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嚮往國際發展工作?請先培養 3 種敏銳度

換日線
更新於 08月09日12:50 • 發布於 07月31日10:09 • 愛玉子/獨旅女子的眼睛
嚮往國際發展工作?請先培養 3 種敏銳度

今(2024)年 4 月開始,我在一間國際 NGO 實習,參與喜馬拉雅地區永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計畫的推動。與其他計畫主持人、當地夥伴開會討論計畫進度,已是我每天的工作日常。

然而,每次會議都讓我深深感受到,來自歐洲 NGO 的計畫主持人與喜馬拉雅當地夥伴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認知差異,彷彿活在兩個平行宇宙,雙方總得艱難地嘗試理解對方的處境,才有機會達成共識。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份 NGO 實習工作也讓我觀察到,身為一名「國際發展工作者」應具備特定素養和敏銳度,才能盡可能避免類似「活在平行世界」的情況發生。以下我將分享三大重點,提供給對國際發展領域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基本素養一:了解計畫當地現況,並懂得因地制宜

國際發展」(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指的是「已開發國家」(資助國)提供資源、協助改善「開發中國家」(夥伴國)的經濟、教育、農業、能源和醫療等設施,在過去常被稱為「國際援助」(International Aid),但近年來漸漸改稱為「國際發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國際發展領域中,已開發國家通常是北美和歐洲各國,開發中國家則多為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國家。此外,由於印度近年在全球戰略地位的提升,不少國家爭先和印度簽署雙邊發展計畫,使得已開發國家達成「人道和鞏固戰略夥伴」的目的,印度也能從中獲取國家發展資金。

而我負責的「喜馬拉雅永續農業計畫」夥伴國,則包括印度、尼泊爾和不丹。其中,尼泊爾、不丹由於國土面積較小,國內的地理和人文同質性較高;印度則因幅員遼闊,國內各區域的地理、氣候、種族和文化因此大相徑庭。

某次和夥伴國開會時,同事要求尼泊爾、不丹比照印度的做法,提出一份「區域性發展計畫」,兩國夥伴立刻發難,表示自己國內各地區異質性低,一份「國家發展計畫」就可適用於全國。然而,我的 NGO 同事為了讓 3 個國家最終能產出一致的喜馬拉雅地區永續農業政策書,依然堅持尼泊爾和不丹必須各生出一份區域性發展計畫,讓兩個夥伴國抱怨連連。

這次案例讓我體會到,了解當地現況並因地制宜,是身為國際發展工作資助國「計畫主持人」(往往可能是坐在歐美地區辦公室的人)非常重要的基本素養。即使是地理位置相近的夥伴國,彼此間也可能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計畫主持人千萬不能根據自己的認知,對夥伴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此外,不論是資助國或夥伴國的計畫負責人,都必須意識到自己並不代表「全部當地人」的觀點,像是尼泊爾的計畫主持人,可能是住在首都的某位高官,並不能如實呈現「喜馬拉雅地區農民」的真實生活,這也是國際發展工作中很常出現、但不易解決的盲點。

在此也想補充一項觀察:近年來聯合國和各 NGO 致力推動減碳,希望工作人員減少搭乘長途飛機的次數,雖然立意良好,但也導致歐美辦公室的計畫負責人更難親自飛往計畫當地,使得現實與紙上之間的鴻溝加深。

基本素養二: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

「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也是國際發展工作的重要原則,因此應該協助當地夥伴建立適合自己國家的發展模式,讓夥伴國在計畫結束後,能持續推行並改善資助國當初協助建立的設施或制度,甚至將這套模式應用到其他領域。

舉例來說,「知識傳播」(Knowledge Dissemination)是推動永續農業的重要一環,農民透過知識傳播,可以了解各種永續農業的操作方法,並進一步教導其他農民,開發出更適合當地的操作方式。當夥伴國掌握農業領域的知識傳播方法後,甚至有機會將之應用於推動永續能源,讓一般民眾了解各種永續能源的種類和重要性,進而願意參與其中,並把相關概念分享給身邊的人。

我目前參與的「喜馬拉雅永續農業計畫」有一個環節,是要求夥伴國分析國內的永續農業政策,並根據德國永續農業期刊提出的七大策略性目標,將這些政策歸類。某次會議上,尼泊爾夥伴表示這七大目標並不符合尼泊爾的農業政策,並詢問可否自行制定符合尼泊爾的策略性目標?此時,身為資助國的計畫負責人,應該秉持「鼓勵當地夥伴發展出自己制度」的原則,放手讓夥伴國發展並執行適合當地的計畫、政策或制度,絕不可將歐美的思維或理論強加在夥伴國身上。

基本素養三:保持彈性,靈活因應突如其來的變化

在跨國企業工作過的朋友都明白,每個夥伴國的工作文化深受其歷史、民族、政府政策,甚至是氣候條件影響,因此不應要求跨國計畫的各國人員用相同速度辦事。

相同的道理也適用於國際發展工作,資助國的計畫主持人必須根據夥伴國彙報的工作進展,靈活地調整計畫總進度。如果提前意識到無法在原定時間結束計畫,必須向夥伴國和資助者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延長計畫並增加總經費;延長計畫但減少每個月給夥伴國的撥款,以維持相同的總經費;延長計畫,但展延期間不再撥款給夥伴國……。計畫主持人必須和夥伴國一起腦力激盪,提出延長計畫的各種可能好處或附加價值,以說服資助者繼續投資。

除了在經費和時間上保持彈性,和夥伴國的每一次會議也相當考驗國際發展工作者的適應力。有一次,我們和不丹夥伴約了歐洲時間早上 10 點開會,等到 10 點 20 分都沒有夥伴上線,主管於是請我們先下線別等了。沒想到,直到隔天早上 9 點多,不丹夥伴才寫信說昨天是不丹的國慶日,大家都去慶祝而忘記開會了,讓我和主管哭笑不得。

總體來說,國際發展工作是一份需要同理、尊重,更需要保持彈性的職業。不同於一般商業競爭模式,國際發展的最終目的通常不是為了獲利,而是幫助夥伴國改善國內生活品質、培養獨當一面的能力,因此許多國際發展工作者對自己的職業都抱持著一份「使命感」,而這也是我投入這份職涯的初衷。

【延伸閱讀】

●堅守被認為「空泛」的價值,我放棄了 9 萬美金的國際發展機會,值得嗎?
●不到 30 歲在英國創業,國際發展顧問江玉敏談「夢想急轉彎」:「認識自己很重要」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