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在44歲和60歲時,身體狀態容易發生「斷崖式衰老」,出現健康急遽下滑的現象,包括體力下降、皺紋增多,甚至提高心血管疾病、癌症風險及死亡率。
而近日韓國最新研究指出,斷崖式衰老現象的背後元兇,可能與「塑膠微粒」有關!
研究揭「斷崖式衰老」隱藏原因!小心塑膠微粒滲透全身
急診科醫師張適恆最近在YouTube頻道的影片中分享,韓國研究團隊透過動物實驗發現,塑膠微粒會進入體內脂肪組織,干擾脂肪細胞功能,造成「脂肪生成不良」,當脂肪細胞數量不夠儲存多餘脂肪,變成每顆細胞都得堆滿脂肪,就像是「食物太多塞爆冰箱」,會進而引發一連串發炎反應,加速老化過程。
他強調,這種「加速型老化」與一般老化不同,對於健康的不良影響更深遠。例如腸躁症患者的糞便、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栓,都曾發現高濃度塑膠微粒;且塑膠微粒也可能累積在肺臟、胎盤、心血管等多個器官,甚至提高癌症風險。
預防塑膠毒害加速老化又致癌!4大措施降低風險
塑膠微粒是由各類塑膠製品老化、降解而來的小塑膠碎片,粒徑小於5毫米,甚至可細化至「奈米級」,透過腸胃、呼吸道或皮膚進入人體,堆積在不容易排除的地方,因此,張適恆醫師建議盡早採取4大必要措施,減少不知不覺間攝取的塑膠微粒,減輕塑膠微粒侵入人體造成的威脅和傷害。
1.使用過濾水
日常飲用水可能也存在塑膠微粒污染。建議使用「過濾水」作為飲用水或煮飯做菜時的用水,光是使用有物理過濾功能的濾水壺,即可過濾掉逾90%的塑膠微粒。
2.謹慎選用海鮮
塑膠微粒可能經海洋生物食物鏈進入人體,所以吃海鮮時最好注意,例如,蝦子應剔除腸泥,蛤蠣和淡菜建議徹底吐沙,吃魚以「小型魚類」為主。「無毒教母」譚敦慈曾在《健康好生活》節目分享,研究發現將蛤蠣浸泡2小時以上,可有效去除近八成的塑膠微粒,建議每兩小時更換一次水,蛤蠣吐砂更乾淨。
3.保持環境清潔
家中灰塵也會附著塑膠微粒,隨空氣擾動揚起後被吸入肺部,進一步危害健康。建議定期清理地板與居家環境,減少灰塵積聚。
4.減少塑膠製品使用
儘量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尤其避免將塑膠容器加熱,避免用塑膠袋和塑膠器皿裝熱食,以免釋出塑膠微粒與塑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