構圖中,反應了藝術家自由熱情的個性。作品的取材聚焦於女性主義與酷兒文化,對於身體觀有著細膩地詮釋。並且以嶄新的方式,詮釋古典繪畫和文學中的經典。透過非常主觀的敘事手法,反覆思辨著個體在當代社會中自我定位的方式。@P
【1D15.Galerie Urs Meile】
Rebekka Steiger,《賞石(Kitsune)》,Painting(tempera and Acrylic ink on canvas),200.0 x 150.0 cm,2023。圖/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網站
廣受矚目的瑞士青年藝術家Rebekka Steiger(1993-),熱衷於多種媒材與技法的學習。同時也對於世界各地的傳統文化,懷抱著興趣進行研究。在創作時往往從肌理與材料的實驗入手,再透過視覺的聯想進一步建構劇情。作品《賞石(Kitsune)》描繪的是在日本與中國神話中,經常被投射為神靈的狐狸。除了九尾、人形、女性和華麗的意象外,藝術家也將狐狸與日本國家公園中「殺人石破裂」的故事相連。相當有意思地,藝術家運用了鮮紅與鮮綠配色。並且在氤氳飄渺的暈染效果中,呈現出在歐洲視點下的亞洲傳說神秘樣貌。
【1D17.Ora-Ora】
Stephen Thorpe,《A Mythical Intersection Between Two Worlds》,Painting(Oil on canvas),152.0 x 132.0 cm,2023。圖/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網站
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英國藝術家Stephen Thorpe(1981-),近年任職於香港。藝術家擅長組織鮮豔明快的色彩,並且將版畫漸層、水墨皴法和古典油畫融合,形成超現實的空間氛圍。藉由解構重組自身在80 / 90年代成長的記憶,對於個體和群體的潛意識進行探詢。作品《A Mythical Intersection Between Two Worlds》參照了兩個不同背景的神話系統,將電玩機台、水墨花鳥和個人的超現實符號(香菇或樹果)並置於構圖。反覆在光與暗、生與死、意識與潛意識、荒蕪與新生、內在與表象、現實與神話等等二元關係上,進行某種醞釀。作品如同沒有自我的自畫像,藉由不斷的對照,視著進行某種自我釐清。
【1D18.Yavuz Gallery】
Abdul Abdullah,《Hi hello》,Painting(Oil on linen),102.0 x 76.5 cm,2023。圖/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網站
藝術家Abdul Abdullah(1986-)的先祖200年前搭乘囚犯船移居澳洲,而馬來西亞 / 英國 / 澳洲混血的背景與伊斯蘭教信仰,同樣相對複雜。這樣的多重身分,讓藝術家的成長過程面對過許多敵意。甚至對於局內人 / 局外人的狀態,產生過自我混淆。於是在藝術創作中,藝術家廣泛使用繪畫、攝影、裝置、表演與錄像的形式,專注處理社會處境與自我認同的課題。曾經發表過一系列激烈的控訴型作品。然而新作品《Hi hello》在寫實與塗鴉之間,表達了一種清新而友善的氣氛。以類似自畫像的思維,表述著如今藝術家在面對種族、階級和宗教問題時,漸漸成熟而堅強的態度。
【3C01.Galerie Christophe Gaillard】
HeacutelegraveneDelprat,《La guerre eacuteleacutegante 2020》,Pigment, glitter and acrylic binder on canvas,245.0 x 970.0 x 5.0 cm,2020。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法國重要的藝術家Heacutelegravene Delprat(1957-)的創作軌跡奠基於嚴謹的人文學養。長期以獨特的觀點,進行古希臘文學、浪漫主義小說、黑色電影等學科的研究,並且在法國美術學院任教。創作的媒材多元,繪畫、攝影、雕塑、裝置和錄像均為其擅長的領域。作品《La guerre eacuteleacutegante 2020》意即「優雅的戰爭 2020」,源於對故鄉軍人墓地的記憶。白色十字架、墓碑上士兵的年齡和紀念標語所留下的印象,與大量的文獻符號交疊。這些印象的投射,被轉化成了兵器、老鷹、旗幟和圖騰的樣貌。巨大的尺幅引導著觀眾的身體感,讓意識隨著畫面身歷其境。從精細到奔放的豐富筆觸,組構出了畫面的層次感。螢光與低彩度並列的用色,則在視覺與精神之間取得了一種有趣的平衡感。戰爭 / 戰場並不優雅,於是藝術家在激烈卻抽離的氣質裡,提出了對於歷史的深切省思。
【3C14.A Thousand Plateaus Art Space】
陳秋林Chen Qiulin,《溺 / Drown》,綜合媒介現場專案(錄影,裝置,行為表演,聲音創作,攝影等),2021。圖/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網站
藝術家陳秋林(1975-)成長於重慶,自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後、在成都與北京進行藝術活動。於自2003年開始,藝術家將深具東方意象的豆腐,由食物轉換為自身的藝術語彙。作品《溺 / Drown》邀請舞蹈家鄭媛芫和音樂家陳弘禮合作,在整體項目裡進行多形式的敘事。其輕柔的灰階質感,緩緩地討論生活中沉重而真實的課題。從COVID-19出現後,人們的生活遭受巨大衝擊。疫情難易避免地引發了未知感,焦慮與衝突迫使人們陷入恐懼、必需進一步重新思考「生存」為何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女性身份往往是脆弱、壓抑甚至禁錮的。而此一狀態在疫情期間,似乎顯得更加明顯。作品中的女性軀體陷入豆腐之中,在模具(框架)裡承受重量、交纏、掙扎,有如一場在當代社會中、疫情之下的生存戰。@P
