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觀點】DeepSeek問世重挫AI股,Perplexity執行長點出3大產業轉變:需求是發明之母!

數位時代
更新於 02月04日05:54 • 發布於 02月03日02:24

近日,全世界媒體和社交平台陷入討論中國AI公司Deepseek的狂熱,或者帶著點畏懼。1月27日美國股市輝達股價重挫近17%、跌掉5800億美金(約19兆台幣)市值創史上單日最大損失(市值也從第一跌到第三),台積電也跌掉13%減少近1600億美金市值,其他和AI相關個股也多以下跌收場,足見這個來自東方神秘力量的威力。

就在川普上台二天後,Deepseek公布它的測試結果,等於給川普送來一份大禮,然後ㄧ切就這麼開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美國限制高階AI晶片不得出口到中國的現況下,用相對少量的輝達低階GPU、不到600萬美金的訓練成本,以及採開源方式發展下,取得與ChatGPT、Gemini等閉源模型不輸的效果,以及與同樣開源的Llama相比也相近,但投入成本遠遠低於前者,是讓人驚豔與驚嚇之處。

如果可以這麼玩,那原先三大雲端服務商(微軟、Google、亞馬遜)加上Meta和特斯拉這五家大戶,每年幾十億到上百億美金投入買GPU和雇用高薪研究員的方式,是不是到此為止了?輝達的GPU和台積電的先進製程代工需求會泡沫化嗎?

1月27日的股市表現已表達了這份疑慮。不過,也不能排除ㄧ年來AI概念股超漲太多而資本市場找藉口先部分下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一切會隨著更多關於Deepseek的資訊公開而明朗。目前它的創辦人梁文峰、技術負責人羅福莉和公司背景等都ㄧ步步被揭開。是不是真有這麼神,就讓子彈再飛一會兒。以往在中國too good to be true的事,也可能不久就讓好奇者too soon to be fool.

當然,不要低估中國的低價破壞能力。從拼多多、SHEIN到比亞迪電動車,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在AI模型上也可能如法炮製。

Deepseek不是多模態(1月27日晚上剛發表多模態產品),還不能生成圖片和影像,問它政治敏感問題也給不出像樣答案。據説近幾天爆紅讓它登上美國AppStore下載榜首,但也引來海量駭客攻擊,讓它暫停新用戶註冊。我就忙了一天多還無法注冊。

AI技術上的變化太快,Deepseek旋風還能持續多久?如果跳開技術,純看它問世帶來的衝擊,三天前CNBC對同樣做語言模型的美國AI新創Perplexity共同創辦人暨CEO Aravind Shrinvas的採訪值得參考。

Aravind覺得有三點:

  • Deepseek的低成本方式大幅降低開發模型的門檻,會讓更多公司投入,在現有技術上改良而非從頭自建,使得模型開發走向「標準產品化」(commoditized)之路,會有利於終端使用者,先前幾大巨頭的控制力會減弱。

  • Deepseek走開源模式,可能使得很多開發者以它為平台開發應用程式,發展成一個生態,但這個平台來自中國,將來是否對授權使用有新的條件,以及這個生態長越大,對美國威脅就越大。

  • 中國用戶夠多,不管你技術和產品上怎麼限制,龐大應用AI需求會讓它繞開層層關卡找到出路。「需求是所有發明之母。」Aravind在這段30分鐘受訪中ㄧ共說了三次。

延伸閱讀:「晶片能封鎖,但開源鎖不住!」揭秘DeepSeek如何撼動美國AI壟斷:為何掐住晶片已經沒用了?
DeepSeek一夕成AI當紅炸子雞,創辦人梁文鋒是誰?「一隻平凡的小豬」揭密

延伸閱讀

IKEA狂打價格戰,開始注重性價比了?為何消費者愈來愈「小心翼翼」?
小紅書解密:從一份旅遊PDF起家到數億用戶,「中國版IG」怎麼崛起的?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