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昨 (16)日考量公糧價格 13 年未調整,減損稻農收益,決議每公斤公糧收購價應調升5元以上, 未來也須參考物價指數調整。
因立院決議對行政部門無法律拘束力,農業部認為調漲公糧價格無益於稻米產業革新,因此不予遵從,將優先執行「123政策」,以用集團產區、雜糧轉作獎勵等提升稻農收益。(了解政策點選這裡)
根據記者掌握,今年的秧片價格已在蠢動,部分地方的秧苗場近日調漲今年第二期作的秧片價格。但台灣秧片去年就調漲 3 至 5 元不等,連續兩年攀升,顯示「公糧價會帶動資材成本上揚」的言論非空穴來風。
民眾黨:應隨物價調升公糧價格
民眾黨立法委員張啓楷說明,公糧價格已 13 年未調,但 13 年來,基本工資、肥料、農藥及物價都不斷上揚,其中工資漲幅超過一半,將農民面臨的所有生產及生活成本綜合計算後,民眾黨才會提案公糧每公斤漲 5 元。根據立法院表決結果,三黨立委沒人反對。
張啓楷表示,民眾黨不希望公糧價格淪為政治喊價,應比照台北市公車票價、社福基準,擬訂定價公式並定期調整,若物價沒變,公糧收購價也不見得要調漲。
針對外界質疑,稻米可能因公糧漲價而增產、過剩,「那政府應該要想辦法銷售,而不是怕搶種」,張啓楷說明,優質的稻米可以和鳳梨、芒果一樣外銷,若農業部仍堅持不執行立委決議,那立委黨團會做進一步溝通。
國民黨:農業部不應忽視農民心聲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分析,13 年來基本工資、秧苗、農藥、肥料等資材都上漲,唯獨公糧價格原地不動,對稻農並不公平,每公斤收購價應增加 8 元,較符合近年物價抬升,但經政黨協商後,她尊重院會最終決議調漲 5 元。
楊瓊瓔表示,近日農業部公開反對調漲公糧價格,並提出 123 政策,她樂見並願意開放討論,但也強調「和提高公糧收購價格並不衝突」,認為還是應透過公糧收購價調升,保障農民收益。
若農業部最終不採納漲價決議,她將繼續透過蒐集民意、問政監督及協調各方等方式來推進,同時呼籲「(農業部)不要無視農民心聲」。
民進黨:不建議增加公糧收購價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表示,台灣大概只有 30% 的稻農會繳交公糧,增加公糧收購價格「不一定會讓農民受惠」,卻可能讓秧苗、肥料等產業鏈中的業者跟著抬升價格。
她並指出, 2024 年農業部公糧收購預算為 81.6 億元,若公糧價格每公斤再上漲 5 元,農業部就需花費 177.5 億元於公糧,「還比糧政業務預算高!」 等於繳交公糧稻農受惠,卻壓縮其它農作政策預算、忽視剩餘農民權益。
院會協商調漲公糧收購價,沒有立委強烈抵制,邱議瑩回應「怕被其他立委作文章」,最終默許決議為不得已。
她說明,農業部有權決定是否採納立法院決議,且 123 政策較能全面、長期輔導稻農提升品質,不讓預算侷限於少部分稻農,若農業部最終維持 123 政策,「尊重也支持」。
稻作協會:公糧調價可保障稻農,但應依稻米品質價格不同
針對立法院建議公糧收購價增加,中華民國稻作協會理事長陳燕卿表示贊同。他分析,生產稻米所需的秧苗、肥料等資材都已先漲價,公糧收購價適度上漲才能反映成本,並非農業部所云,公糧價會帶動各資材費用齊漲。
他認為,農業部的 123 政策看似完整,但許多管理細節未落實就無意義,如目前獎勵制度多是給地主,稻農若是租地耕作,經常變成「獎勵不到實耕者」的窘境。
陳燕卿同時表示,農業部也應調整公糧制度,從中鼓勵稻農從「衝量變衝質」,減少收購負擔。
