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幾歲,許多人都會遇上一個「坎」:對自己的未來全然沒有想像,也不知道以後該做些什麼?曾經以為的夢幻工作,如今只換來身心的疲憊不堪,遲疑這是不是能做一輩子的事?人生真的要繼續這樣過下去嗎?Amazing 就是遇上這樣的「坎」,當最後一根稻草被壓垮,她任性地離開主流職場,踏上尋找理想生活的路──只做喜歡的事,真的可以嗎?/不會餓死嗎?(以下摘錄自《有一種工作,叫生活》一書)
離職後的那個年底,我去上了身心靈課程,即使報名費讓我的存款瞬間減少,我仍想了解這方面的學問,看看將來有沒有機會幫助他人。我分別參加了精油療法與人類圖的課,兩位老師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已有二十多年的累積,跟著她們一起學習,在課堂上發現全新觀看世界的方式,都讓我感到相當幸福。
後來精油課程結束後,我繼續向老師諮詢一些身體調理的問題,並聊到自己目前沒有工作,在家接案寫文章,同時想學身心靈學問等等。沒想到老師竟說:「我們工作室想要多找一位兼職員工,你要不要來我這邊工作,還可以順便學習?」這份邀約讓我欣喜不已,當天立刻就答應下來,開始每周三天到工作室與精油為伍。
結果好像轉運似的,隔一周我去上人類圖課程時,老師也詢問我有沒有興趣到他們公司工作,可惜當時我還沒想回到全職的工作狀態,只能感謝老師提供的珍貴機會。但那一周的自己真是幸運無比,深受老天眷顧,連著被兩位仰慕的老師邀約工作,彷彿獨自摸黑走了一段時間後,漸漸看見前方有微光,感覺宇宙正為我指引著些什麼。〈延伸閱讀:【書評】在這充滿變動的世代,《現在的工作方式還能持續多久?》〉
空出自己,才能迎接更多可能
沒過多久,有天我來到朋友 Sharon 創建的共同工作空間「滾出趣人生旅所」,去找她聊天。我在那裡遇見了另一位女生,她剛好處在非常焦慮的階段,思考著是否要離開原本的人資工作,去嘗試其他有興趣的事。她為幾件事感到糾結:
1. 如果還不確定下一步要做什麼,就先停止現在手上的工作,會不會太冒險?財務部分怎麼辦?
2. 如果花時間探索,最後卻沒有得到明確的結果,是不是浪費了時間?
3. 當正在摸索時,會不會其他人已經遙遙領先自己,在原有的工作上更有成就了?
她被這些想法綑綁纏繞,像混亂的毛線團,絆住想要改變的腳步。可是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她在原本的工作上不快樂,所以想要改變。
我可以理解她的不安與焦慮,因為在幾個月前,我也處在同樣的狀況,在完全沒有下一步規劃的狀況下就離職了。財務上的壓力沒有少過,可是很神奇地,當我每次積蓄快要見底時,朋友就會丟來一兩個撰寫文字的案子,讓我那一個月又可以繼續存活。彷彿老天不讓我大富大貴,可是仍讓我活得好好的。害怕自己會餓死,變成只是我的多慮。
期間也看過一些身心靈相關的職缺,可是心裡總覺得,還是再等一等吧,我知道自己還需要一些摸索的時間。有些朋友覺得我很有勇氣,怎麼敢於讓自己這段人生空白?可是我知道那不是勇氣,也許更像自私,因為我真的無法違背自己,為了生存去做不快樂的決定。〈延伸閱讀:走出孕期求職陰霾,食攝人生事務所小冰突破職場框架:「成為媽媽不一定要放棄自我追求!」〉
直到精油老師與人類圖老師捎來工作邀約,我才發現把自己「空白」出來真的很重要。如果我不曾聽從自己心裡的聲音,捨去不再熱愛的事物,空出全部的自己,我不會有時間與精力去探索那些想要的,也沒有辦法迎接這些新來到的機會,永遠不會知道原來人生還有這些可能性,原來我想要的理想生活,真的可能出現!
五個方法,一起安心待業
那天晚上,我和這位女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希望能給她一些信心,也討論了一些「安心待業」的方法:
1. 釐清焦慮來源:
我們需要檢視關於「暫停工作,人生進度會大大落後」、「花時間探索自我,很浪費時間」,這些想法到底是自己真的相信,還是來自於其他人的價值約束?我們其實吸收了太多社會的集體焦慮,或是來自親友的壓力,但請靜下心來自問:「我自己真的這樣認為嗎?這是真的嗎?」還是我的想法其實不一樣?不再跟著別人的價值走,清楚自己的想法,我們的心中才會有更多力量。
2. 估算待業存糧:
每個人的家庭與經濟狀況都不一樣,這是離職前需實際考量的,如同我自己住在家裡,但底線就是不跟家人拿錢。你可以先計算好自己的存款,估算每月平均支出,抓出實際可存活的天數,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探索期可以多長。對狀況掌握度越高,我們就越不會害怕,為自己訂出明確的期限,你也不會浪費時間無止境地擔憂,期間若真的撐不下去,至少也能找短期的打工維持收入。〈延伸閱讀:【職場練功】:面臨轉職低潮 3 問題,你需要「推倒積木再重新組裝」,用所有的時間快樂〉
3. 告知家人計畫:
如果你的家人有很多疑慮,試著把你的考量與計畫告訴他們,也讓他們知道你的財務狀況是不必擔憂的。我想很多時候,家人只是怕我們沒有想清楚就貿然行動,當他們知道你其實也審慎思考過了,就能放心許多。
4. 階段轉換模式:
如果一下子把一周七天都變空白,對你來說太冒險了,你可以先抓一周工作四天,探索三天,或是你原本的工作是可以接案運作的,就接幾個不太忙的小案子,讓自己仍有份收入,但同時保有空白的彈性,用更穩健的步調去探索新的可能。
5. 讓世界邀請你:
你可以告訴朋友自己現在的時間很有彈性,以及下一步想嘗試的領域,如同我在臉書上發出的「求職公告」,如果他們手上有些資訊可以轉告你,或是找你一起參加有趣的活動,搞不好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就會出現!
剩下的,就是好好運用這段待業時光,盡情嘗試、探索,那些以前沒有時間,沒有心力做的,通通都去試試吧!你才會知道自己真正熱愛什麼、想做什麼,過程中會有的焦慮與自我懷疑,也將成為鍛鍊你堅強心智的一部分。
我們後來聊著,「滾出趣」的創辦人 Sharon 突然有感而發:「待業,其實是人生中的一種等待,不是等待下一份工作的到來,而是停下來,等等那個真實自由的自己,因為它被急快的腳步,落在半路上。」我們都無比同意。
如果你也聽見了來自心裡的聲音,那個改變的渴求,不要害怕讓自己待業、空白,在這些未知的探索之後,我們才會更接近真實的自己。等準備好了再帶著自己出發,永遠也不嫌晚。
主圖來源:Pinterest
copyright by share99
BettyBooP 待業讓人沒有安全感
2020年03月15日06:45
政諺 好像沒什麼實質用處
2020年03月14日05:31
邱佳榮 你的壓力來源於 無法真正自律只是假裝努力 現狀跟不上內心的欲望 所以你焦慮甚至恐慌
2020年03月13日05:29
王湘茹 其實工作不好找的、外勞工 曾加一般工作的人沒機會、收入多的工作 已經有人佔了職缺 也不可能讓給別人 。
2020年03月13日04:26
翊帆 唬爛文……
2020年03月12日05:4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