【3C17.Zilberman Gallery】
Sandra Del Pilar,《Who am I and how much?》,Mixed Media(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 and transparent synthetic fibers),195.0 x 305.0 cm,2019。圖/巴塞爾藝術展官方網站
來自墨西哥的藝術家Sandra del Pilar (1973-)擅長在薄至半透明的布料上,層層疊合出半透明交疊的作品質感。讓作品在觀者的身體與視線位移時,形成了類似光柵片的動態效果。在這個虛幻與現實交錯的視覺之中,形成了一種不斷自我詰問的氛圍。巨幅作品《Who am I and how much?》描繪了多組時間點、比例與視角不同的人物,彼此抽離卻又顯得息息相關。而在細節處所標註的「美元價格」,反應著在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社會中,幾乎萬物都可以被標價來衡量其價值的現象。而在這樣的被鏡中生存的我們究竟是誰?又究竟應該要如何標價呢?
【3D06.Zeno X Gallery】
Martin Margiela,《Torso III》,Sculpture(silicone, polyurethane foam, wood core Edition 2/3),145.0 x 50.5 x 39.4 cm,2018 - 2021。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具有時裝設計背景的比利時藝術家Martin Margiela(1957-),同時擅長繪畫、影像及裝置藝術。在成為專職藝術家之後同時以巴黎、布魯塞爾為據點、活耀於藝壇。作品《Torso III》以藝術家觀點與古希臘的雕塑傳統進行對話。在古典中,男性的軀體經常是追求強壯、完美與神聖性的理想化符號。而此系列,則是透過分割與拼貼擷取了局部的身體,並且在不同版本中以不同膚色呈現。以矽膠等等材質,重新解構了「理想性」的概念。經由局部的剖面感受軀體,呈現出並不完美,卻更顯深邃的一種立體型態。
【3D32.Nova Contemporary】
Kawita vatanajyankur,(Left)《The Pendulum》,Video/Film Single Channel,4K Video,3m,2023 / (Right)《Scale of Injustice》,Video/Film Single Channel,4K Video,8.3m,2021。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來自泰國、在澳洲完成藝術學位的藝術家Kawita vatanajyankur(1987-),於展會中發表了《The Pendulum / 鐘擺》和《Scale of Injustice / 非公正天秤》兩件作品。以不同的角度,詮釋對於泰國和印度兩國農業現況的田野調查。在棉花田裡,藝術家觀察到傳統農業這個本來就弱勢的產業,在面對機械農具時更加艱困的處境。作品將自身的身體做為物件,乏味、艱苦而重複地進行農作。對於身體農作即將被機械取代、傳統農業必須與資本抗衡的現況,表達了憂慮與無奈。強烈的紅色視覺如同警示燈一般,將當代藝術做為途徑,提醒不斷追求效率、要求KPI的世界,也該重視被趨勢所壓迫的族群。
202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Art Basel HK 展會現場。圖/ 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亞洲國際級藝術博覽會版圖重組的背景之下,本屆的 Art Basel HK 展現出了強大的執行力與企圖心。雖說尚受到疫情餘波和區域情勢的限制,距離展會最大規模的紀錄也還有些許距離,但依舊不妨礙其指標級的定位。進入展場之中,觀眾們依舊可以獲得許多、有別以往的美學與知識性收穫。待公眾開放之後,銷售等等現象與趨勢也同樣是值得關注的課題。非池中藝術網也必將持續追蹤,為讀者們提供最前線的報導與評論。
展會資訊
*台灣參展2023年Art Basel Hong Kong的8間藝廊分別為:耿畫廊/尊彩藝術中心/大未來林舍畫廊/安卓藝術/索卡藝術/TKG⁺/亞洲藝術中心/伊日藝術計劃
貴賓預展(憑邀出席)
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中午12時至晚上8時
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中午12時至下午5時
2023年3月23日(星期四)中午12時至下午2時
2023年3月24日(星期五)中午12時至下午2時
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上午11時至中午12時
開幕之夜
2023年3月22日(星期三)下午5時至晚上9時
公眾開放
2023年3月23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晚上8時
2023年3月24日(星期五)下午2時至晚上8時
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中午12時至下午6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