他舉例,農業部可將收購制度更細緻區分,「品質佳的米,收購價最好」,並依據米的品質遞減價格。品質優良的米,優先外銷他國或供給國內通路、學校午餐等,營造「優質米有高收益、高需求」,才能鼓勵稻農重質不重量。
育苗協會:「漲公糧價,資材費用會上揚」倒果為因
嘉義縣水稻育苗協會理事長林武平也表示,種稻經常是生產成本調升,公糧收購價才跟著反應,如去(2023)年秧苗就已漲價,認為農業部強調「漲公糧價,資材費用會上揚」是倒果為因,公糧收購價本應隨著物價適時增加。
他也直言,政府為了政治考量推出稻作政策,後期常不了了之,「對穩定長期稻米產銷無益」。近日農業部提倡的 123 政策長期是否會落實,他不表樂觀。
美濃區農會:恐讓國產稻米爆量卻無銷路
美濃區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說明,農業部 2005 年推行稻米產銷專業區(現改名「稻米契作集團產區」),美濃等重要稻作重鎮紛紛成立集團產區,用高雄 147 號香米等品質優良的米打響口碑。
但公糧收購價增加,恐讓集團產區的稻農眼見公糧價格好,放棄契作,演變為集團產區也要抬升契作價。此舉會拉高市售稻米價格,變成消費者買單公糧價上漲的結果,「消費者能接受嗎?」
鍾清輝分析,公糧收購價增加,農民傾向繳交公糧,易造成公糧超量,不得已只能賤賣為飼料去化,形同浪費公帑。且公糧一旦漲價,會產生「稻農收入增加」的預期效應,因此各項資材、代工等成本,也將相對提高,讓稻米產業出現成本與公糧價不斷疊高的惡性循環。
他擔憂,台灣稻米若價格疊加、品質未提升,市場會轉向進口低價米,走向「國內米爆量,市場卻進口米」的弔詭結局。
鍾清輝強調,增加台灣稻農收益,提高公糧採購價並非唯一解方,如農業部近日推出 123 政策,鼓勵稻農耕作高價、高質的米,較可能促進稻米產業進步。
不過他也提及,123 政策的獎勵補助如何由實耕者領取;雜糧轉作如何維持高誘因,且產量有效提升,農業部都該盡快處理,以免稻農覺得政策效益不大,依舊會轉向公糧。
農業部:不優先調漲公糧價
農業部長陳駿季強調,農業部若任意調漲公糧收購價,將造成生產成本增加,且綜觀花卉、蔬菜等產業面臨成本負擔加重,農民皆先「自我提升競爭力」,不依賴政府保價收購,他認為只將預算傾注在公糧上「對其他農民不公平」。
他理解立法院建議抬高公糧價是為稻農著想,但農業部仍會先執行 123 政策,暫不考慮調漲公糧。
楊明憲:雖不建議變動公糧價,但政策也須更細緻
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分析,提高公糧價格勢必誘使農民種植水稻、繳交公糧,台灣稻米更會供過於求,卻無法改善品質,無助於台灣米維持市場競爭力。
另外公糧價增加,民間糧商也被迫抬升買米價,以免無米可收。連環效應下,恐加速市場米價上揚,仍是全國共同負擔物價上漲的業果。
楊明憲並指出,政府將農業資源過度傾斜稻米產業,就會壓縮其餘農作發展或政策推廣。如近年為了提高雜糧自給率,農業部推出雜糧轉作獎勵,但公糧價提升,農民可能就回頭種稻,農業部勢必要增加轉作獎勵金額,防止雜糧面積萎縮。
換言之,公糧價格不僅會加重採購預算,更會連動拉抬其它農政花費,農業部不可不審慎定奪。
針對農業部的 123 政策,以集團產區、收入保險等多元方式協助稻農改變耕作思維,從高產轉向高質生產稻米,他對政策理念予以肯定。
但他直言「細節要有明確規範」,如雜糧轉作在未制定產量標準下,不少農民只為申請獎勵,耕作卻不踏實,產量低落並無助於提高雜糧自給率,農業部應設定獎勵標準與雜糧保險,讓農民安心轉作雜糧,也不會衍生粗放種植亂象。
延伸閱讀:
公糧爭議》農業部推 123 新政,加入集團產區每公頃 1 萬元獎勵,轉作每公頃加碼 2─2.5 萬元